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稱讚舞谷裕美女士的「合」字手勢,他向舞谷女士說:「只要我們和能登鄉親心合、人合在一起,一定能在能登發揮大愛精神,攜手幫助更多能登苦難弱勢人們。」[攝影者:楊景卉]](/community/./images/community/9797F000234411EFB3381EA00DDBB7B7_0.jpg)
這個社區位於山坡上,地震後發生土石流,有好幾棟房子慘遭掩沒,約二十人往生。池崎京子女士和慈濟結緣後,就介紹志工去勘災。今天(6/5)團隊再去勘查,看見路口架有禁止進入的交通告示,怪手正在施工,整理毀損的建築物。
隨後,團隊趕去拜會第二位鄉親。途經能登長壽大佛景點,大家暫停下車,見證到地震威力,只見停車場有約十五公分長的裂縫,大佛後的三重塔,下方基柱則全數位移。根據鄉親分享,也因此才能保住塔身沒有倒塌。
◎為鄉親服務 是最幸福時刻
十一時左右,團隊抵達穴水綜合醫院,與相約在「慈濟咖啡屋」的舞谷裕美女士見面。舞谷女士是東京人,嫁到能登穴水町,家中經營加油站。元旦能登地震,她的家很幸運地沒有受到災害。由於她家就在慈濟供應熱食的冥王星交流會館(穴水町さわやか交流館プルート)附近,她把握因緣,從供餐開始就每天來擔任志工,加入服務從無間斷。
個子嬌小纖細的舞谷女士,留著俐落短髮,聲音甜美。一見到團隊非常歡喜,對著曾見過面的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顧問謝景貴,表達再次相見的歡喜之情,「當時和你們一起服務鄉親,是我最幸福的時候。慈濟在5月為穴水町送來見舞金,幫助非常大。」在志工邀約下,她也有投入18日慈濟在穴水町的見舞金發放。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首先代表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向她致意,「這段日子你們辛苦了!」提及慈濟送上的見舞金,金額並不多,在結束整個能登的發放後,慈濟人總是會回去,「如何把慈濟的愛以及上人對這塊土地的關心,持續留在能登半島並且不斷地成長,是我們接下來想要努力的,也藉此想要請問舞谷女士的想法。」
舞谷士女說道,從熱食提供、以工代賑,直到慈濟咖啡屋的設立,她非常深切感受到慈濟志工的愛。她認為發放見舞金後的鄉親關懷互動,更加重要,更能深刻感受到人與人交流的溫暖,「我想,這是我個人想法,若無法把慈濟的愛傳出去是很可惜的!我想應該盡我所能,把慈濟的愛傳遞出去,也願意幫忙。」
舞谷女士這一席話,讓大家不禁驚喜地發出歡呼聲。因為此行除了第二梯次見舞金的發放外,更希望能找到種子志工,讓慈濟在能登萌芽,而她的意願,讓團隊看到了希望。
黃思賢在書籤親筆寫下「大愛心天使,散播愛心在能登」送給舞谷女士,更以手勢比出「合」字,向舞谷女士說:「只要我們和能登鄉親心合、人合在一起,一定能在能登發揮大愛精神,攜手幫助更多能登苦難的弱勢族群。」
「我可能力量微薄,但我會一起努力的!」舞谷裕美女士聽完黃思賢的鼓舞及熱情力邀下,答應到臺灣花蓮走走、拜見上人,多認識慈濟,更允諾與慈濟一起,攜手照顧能登需要幫助的鄉親。
手拿著黃思賢代上人送的日文版《行願半世紀》,舞谷女士清唱了幾首歌謠,歌聲清脆悅耳,獲得大家掌聲,她還說若見到了上人,也想唱給上人聽。
位於能登半島的穴水町,是一個幽靜祥和的地方,被綠林圍繞,緊臨著大海,處處可見自然生態。這裡也是慈濟在能登半島的第一個點,滿是不可思議的因緣。
強震雖然打亂了這裡的寧靜,但也牽起慈濟與在地鄉親間的情緣。這裡的人們敦厚樸實、善良友好,舞谷女士的出現,讓慈濟未來在這塊土地札根,更有希望了。
◎正院町鄰近震央 災情慘重
揮別舞谷女士,時間來到正中午,太陽雖大但不熱,二十二度左右的氣溫舒適宜人。本該是用餐時刻,不過為了趕赴五十多公里遠的珠洲巿正院町勘災,無法多作停留。正院町原本是昨日要去勘災,但因車子輪胎故障,不得已只好取消,改成今天行程。團隊離開穴水綜合醫院,分駕兩部車向北前進。午餐就在車上簡單享用,是施美君和楊景卉一大清早起來,為大家手作的飯團果腹。
正院町,位於珠洲巿東邊,是江戶前期就有的小村,二戰後稱正院村,後更名為町,全境四成是水田及山林。早在1954年(昭和29年)就和飯田町、寶立町、上戶村、直村、若山村、蛸島村、三崎村及西海村合併,並命名為珠洲巿但仍保留其地名,人口並不多。
正院町曾遭受2022年6月震度六弱、2023年5月六強地震襲擊,二次都造成嚴重損失,這次元旦能登半島地震,因鄰近震央,衝擊最大,幾乎「滅町」!
