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6月30日當天,許多民眾在聽完志工說明慈濟及證嚴上人的悲心宏願,紛紛在竹筒裡投下愛心,見舞金慈濟情,這分彼此牽掛的情誼,共善,隨緣滿願![攝影者:王孟專]](/community/./images/community/3A1956003FEE11EF86F2BBAF17AFA204_0.jpg)
慈濟基金會第三梯次見舞金發放,臺灣發放團隊與日本慈濟志工,於6月28日至30日一連三天緊鑼密鼓展開。29及30日,在鹿島郡「中能登町生涯學習中心」服務鄉親。30日當天,發放一百六十三戶受災民眾,許多居民在聽完志工說明慈濟及證嚴上人的悲心宏願,紛紛在竹筒裡投下愛心,見舞金慈濟情,這分彼此牽掛的情誼,共善,隨緣滿願!
◎風雨 志工鄉親依約而來
30日,一早風強雨驟,降下豪大雨,中午強風大到讓人舉步維艱!驟變惡劣的天氣,鄉親們還是依約來到會場。屋外狂風,屋頂上被吹得隆隆作響,室內都能聽得到,但一幕幕暖心的畫面,一杯杯溫熱的淨思茶,讓人忘卻風雨,留下滿室馨香。
「此次,我們是帶著我的師父證嚴上人,還有全球慈濟人的愛與關懷前來能登關心大家喔!還要親手把見舞金交到您們的手中,聽聽鄉親們的心聲。」偌大的發放現場,志工們在「鄉親關懷區」拿出慈濟簡介,一遍遍向前來的民眾介紹「五毛錢故事」,還有上人的慈濟理念;全球慈濟人的志工精神……
從克勤克儉克難的「竹筒歲月」,到如今行善足跡遍及全球,憾動人心的真情實意,感動在場每顆心!
「父親的行動力不好,正在住院中。」現年六十一歲的鋼琴老師藤波都,婚後一直與父母同住、父親因病住院的同時,母親卻突然往生,今她幫爸爸來領見舞金,無助的心,與志工訴說著人生的無常與無奈!
老師反覆問著:「真的可以嗎?(領見舞金)覺得很不好意思!」正好,聽到志工說著慈濟五毛錢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當下告訴志工:「我也可以投下善款一起跟慈濟共善,我要珍惜這個緣分!」滿懷感恩的她,拿出一千円投入竹筒幫父親植福。
關懷區另一隅,志工郭惠珍輕聲地問:「您的心情我可以把它記錄下來嗎?」一旁的武原啟子女士回答:「感恩您們!為了能登地震,遠從臺灣來到這裡關懷我們的鄉親,這是非常重要的!」話剛落下,即刻從包包內拿出一千円,告訴志工:「這個錢我用感謝的心,把它投入竹筒內。」
她還說:「要報婆婆跟母親的恩!她們都是用身教教育兒女要關心周圍的人。」愛,感動彼此,郭惠珍也娓娓說起:「我剛來到日本的時候,也是受到日本人的關照,我的師父證嚴上人常教導我們,住在地球村的人要親幫親、鄰幫鄰,大愛是沒有國界,就是這樣,我也想要回饋日本!」語畢,還不忘關心問她:「見舞金幫助到您了嗎?」
「這些錢要用在有意義的地方,想要把房子整頓修繕好。」武原女士眼裡閃著光,她接著說:「我公公往生時是長輩的親兄弟幫助我們度過難關。這次收到慈濟的『見舞金』會用在修繕洗手間,還有為奶奶修繕手扶安全設施。」
離去前她要志工等一下,武原啟子堅持要回去拿去年(2023年),自己醃的梅子來跟大家分享!盛情難拒,志工歡喜接受。她說:「這甕梅子剛好埋在土裡,沒有被地震破壞到,我醃的梅子口感很好喔!」有如好朋友般的情誼,她開心地與志工合影,讓彼此的笑容成永恆,志工叮嚀著:「以後我們有辦活動時要再來相聚喔!」她快樂允諾:「好的!我們期待有約。」
◎共善 面臨困境毫不吝嗇
「家是半倒的,地面凹凸不平,牆壁剝落,門打不開,屋簷漏水,只能先用藍帆布遮蓋,以防下雨漏水。」志工張秀民奉上熱茶,關懷一位來領見舞金的鄉親,朝倉滿先生,聽著他說明家裡現況,不免令她擔心,今強風暴雨這樣的居住環境真能擋風避雨?是否安全?詢問他,志工是否方便去看看他的房子狀況?他回不方便,原來在破碎的家裡,還收留了無家可歸的親友,住在小屋一角,為顧及親友的感受,不便志工前往。
「自己已受災還願意讓親友有落腳之處,真是難能可貴!」志工由衷讚歎著,他說,經過了7.6級的大地震,歷經了惶恐無助的天搖地動,眼前的房子就像在跳舞,震後卻定格成了歪歪扭扭的危樓!目前仍無去處,只好選擇睡小屋靠門的地方;心想,若再有地震時可立即奪門逃出。
