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E-mail 列印
2024年5月25日下午一點左右,慈濟彰化分會,303會議室裡 ,早已排好整齊的桌椅。

約有五十幾位,身穿藍天白雲的人文真善美志工,齊聚一堂。今天(5/25)首場短影音編、採、攝、錄、剪輯共修,就在 大家的期盼中展開。

講師李岳為,現任大愛臺職工,同時也是受證慈誠。擁有數位媒體設計學博士頭銜的他,專長攝影剪輯、節目製作與空拍機。

◎化小用為大用

今天的課程主要介紹,手機多功能的使用方式。在現今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課堂上,李岳為跟大家介紹,拍攝手機錄影時的功能和技巧。以及使用手機機籠和穩定器,可以有效改善手機錄影,增強穩定性和拍攝的效果。

「握住穩定器時要放鬆,穩定器可以幫助減少手震,但也需要穩定的姿勢。」

李岳為提到,外出採訪時,最辛苦的是背著重裝備的攝影器材。但現在只要用輕便的手機,再增加幾樣配備,就可輕鬆及時做採訪。

「請問今天當司儀的感受?」

「看到那支麥克風,我會緊張!」

課程上,李岳為請兩位學員上來,一位當訪問員,一位當受訪者,示範用手機及時做採訪。

「要隨時注意受訪者臉上燈光的顏色,補光燈如何調整到最適當的光線。」李岳為說。

李岳為問學員,大家認為手機可以拍出好影片嗎?隨後接著播放幾支用手機拍攝的影片,請學員欣賞。

「藉由觀看可以觸發大家的思考,想像成自己拿著攝影機放在口袋,有需要時所時拿出來,就可以記錄。」李岳為說。

擁有國外採訪經驗豐富的李岳為,不藏私地跟大家說:「有機會可以和需要出去國外賑災記錄的志工,分享在國外錄的影片。」

◎心得分享

來自雲林區志工張麗敏表示,現在手機影音正夯,手機輕便性勝過於笨重的相機。講師介紹的各種器材,經濟又實用,又能為手機增加設備,正是她最需要的。

員林區志工陳秀卿表示,參加「短影音編採攝錄剪輯」共修課程,讓她了解手機除了播接電話,聯絡訊息及拍照功外,原來還有這麽多功能。

陳秀卿提到,上人要大家好好記錄,為慈濟寫歷史,在短影音盛行的年代,文史記錄者用手機傳法,絕對是必要的。

和美區志工劉美華分享,數位時代來臨,發展又迅速。雖然本身對3C產品理解不是很好,但總覺得要「活到老,學到老」,而且不會跟年輕人脫軌。

之前因為不會、不懂,就拒絕怕去學習。後來學了之後,才覺得沒有那麽難。劉美華認為,只要慢慢去接觸,不要跟人家比,就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加上出勤務也可以用到,真是兩全其美。

課程最後,由彰化真善美文字窗口詹大為,跟大家分享。

詹大為提到,今天會辦這次的共修,是因為志工張永同的建議,影音共修必需是實體的課程。

因著在志工高肇良的店裡,看到李岳為就是使用手機攝錄,詹大為當下就覺得,這就是真善志工所需要的新知。

時代在變,大家也要跟著潮流。今天的短影音編、採、攝、錄、剪輯共修,在學員熱絡討論聲中,圓滿結束。透過今日的實體共修課程,學員也紛紛表示,學習到很多寶貴的手機知識,真是一機在手、寶藏無窮,收益良多。

圖左 :2024年5月25日下午,首場「短影音編採攝錄剪輯」課程,在彰化分會303會議室舉辦。[攝影者:王天生]
圖右 :雲林區志工張麗敏(左三)表示:「為手機增加便宜又實用的新設備,不僅能加分,速度也會變得更快。」[攝影者:王天生]

圖左 :課程最後,志工詹大為(手持麥克風)勉勵大家要更精進,期待下次再一起共修。[攝影者:王天生]
圖右 :鹿港區志工張永同表示:「很感恩大愛臺李岳為師兄,為大家帶來這麽豐富的課程。」[攝影者:王天生]

圖左 :現任大愛臺職工李岳為,今天(5/25)特地前來彰化分會,為人文真善美志工講授「短影音編採攝錄剪輯」課程。[攝影者:賴進源]
圖右 :講師李岳為拿著手機幫學員對焦拍照,解說手機拍攝技巧。[攝影者:賴進源]

圖左 :李岳為邀請現場學員 ,詹大為(中間)陳秀卿(左一)示範用手機及時採訪的情境演練。[攝影者:賴進源]
圖右 :志工黃宗保(前排中間)利用空檔,為真善美夥伴傳授新知。[攝影者:賴進源]
圖左 :學員互相討論手機最新功能,專注的神情展現出人文真善美的專業。[攝影者:賴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