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歐洲 歐洲 例行發放膚慰老殘 盧布林志工歡喜成長

例行發放膚慰老殘 盧布林志工歡喜成長

E-mail 列印
熬過漫長寒凍的冬天,春暖花開的盧布林綠意盎然,萬物欣欣向榮。雖然無法常相聚,但慈濟在波蘭古老大城盧布林的志工團隊,把握每一次行善付出的機會,做足準備,用心關懷落難異鄉的烏克蘭孤老和殘童,從中他們也感受 到個人和團隊的成長。

◎歡喜付出 志工成長

「我們對所取得的進步以及為許多人的生活帶來的改變,引以為榮。受惠者重新獲得信心和穩定,是我們努力的最終回報。」這群主要由來自烏克蘭和臺灣留學生以及當地人士,結合而成的志工團隊,自俄烏戰爭爆發這兩年多以來,已然建立了合和互協的默契,共知共識共行於為有需要的人服務,自身也獲得許多快樂和友誼。

來自臺灣的慈濟基金會和靜思精舍師父們還有全球慈濟人的支持,令他們更有信心面對充滿動盪和挑戰的時代。他們由內而形於外的喜樂,感染了接受慈濟援助資源的烏克蘭與波蘭鄉親,逐漸能從不安到自信,從混亂到平靜。

生活本就很難盡如人意,四月間,有多位受助的長者離世,令志工不免心碎。5月16日,再次齊聚盧布林明愛會(Caritas Lublin)進行每月例行發放時,志工們格外珍惜與二百七十五位長者們的會面。

很快地,時間來到六月,志工們感受到了新希望,因為這個月不僅沒有失去任何人,還迎來了八位新成員加入慈濟大家庭。志工向他們分享了陪伴和支持的喜悅,他們也以能加入慈濟感到歡喜。

在發心的志工中,有一對母女檔,「我們很想把她們優先介紹給臺灣的慈濟家人。」當地志工窗口安納斯塔西婭(Anastasiia Kulyk)說。

這對母女是來自烏克蘭哈爾科夫(Kharkiv)的艾拉(Alla)和依伶娜(Iryna Alohina)。自兩國交戰,哈爾科夫首當其衝,迄今不絕。消息指出,光是五月份,就遭受了七十六次砲擊,幾乎是四月的三倍;空襲警報就發布了一百九十三次,不時響起的警報聲,令當地民眾無寧日。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為哈爾科夫明愛慈善機構(Caritas-Spes charity in Kharkiv)工作的伊琳娜,在移居波蘭後繼續從事人道主義工作,並加入了盧布林明愛會。

她參加了慈濟贊助的波蘭語課程,找到了穩定的工作,毅然抽出時間支持慈濟的活動。伊琳娜的母親一直在她身邊,完成波蘭語課程的艾拉,隨時準備承擔任何任務,以支持女兒幫助有需要者的使命。

安納斯塔西婭欣喜有這群合作夥伴:「我們很高興能夠傳播慈濟的理念和價值觀,讓世界變得更光明、更美好。令人振奮的是,不僅是成年人,年輕一代也深深關心周遭的人,與陳皓昀(Ellie)、呂宗翰(Han)、瑪特維伊(Matvii)和維多利亞(Viktoriia)等志工一起工作,為未來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和希望。」

◎居留新規 帶來考驗

突如其來的俄烏戰爭,使得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人民倉皇出逃。其中,鄰近的波蘭接收了大半數的難民,並提供難民相等於波蘭公民的基本權利、醫療服務和十八個月的免工作簽證的就業資格。

時日一久,當局不得不改弦易轍,其中的新規定就是自7月1日起,「根據住房額外融資計畫,特權類別的人士(居住在集體型住所如宿舍、養老院、旅館等)每天可以獲得四十波蘭幣(茲羅提PLN,約臺幣三百二十三元)的補助,個人單獨住在公寓者不再符合資格。」此外,若是要繼續獲得額外的兒童補助金(每個孩子每月八百波蘭幣,約新臺幣六千四百五十七元),孩子必須就讀波蘭學校。

他鄉本非故鄉,但戰事膠著、家園慘遭戰火蹂躪,烏克蘭鄉親不得不思考在波蘭落地生根的問題,長期陪伴他們,令他們有信任感的慈濟志工,就成了他們在異鄉得賴以尋求生存下來的諮詢對象。

「最近,我們收到了大量有關規範難民在居留的新法律的問題。了解這些細節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面臨失去家園、無法返回烏克蘭的人而言。」波蘭政府的新規定引起了許多難民的擔憂,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不確定,志工們盡力澄清細節或用更簡單的術語解釋法規,來安撫他們不安的心並給予指引。

烏克蘭人有家歸不得,骨肉被迫分離的日子究竟還要持續多久?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幸好有慈濟志工們不離不棄地守護他們,如荒漠甘泉,似黑夜明燈,讓他們有地方可訴苦,有人可以分享悲傷抑或短暫的喜樂。

