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合作共贏 培養人才
印尼慈濟和公共工程理工大學的合作目的是為了提升教育品質,培育具備人文和專業能力的人才。這次合作將透過提供客座講師,為在校生和有意再進修的畢業生提供獎學金,與其他方合作落實高等教育的三個宗旨——教育、研究和服務社群,來提升人力發展和組織能力。
公共工程理工大學與慈濟的合作協議簽訂活動中,印尼公共工程部(Kementerian Pekerjaan Umum)人力資源發展局(Badan Pengembangan Sumber Daya Manusia)局長達當(Dadang Rukmana)也蒞臨現場。另外也有許多學者、慈濟志工和三百位大學生,一起在公共工程理工大學禮堂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公共工程理工大學總經理布拉維甲亞說:「我們很感恩能夠簽署合作協議,這是之前慈濟與印尼公共工程部人力資源發展局,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後續行動。這次合作是為了落實高等教育的三個宗旨:教育、研究和服務社群。另外也是為了創造共贏,協助永續發展。」
布拉維甲亞也強調大學生需要培養軟能力(soft skills),如品格、創業精神、領導力、動力、團隊合作和外語能力。另外學校也需要提高講師的專業能力。
「我們希望這次合作能夠產生一些的計劃,包括獎學金、聯合研究和社區服務等,讓慈濟和公共工程理工大學能夠獲得更大的效益。為了將我們學校打造成世界級大學,這次合作非常重要。」布拉維甲亞說道。
整齊美觀的校園讓慈濟印尼分會執行秘書陳豐靈印象深刻,他說:「看到校園環境如此乾淨整齊,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達當先生和布拉維甲亞先生的陪伴下,我們可以看到校園各個角落的美麗環境,我希望同學們可以好好利用這麼好的環境來好好學習。」
除此之外,陳豐靈也強調要保持校園的清潔和美觀,守護學校設施和環境。他說:「這樣我們可以製造舒適、愉快的學習氛圍,最終能幫助大家的學術成就和個人發展。」
公共工程部人力資源發展局局長達當表示,印尼慈濟在慈善方面的貢獻非常了不起。「慈濟是非常好的機構。從巴路災難後,我開始去了解慈濟。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向慈濟學習,尤其證嚴上人說人生苦短,所以要把握機會行善。」達當說道。
◎落實慈濟人文 軟能力的重要性
印尼慈濟分會與公共工程理工大學的合作活動中,也有舉辦公開講座。其中慈濟大愛學校總經理王煇勵(本輝)分享,慈濟人文的目的是創造能夠輔助自我發展、全員參與、共同繁榮的環境。慈濟人文的應用,創造和諧、充滿慈悲和可持續性的校園。他說:「實施過程中需要全校師生和管理層的支持,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公開講座中,王煇勵呈現了為創造和諧、具有慈悲精神,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校園環境,能夠提供全面且有意義方法之人文精神。
透過這次分享,王煇勵邀請所有與會者了解培養軟能力的重要性,這是形成完整專業能力的一部分。王煇勵希望同學們能夠從中受益,並將其應用到學術和職業生涯中。
第二個公開講座當中,印尼慈濟建築委員會副執行長貝錦興表示,軟能力和專業能力同樣重要,他強調在現代職場中,僅靠技術專業知識是不足以取得成功。有效溝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和領導力等軟技能,都是增強專業技能的主要因素。2008年加入慈濟的貝錦興,強調有慈善精神,關心社會需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說:「一個人不能僅專注於專業能力,也要能為社會帶來正面的貢獻。」
活動尾聲,公共工程理工大學的同學門都認領愛心竹筒,希望「竹筒歲月」的精神,能夠啟發同學們多多參與慈善活動,關懷他人。
最後,志工比了〈一家人〉手語,鼓勵和啟發所有人團結和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建立更美好的社會。
圖左 :2024年6月8日,印尼慈濟和公共工程理工大學(Politeknik Pekerjaan Umum)的合作協議由公共工程理工大學總經理布拉維甲亞(Brawijaya.左二)、印尼慈濟建築委員會副執行貝錦興(惟旭.右二)、以及印尼慈濟執行秘書陳豐靈(濟崧.中)共同簽署。[攝影者:不詳]
圖右 :布拉維甲亞(Brawijaya)這次合作是為了落實高等教育的三個宗旨:教育、研究和服務社群。[攝影者:不詳]
圖左 :印尼慈濟執行秘書陳豐靈(濟崧)表示整齊美觀的校園令他印象深刻,希望同學們可以善用這個良好的環境,好好學習。[攝影者:不詳]
圖右 :印尼慈濟建築委員會副執行長貝錦興(惟旭)表示,軟能力和專業能力同樣重要。[攝影者:不詳]
圖左 :印尼慈濟建築委員會副執行長貝錦興(惟旭.中.白衣)參觀公共工程理工大學(Politeknik Pekerjaan Umum)環境。[攝影者:不詳]
圖右 :公共工程理工大學(Politeknik Pekerjaan Umum)的同學們踴躍認領愛心竹筒。[攝影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