和比鄰的飯田町、蛸島町相比,正院町更具商業色彩,有著多元豐富的產業,有生產素麵、窯業、製鹽業等,漁業也相當盛行;明治維新過後,林業、農業開始盛行,漁業等轉為次要經濟。
整個正院町的街道保留日本古式傳統建築特色,一線道寬的道路穿越整個社區,小巷間相接連並緊臨海洋,是一個充滿懷舊古風的寧靜小村落。
一小時不到,車子開進珠洲巿,沿途可見倒塌、傾斜的房子,再往前開,災況更嚴重了,從原本零星幾棟建築物,到一整排的坍塌,房屋直接壓扁下來,二樓成了一樓,甚至屋頂黑瓦就散落在腳邊,這裡就是受災嚴重的正院町。
◎災區缺人力 復原緩慢
團隊拜訪了珠洲巿立正院公民館小町康夫館長。小町館長一見到謝景貴,熱絡地打招呼,原來在二月時,兩人透過高雄外語隊志工薛美玉輾轉介紹,曾見過面。
元旦地震當天,發布海嘯警報,公民館海拔高度不夠,所以全町近五百人避難到正院町小學,而小町先生是避難收容中心的副負責人,他介紹珠洲市副巿長給慈濟,促成後續七月的見舞金發放因緣。
小町康夫館長本身也是受災戶,房屋半壞,目前仍住在家裡。他帶著團隊勘察整個町的毀壞時,也邀大家進到他家中了解災況。房子向右偏,整體出現傾斜現象,但小町先生說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因為他和珍愛的家人都還活著!
正院町雖然距離震央有段距離,但整個町的地盤因底層是硅藻土層,地質鬆軟且脆弱,受到震波影響,上頭所蓋的房子,如同積木般不堪一擊,許多房屋是直接坍陷壓扁下來。據館長說,當場有十三人被壓在屋內而往生,包括他帶團隊去看的一棟房子,他指著說:「這間有二人走了,這是我同班同學家……」人生無常,莫此為甚。
小町先生指著一旁的幾塊空地表示,災民可以向政府申請公費拆除,據他所知目前珠洲巿約有四千棟房屋全壞,僅一千人左右有提出申請,實際完成拆除的不到百分之幾,可說是個位數。
「原因主要是到底要不要拆,鄉親很苦惱,難下決定;再者是提出申請的手續複雜耗時,還有本地拆除業者根本沒人,叫不到人如何拆?更何況提出申請後,仍需排隊等待,何時可拆也不知道!」小町先生認為,拆除可能需時半年,也可能更久,一切都是未知數。
「目前鄉親最需要的是什麼?」大愛臺採訪時詢問小町先生。他認為鄉親最需要的還是家園,「有了家,生活才能穩定下來。」因為不管申請組合屋、或是申請租房居住,也都只有兩年時間的補助,就算要重建家園,兩年時間恐怕不夠,這會讓大家很不安,所以之後會持續跟政府提出,延長租房補助或組合屋居住時間的訴求。
問起目前正院町鄉親最需要的幫助為何時,小町先生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最需要人力志工!」他指出,剛才在災區有看到戴著安全帽的人,他們都是志工,向巿政府登記後安排來幫忙的,幫災民進屋拿取貴重物資,或協助家園廢棄物清理與打掃等,「所以說,能有志工人力來幫助會很好,但我們也知道慈濟來自臺灣,這是不太可能的⋯⋯」小町先生無奈地笑了笑。
繼昨天輪島巿災區外,珠洲巿正院町是本會團看到最嚴重的災區,路途上黃思賢頻頻請教在地相關人士,有關房屋全壞、拆解工程、義援金請領、原址重建、經費來源及各項補助等問題,力求一一釐清,才能把答案帶回臺灣,讓證嚴上人更了解災況,落實誓言做上人的眼手腳,就如把上人帶到現場的使命。謝景貴也在一旁補充提問,希望更能掌握狀況,盼後續可以為正院町鄉親付出。
在此次行程裡,日本志工張君、佐滕英兩人,可說是大家的「人體翻譯機」,不論拜訪交流、災區勘察等都靠兩人幫忙翻譯。張君現身說法,分享自身走過311痛失愛女、認識慈濟、走出傷痛的歷程,字字句句令每位聽的人產生共鳴,心疼她的失去,感佩她的勇敢,更能因而自我鼓舞,走出這場震殤之痛!
