<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庫菩提諾人文學校提供多元人文課程,邀請山火災民教授花道人文,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攝影者:蔣國安]](/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D14F5F019DF11EFB3381EA00DDBB7B7_0.jpg)
◎頸椎脊椎保健課 家長學生一起來
人醫會莊雯婷醫師所主講的生活健康講座,主題為頸椎脊椎保健。此為現代人因頻繁使用電腦3C產品,或長期埋首書桌所面臨的問題,所以現場不僅有眾多學生專注參與,連家長熱烈加入座談也聆聽專業醫師的分享建議,來因應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
莊雯婷醫師為北加州醫療志工團隊一員,長久以來在慈濟主辦的社區講座及義診從事服務,也從其中發現這些問題,應該從小就開始注意及矯正,因此欣然接受人文學校邀請,前來為學生、家長和學校志工提供專業保健資訊。
莊雯婷醫師帶著兩位醫師一同來為學生做面對面的講解,從脊椎的結構、頭的姿勢,雙肩背書包、坐姿的正確性,還有走路抬頭挺胸的注意,加上適當的運動,一連貫的姿勢教育課程,讓學生也可以與家人分享,叮嚀父母親改正不良姿勢習慣,講座課堂上親師生於互動中學習,家長也從中感受到人文學校的用心。
學校志工也是學生家長的華玉琳,女兒傅靜芸就讀人文學校三年級,女兒一下課就和華玉琳分享上課心得,傅靜芸覺得自己的書包肩帶長短,要好好調整到適合自己的長度,也提醒華玉琳拖著行李箱的時候,應該注意身體不要歪一邊,這些雖然是大家知道的常識,卻可能常常忽略的問題,專家在課堂上的講說,就會讓聽眾學生更注意姿勢正確的重要性。
「我覺得人文課有醫師專業的分享提醒,比起媽媽一直告訴孩子要挺胸挺胸,所產生的直接效果超好。」華玉琳分享。
◎災民分享善循環 資源再生感恩愛
克絲汀(Kirsten Clarke)是個退休高中老師,居住在北加州聖塔克魯茲深山「最後的機會(Last Chance)」社區四十多年。在2020年夏季灣區閃電山火中,最後的機會社區遭到山火吞噬,克絲汀的房子也在山火中付之一炬。
大火來時,克絲汀最擔心的就是多年來,崇尚自然環保的居民們所打造的美麗家園,和環保環境中涵養的動植物生存空間,都無法留存。山火過後,當克絲汀有機會重建深山家園時,她選擇許多回收木頭及可再用的建材打造新家,更將許多天然花草重植回這片土地之上。兩三年來,慈濟矽谷志工團隊時常去關心「最後的機會」山火災民的生活重建,也和克絲汀一家人建立了深厚友誼。
學習插花多年的克絲汀,受到人文學校邀請,帶領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們學習在插花設計中,表現出花道人文精神。藉由插花課,克絲汀看到學生自由發揮創意,每個人對於花草都有特別不同的感受,也對從自然土地上所取得的資源,產生感恩之心,更學習到如何運用創意讓生活更多采多姿。
慈濟庫菩提諾人文學校志工和老師,用心設計人文課程內容,不僅讓當地華人家庭能夠在華文學習之上,豐富人文涵養,更結合平時慈濟志工在社區關懷付出時所結識的社區民眾,一起為學生及家庭的教育成長,做到各種資源的融合與運用。美善人文,愛在循環,生生不息。


圖左 :學校志工用心設計出學生和家長,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文課程,請到人醫會莊雯婷醫師上脊椎保健課程。[攝影者:蔣國安]
圖右 :莊雯婷醫師用學生們平時最常使用的產品,及各種姿勢進行講說。[攝影者:蔣國安]


圖左 :醫師們為同學詳細解釋人體脊椎結構,了解姿勢對健康的影響。[攝影者:蔣國安]
圖右 :醫師們為同學詳細解釋人體脊椎結構,了解姿勢對健康的影響。[攝影者:蔣國安]


圖左 :克絲汀帶來自家周遭種植及野生的花材,分享利用火災後重生的植物來插花,展現與大地共生美意。[攝影者:蔣國安]
圖右 :克絲汀帶來自家周遭種植及野生的花材,分享利用火災後重生的植物來插花,展現與大地共生美意。[攝影者:蔣國安]


圖左 :克絲汀帶領同學瞭解插花含意,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對花材的感受,激發創意。[攝影者:蔣國安]
圖右 :克絲汀帶領同學瞭解插花含意,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對花材的感受,激發創意。[攝影者:蔣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