5月29日,志工來到海烏姆(Chelm),在波蘭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的聖母瑪利亞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 Mary)的庭院裡舉行發放。風景如畫的環境,讓這場發放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發放後,志工不急著離開,而是留下來傾聽受惠長者的心聲,並協助排解他們的擔憂。溫馨的聚會,令人感受前所未有的和平氛圍,志工們有一種很希望時光就停留在這一刻的期盼。

「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個聯繫、支持和共同成長的機會,感謝長者們的信任和開放,以及志工們的奉獻。」安納斯塔西婭表達了心中說不盡的感恩。

◎關愛不斷 支持永在

年復一年,6月13日,志工再度來到已經持續關懷有二年之久的小王子兒童臨終關懷中心(The Little Prince Hospice),為十四位殘疾兒童送上尿布及結緣品來表達對他們的支持與關心。

儘管這裡的孩子身體面臨著挑戰和痛苦,但他們的世界充滿明亮且色彩。這裡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愛,從最微小的時刻點燃了歡樂和笑聲。透過向這些孩子及其父母提供關注和支持,志工們得到了更多的回報,與社區的連結得到了加強,彼此之間的關懷和同情心,豐富了所有人的生活。

安納斯塔西婭覺得,上人的靜思語對志工們和所幫助的人來說是很大的啟發和鼓勵。上人充滿深刻的智慧和愛的話語,在鄉親人生的黑暗時期提供安慰,賦予存在的意義。

◎勇敢接受手術 健康恢復良好

在6月16日的發放中,看到瓦希里(Vasyl Savchuk)和妮娜(Nina Baran)這對夫妻健康的出現在會場,志工開心地跟他們打招呼。

妮娜是在第一任先生過世後,才嫁給瓦希里的。他們與妮娜的親生女兒和孫女住在一起。「在這個家庭裡,沒有人區分『血緣』和「『非血緣』,戰爭和愛將他們結合成一個統一的家庭。」志工觀察到他們一家的相處。

一家的旅程從烏克蘭基輔開始,妮娜的女兒先帶著女兒逃亡,以確保安全。妮娜和瓦希里起初不願意離開家鄉,只搬到了烏克蘭西部較安全的地區。然而,妮娜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她遭受劇烈疼痛和失眠。最終,她的女兒說服她來波蘭尋求更好的醫療服務。

妮娜最初害怕接受手術。但慈濟志工不斷地對話和堅定的支持,激勵她採取果斷行動。最近,她勇敢地接受了髖關節置換術和婦科手術兩項手術。復原良好,令人欣慰。

「我們為他們的福祉和健康祈禱,很高興他們成為我們社區的一部分。」長者們的堅強與韌性,鼓舞志工們努力不懈,也獻上真誠的祝禱,願這群善良的長者們在波蘭的生活順利、平安、健康。

銘記證嚴上人的開示和「竹筒歲月」的故事,志工們會藉著發放,鼓勵他們匯聚小愛成大愛,「哇!今天的善款比以前多很多!」二百六十八位受惠的長者們踴躍的捐款,展現了社區的力量和奉獻精神,「感謝所有捐贈並幫助我們做出改變的人。」無論是施者或受者,都在有形與無形的付出中,同霑法喜。

圖左 :瓦希里(Vasyl Savchuk)和妮娜(Nina Baran)這對夫妻健康的出現在會場,令志工很開心。妮娜她勇敢地接受了髖關節置換術和婦科手術兩項手術。復原良好,令人欣慰。[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右 :志工們由內而形於外的喜樂,感染了接受慈濟援助資源的烏克蘭與波蘭鄉親,逐漸能從不安到自信,從混亂到平靜。[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左 :由來自烏克蘭和臺灣留學生以及當地人士結合而成的志工團隊,自俄烏戰爭爆發這兩年多以來,已然建立了合和互協的默契,共知共識共行於為有需要的人服務,自身也獲得許多快樂和友誼。[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右 :5月29日,志工來到海烏姆(Chelm),在波蘭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的聖母瑪利亞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 Mary)的庭院裡舉行發放,並留下來傾聽受惠長者的心聲,協助排解他們的擔憂。[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左 :6月13日,志工再度來到已經持續關懷有二年之久的小王子兒童臨終關懷中心(The Little Prince Hospice),為十四位殘疾兒童送上尿布及結緣品,來表達對他們的支持與關心。[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右 :儘管小王子兒童臨終關懷中心(The Little Prince Hospice)的孩子身體面臨著挑戰和痛苦,但他們的世界充滿明亮且色彩。[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左 :來自烏克蘭哈爾科夫(Kharkiv)的艾拉(Alla)和依伶娜 (Iryna Alohina,左)完成了慈濟贊助的波蘭語課程,母女一起加入志工行列慰有需要者付出。[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右 :6月16日的發放有二百六十八位長者受惠於慈濟的現金卡,他們也踴躍捐款,響應「竹筒歲月」,展現了社區的力量和奉獻精神。[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
圖左 :盧布林慈濟志工窗口安納斯塔西婭(Anastasiia Kulyk,前右)覺得,上人的靜思語對志工們和所幫助的人來說是很大的啟發和鼓勵。上人充滿深刻的智慧和愛的話語,在鄉親人生的黑暗時期提供安慰,賦予存在的意義。[攝影者:塞爾希(Serhii Yerz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