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來感念佛恩,5月22日衛塞節這天,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攝影者:馮麗萍]](/community/./images/community/1B14C4C01E6911EFB3381EA00DDBB7B7_0.jpg)
◎流動浴佛方式 圓滿民眾心願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是新加坡國定衛塞節公假,而每年陽曆五月第二個星期天,是全球慈濟慶祝「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的三節合一的日子。
慈濟功德會(新加坡)在 2024 年 5 月 12 日晚間舉辦浴佛大典,吸引逾三千人出席。今年新加坡的衛塞節落在5月22日,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感念佛恩,慈濟在這天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吸引超過百人參與。
這次室內的浴佛典禮以兩種方式進行,靜思堂三樓佛堂舉辦三場次的小型浴佛典禮,每場大約四十分鐘;一樓文化廳則是流動浴佛,從早上八時半到下午三時,民眾任何時段都能來參與。
除了浴佛, 當天還有《佛陀的一生》短片欣賞會、健康食品攤位和奉茶孝親活動。
◎畢業慈青 浴佛觀照己心
黃德俊是2006年的畢業慈青,這天帶著太太羅菀綸和兩個小女兒前來浴佛,在久違的靜思堂見到熟悉的面孔,讓他懷念起從前和其他慈青夥伴的情誼。
黃德俊透露,平日忙於家庭與事業,照顧兩個五歲和三歲的活潑孩子,往年的佛誕日未必能去佛堂廟宇浴佛,因此格外珍惜這天浴佛時,祈禱當下心靈收穫的片刻平靜。他有感而言說:「有時候需要慢下來,去調節身心。」
黃德俊的太太羅菀綸也感同身受,羅菀綸坦言,平時要照顧小孩又要工作,很少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脾氣也變得暴躁,但浴佛典禮後,她感到內心變得較平和,也透過浴佛觀照己心,並提醒自己要調適心態,特別是當小孩不聽話時,也不要以負面情緒去回應。
在孝親站,兩位孩子在志工的陪伴下,第一次向黃德俊和羅菀綸奉上感恩茶。黃德俊期許孩子乖巧、不要學壞,長大後可以投入自己喜愛和有意義的事情上。他也說,待孩子大一些,希望可以帶孩子接觸環保等慈濟活動。
◎孝女用心陪伴 腳傷的媽媽浴佛
佛陀教育人要行善行孝,從十五歲的郭金鳳身上,可以看出她對母親的孝順,這天郭金鳳陪伴因為腳受傷而走路不方便的母親,乘搭地鐵,轉乘巴士,再從巴士站走一段路來靜思堂,參與浴佛典禮。
兩個月前,郭金鳳的母親在家中發生小意外,被掉下來櫥櫃的玻璃插傷,腳拇指因此骨折,現在還在病假養傷中,腳趾頭還需要使用鐵質支架支撐。儘管如此,傷口沒有影響郭金鳳母親參與浴佛的心。
平日只要母親想參與的慈濟活動,如環境永續日、歲末祝福感恩會、新春慈善義賣會等,郭金鳳都一定陪伴出席。她分享今天來到靜思堂浴佛,心靈很平靜,也許下心願:「希望媽媽能身體健康,家人也能平安。」
民眾李瑞隆第一次參與慈濟浴佛典禮,他分享自己祈禱的願望是:「祝福世界和平,不要有戰爭。」
李瑞隆和太太郭愛瓊分享,在浴佛典禮唱誦時,眼淚在眼睛裡翻滾,那一刻觸動他們的心。太太郭愛瓊已是第二次參與慈濟浴佛,看到桌上的小竹筒非常歡喜,主動詢問志工後,他們領取了好幾個竹筒回家。
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協調潘佩汶透露,因聽到有民眾回饋,想在衛塞節當天浴佛,讓團隊今年做出新嘗試。透過莊嚴浴佛法會,提醒人們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如果人人都能顧好自己的心,家庭就能和睦,社會祥和,天下太平。


圖左 :孝親站讓子女藉著難得因緣,向父母奉上一杯感恩茶。[攝影者:馮麗萍]
圖右 :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來感念佛恩,5月22日衛塞節這天,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攝影者:馮麗萍]


圖左 :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來感念佛恩,5月22日衛塞節這天,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攝影者:馮麗萍]
圖右 :民眾虔心浴佛,祈求心靈的淨化與平安。[攝影者:黃瓋瑩]


圖左 :十五歲的郭金鳳(左一)陪伴因為腳受傷,而走路不方便的母親參與浴佛典禮。[攝影者:黃瓋瑩]
圖右 :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來感念佛恩,5月22日衛塞節這天,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攝影者:黃瓋瑩]


圖左 :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來感念佛恩,5月22日衛塞節這天,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攝影者:黃瓋瑩]
圖右 :為了邀請更多民眾一起來感念佛恩,5月22日衛塞節這天,慈濟於靜思堂再辦浴佛典禮。[攝影者:黃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