雖是受災,生活面臨困境;但是一有機會植福卻毫不吝嗇。張秀民分享上人的關懷,慈濟故事,還送給他一個竹筒,「若有零錢也可以投入,存滿了可以幫助需要的人。」沒想到他立即投下千円,將感恩化為行動。
志工請朝倉滿先生帶回去繼續存下零錢救人,他欣然同意,一再強調,「感恩臺灣慈濟,他喜歡臺灣,臺灣也地震還來發見舞金,非常感動!」志工笑著回答他;「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喔!」
下午一點多,岡部正俊先生代領完雙親的見舞金,由志工引領至關懷區。志工潘秀鳳拿來竹筒,介紹上人的慈濟理念「竹筒歲月」,告訴他「每天存一塊錢,存久了也可以一起來行善!」
「非常感恩慈濟,從臺灣到能登町來關心我們!」話語剛落;情緒卻激動的哭了起來,眼淚滾落著!擦了又擦!
「這個平安吊飾送給你;這是臺灣的名產鳳梨酥、還有上人的關懷之意。請從現在開始,要慢慢地開始恢復生活喔!」潘秀鳳將平安吊飾,掛在他的隨身背包上。志工關心問起家裡可好?他又哭了起來,原來八十六歲父親住院中,八十二歲的母親依舊守在壞掉的房子中不願離開,他滿心牽掛,但又無力改變現況。
「慈濟發的這筆見舞金,是否能即時幫助到您們呢?」志工關懷著,岡部先生回答:「非常受用!感恩慈濟!臺灣自己受災了;還來到災區發放見舞金給我們;這筆錢!我們剛好可以用在父親住院的醫療開銷費,還有母親生活日常開銷上。」說完還是淚流。
潘秀鳳奉上熱茶,他一口飲盡,靦腆地跟志工抱歉,「剛情緒的起伏太大,真不好意思!現說出來後心情好多了。」志工安慰道:「這一個平安吊飾送給你住院的爸爸『平安隨身』。我們祝福爸爸、趕快恢復健康喔!」這次他笑著欣然收下,不再淚流。
◎奉茶 濃濃的人情味好喝
接連兩天,負責泡慈濟烏龍茶的志工春菊,忙得不可開交,但忙得很歡喜!志工細心體貼留意著民眾手上的空杯,問,要續杯嗎?「真的可以再來一杯嗎?想帶一杯回去慢慢品嚐。」慈濟茶為什麼這麽好喝呢!鄉親想了一下,笑了!「因為有慈濟人的濃濃人情味!」
村田由紀枝女士與鄰居一起來領見舞金,關懷區的志工陪伴兩位女士邊喝茶,邊聊聊居家狀況!由紀枝女士告訴志工:「還好!兒子是在東京。這次的地震,自己的房子雖然被破壞了!但,還是選擇住在裡面。」
「那麼,這筆見舞金對您有幫助嗎?」張秀民問道,她馬上接著回應:「真的!真的!看到你們來中能登我們就安心了;心裡感到非常溫暖。在這麼這樣一個困難的時刻!有這樣一筆錢進來!對於生活是有很大的有幫助!」
聽完張秀民說慈濟故事,她感同身受語帶哽咽,志工連忙用手輕撫著她的背,安撫她的心情,觀察到她手中的杯子已經沒有了茶水,貼心的詢問是否需要續杯?「真的可以嗎?如果可以,真的很想帶一杯回去跟家人分享呢!」志工用笑容吿訴她:「だいじょうぶ!(沒有問題!)」
町駒絵里子小姐一個人來領見舞金,張秀民溫馨接待,打開話匣子後兩人聊得十分投緣。離開前,攝影志工問「可以拍照?」她點點頭,志工讚歎她燦燦笑容:「綺麗な美人」,她告訴張秀民:「臺灣人は優しいです。(臺灣人很善良)」離開時還特地留下了一張名片,因為她跟志工有約定,說好了「如果,能登有任何慈濟的活動,都可以通知我!我非常樂意來參加喔!」
今天有一位爺爺領完見舞金後,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疑惑,志工向前,親切的打了招呼,邀請他坐下來喝一杯茶。爺爺問:「你認識這個繁體嗎?(指著藍色的布條上的慈濟繁體字)」
「你們是什麼佛教團體?為什麼要給我們那麼多錢?我一直想不出一個合理的答案?我所認識的佛教團體;都是我們到寺廟去給寺廟寄付金!為什麼你們這個佛教團體要來看我們,還要親自過來?怎麼不要用寄的呢?」爺爺一股腦地說出他的困惑。
志工細細解釋「此次是帶著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的愛心一起來能登,主要是來關心鄉親,也想瞭解,你們在生活上會面臨的種種不便!」所以是要把全球募集到的見舞金,不但是要親手交到每個人的手中,更要傾聽鄉親的心聲,志工誠心感恩,爺爺給志工一個說明的機會。