◎地湧菩薩 願為鄉親付出
行程匆匆再匆匆,下午三點左右,車子離開了珠洲巿正院町,再往回開向穴水町穴水綜合醫院,與今天最後一位約訪的鄉親見面。
這位鄉親是村山明子女士,她是在5月18日去到慈濟穴水町見舞金發放現場(B&G海洋中心武道館),代替在東京避難的好友,詢問見舞金如何領取,並在志工熱情邀約下,在19日前當志工。參與後她表示:「我非常喜歡慈濟的氣氛。」
當時志工送她一本日文版《行願半世紀》,她馬上翻開看,一下子就讀到近四十頁,相當入迷,但礙於時間無法深入互動。這次黃思賢和謝景貴特地來拜訪她,感恩她一起來為能登鄉親付出。
今年三十九歲的村山明子女士,年輕清秀,左手無名指帶著戒指,剪有一頭類似羽毛剪的俐落短髮,講起話來輕聲細語。目前在一所小學擔任行政人員的她,個性相當內斂,但有顆溫柔慈悲的心,也相當認同慈濟,不只來當志工,更在同仁陳思道邀約下,參加5月25日的日本脤災報告連線,雖然是透過雲端視訊,也是她第一次見到證嚴上人。
村山女士一下班,匆忙趕到醫院和團隊相見,並且不斷因自己遲到而道歉。謝景貴安慰她,請她千萬別介意,反而是慈濟人不好意思,她工作忙碌,還要抽空來見面。
落坐後,黃思賢先代表上人及全球慈濟人,向村山女士致意,感恩她協助慈濟發放,也期待她能成為慈濟未來在能登的菩提種子。
村山女士閱讀《行願半世紀》一事,是讓團隊覺得因緣最不可思議,問了她閱讀進度與感想。她說自己看了快一半,最受到「竹筒歲月」五毛錢的精神和「小錢行大善」的內容所感動,感到非常不可思議。黃思賢回應她:「這是滴水成河,點滴累積的概念。」
「慈濟精神追求的是『合』。」黃思贀在紙上寫下合字,拆解其字,逐一說明,「中華文化講『仁愛』,人與人如何相處就是愛,如同您父母相愛而有了您,但只是小家庭,夫妻若未同心,肯定老是吵架。但是上人教我們要把小愛化為大愛,因為大愛,我們來到能登。」
「大愛,就是無條件的愛,期待村山女士能發揮大愛情操,廣愛能登鄉親。」聽完說明,村山女士靦腆謙遜地笑說,不知自己能做些什麼,但能力所及,很願意幫忙,「我們6月8日能登町見舞金發放現場見!」
彼此相約再會,一起見證花蓮和能登,雖有二千多公里的空間距離,但因為人心合和,聯手寫下傳播美善的大愛足跡。


圖左 :本會關懷團於6月5日,前往石川縣珠洲巿正院町勘災。原本寧靜的小村落如今滿目瘡痍,許多房屋是直接坍陷壓扁下來。[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1月1日能登半島大地震,正院町因鄰近震央,衝擊最大,幾乎「滅町」![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本會關懷團前往珠洲巿立正院公民館,拜會館長小町康夫先生。因他是避難收容中心的副負責人,他介紹珠洲副巿長給慈濟,促成後續七月的見舞金發放因緣。[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在小學擔任行政人員的村山明子女士(右),因幫朋友詢問見舞金的領取而認識慈濟,並協助發放。聽了黃思賢跟她說明「合」字的意涵後,跟著比出手勢。她表示不知自己能做些什麼,但能力所及,很願意幫忙。[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黃思賢在書籤親筆寫下「大愛心天使,散播愛心在能登」送給舞谷裕美女士。[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珠洲巿立正院公民館館長小町康夫先生(左一)帶關懷團勘察災區,他本身也是受災戶,房屋半壞,但他覺得自己已很幸運了,因為他和珍愛的家人都還活著![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小町康夫先生(左一)指著一旁有幾塊空地,表示災民可以向政府申請公貴拆除,據他所知目前珠洲巿約四千棟房屋全壞,僅一千人左右有提出申請,但實際完成拆除的不到百分之幾,可說是個位數。[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致贈結緣禮給舞谷裕美女士,感恩她從慈濟供餐開始,每天來擔任志工,加入服務從無間斷。[攝影者:顏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