「原來如此呀!」爺爺點點頭,笑盈盈地說:「讚歎慈濟啊!真是一個特別的ボランティア(志願者)佛教團體啊!」臨走時還說:「你們泡的茶真好喝!」
◎共行 為鄉親彼此都感恩
鹿島郡中能登町生涯學習中心「見舞金」發放窗口,由能登町總務課課長宮川武志及竹林明美課長全程協助,兩人並親身參與了這幾天發放的整個過程。
「非常感恩!政府單位的協助!雖是說兩天的發放,卻是要用到了三天的時間。」志工直道感恩,因宮川武志課長先於28日開門,讓志工進入場地規劃布置動線。在這活動中所有的貼心念想,都是為了想要讓鄉親趕快領到這一筆救急的「見舞金」。
公部門,不但在場地布置上提供硬體的資源,兩位課長還領著行政同仁一起跟著慈濟志工,親力親為場布,直到發放完畢後,恢復場地原狀為止。
「今天的救援金善款捐贈,是鄉親的一點點心意,也代表著彼此的牽掛之心。」30日下午,在中能登町生涯學習中心,二天的見舞金發放活動圓滿落幕,共發放五百二十戶。
宮川武志課長代表能登町行政部門,將這兩天來領見舞金的鄉親,在現場所投下的共善愛心,清點後用黃色牛皮紙袋,上面寫著¥169603円(約合新臺臺幣三萬五千元),親手交給志工,感恩、感動,盤據每個人心中。
「非常感恩!這一路能參與慈濟發放見舞金的活動,這個過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竹林明美課長,全程投入,愛,銘心。
臨別時刻,兩位課長於活動結束後,還一路協助到下午六點,並護送志工們上車離開。今天風很大,從後照鏡中看到,他們遠遠的,還頻頻向大家揮手道別的身影。志工行,跨國送愛心,此刻,感恩道不盡,就盼,鄉親從此安好,大風吹不散,彼此的情誼!


圖左 :慈濟基金會第三梯次見舞金發放,29及30日,在鹿島郡「中能登町生涯學習中心」服務鄉親。[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鋼琴老師藤波都(左)告訴志工:「我也可以投下善款一起跟慈濟共善。我要珍惜這個緣分!」滿懷感恩的她,拿出一千円投入竹筒幫父親植福。[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武原啟子女士(中),堅持回去拿去年(2023年)自己醃的梅子來跟大家分享!盛情難拒下,志工歡喜接受。[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志工分享上人的關懷,慈濟因緣是由五毛錢開始,送給鄉親朝倉滿(右)一個竹筒,「若有零錢也可以投入,存滿了可以幫助需要的人。」沒想到,他立即投下千円,將感恩化為行動。[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志工安慰著岡部正俊先生(左):「這一個平安吊飾送給你住院的爸爸『平安隨身』。我們祝福爸爸、趕快恢復健康喔!」這次他笑著欣然收下,不再淚流。[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負責泡慈濟烏龍茶的志工春菊,忙得不可開交!但忙得很歡喜。慈濟茶為什麼這麽好喝呢!「因為有慈濟人的濃濃人情味!」[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那麼,這筆見舞金對您有幫助嗎?」張秀民(左)問道,村田由紀枝女士(右)馬上接著回應:「真的!真的!看到你們來中能登我們就安心了;心裡感到非常溫暖。」[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志工細細說明,替爺爺(左)解開對見舞金的疑惑,把全球募集到的見舞金,不但是要親手交到每個人的手中,更要傾聽鄉親的心聲。[攝影者:王孟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