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志工小野雅子(右)用溫暖的擁抱給山岸久美子倚靠,肯定她願意走出來。[攝影者:楊雅穎]](/community/./images/community/38C95160450711EF86F2BBAF17AFA204_0.jpg)
◎連遭地震 傷心 淚流
來到珠洲市發放場地「飯田Waku Waku廣場」七十二歲的山岸久美子,住家在地震後,被判定是「準半壞」,但隨著時日過去,屋況日益嚴重,房子前傾、屋內樑柱也傾斜,地板也因地下土壤液化,已經有壟起傾向,門也關不起來。
去年(2023年)五月,她的家就曾因地震受損,花了一筆錢修繕,未料今年再來一次大震,「所有心血,都白費了。」她本以爲自己能夠面對這次的衝擊,卻在昨天發放現場,感受到大家的溫柔,所有忍耐一下潰堤,淚流不止。
當時,日本慈濟志工小野雅子認真傾聽她的辛苦和心酸,讓她有所抒發,之後邀請她今日來參與志工服務。她依約前來,經過一上午的全心投入,笑容再現。「我告訴自己,要重新拾起年輕時拼命努力工作的幹勁,好好面對今後的挑戰。」山岸女士對著關心她的小野雅子說。
小野雅子用溫暖的擁抱給她倚靠,肯定她願意走出來。「即便現在,只敢白天回家做點整理的工作,晚上還是回到避難所睡覺。」山岸女士驚魂猶未定,不過她會努力修好屋子,好好在珠洲市終老。
◎善解擔憂 暖語開導
來到鄉親關懷區,本來愁容滿面的鄉親中根好子女士,在志工奉上茶水跟點心後,娓娓道出心事。幾年前她的女婿跟先生相繼往生,本來不住在一起的女兒,也因為地震房子損毀,回來跟她同居。然而,就算是親子,有時也會有摩擦,彼此大小聲而不開心。
同樣身為人母的志工以親身經驗分享,鼓勵她既然有緣跟慈濟認識,可以從竹筒開始,每天存善念跟福田,滿了再拿去幫助需要的人,不用侷限於小愛,可能無形中母女關係會慢慢變好。中根女士邊聽邊流淚,感恩慈濟大老遠從臺灣帶來見舞金,她回去會好好想想志工的建議。抒發後,她跟志工依依不捨地擁抱道別,「有機會再見!」
等待的隊伍中,來了一對父子。今年一百歲道下房吉先生,之前經營瓦斯店,除了聽力不太好之外,精神依舊抖擻、腰背還是很挺直。父子目前分別住在珠洲市第四團的組合屋,與白山市政府提供的臨時民宅。
道下吉男先生說,地震之前,父親都還會自己開車,未料元旦的地震,造成屋子半毀,車子也壓壞了,很多能做的事,現在都做不了。「如果父親能有一部新車,肯定還是會自己開車。」道下吉男說。
「至少人平安。」他很感恩九十三歲的母親和父親,沒有因爲這次的地震而受傷,但對於將來該怎麼辦,他說也只能邊走邊看,眼下沒有辦法想太多,「組合屋只能免費住兩年,不過我相信,兩年後,父親還是會很健康。」送上祝福,願老人家無病無痛呷百二。
◎一生永不忘的日子
「兩年後組合屋年限期滿,該怎麼辦我們也是非常煩惱。」三位年齡加起來超過二百四十歲的老婆婆北濱孝子、猿谷由希子和元谷久子女,一起住在組合屋,一人一間,雖然目前生活很快樂,但心中還是有隱憂。「非常感恩,見舞金實在幫助很大。」難得能有一筆現金可以運用,老人家開心地道謝離去。
偕伴而來的還有八十六歲的田中良枝女士和八十七歲的居磊節子女士。兩人都來自農家,是對面鄰居。冬天下雪,沒法做農事,就相約一起手作包包。地震之前田中良枝家裡有三、四十個包包,材料許多是從和服舊腰帶裁剪而來,「雖然舊了,還是很漂亮。」田中良枝很珍惜這些包包。遺憾的是地震把房屋全壓垮了,身上背的是唯一從瓦礫堆中搶救出來的,因此她非常珍惜。
騎著腳踏車很有元氣前來的生瀨谷富子女士,其實已經八十八歲了。她有個兒子住在金澤,地震後她選擇獨自住在組合屋,但每天自己煮,吃著一成不變的食物感到十分寂寞。幸好最近申請到長照,每天有長照員帶她去活動中心互動。
拿到見舞金後,生瀨谷女士眼眶泛淚,一直跟志工們感謝,還說要跟證嚴上人跟所有的慈濟人說感謝,請志工務必轉達,「今天是我這一生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她一直不斷地重複這句話。志工祝福她面對困境,相信一定有更好的轉變,她說:「對,能登方言說,『不會痛的,不算苦,要感恩。』說完,可愛又堅強的老人家,又很元氣的騎著腳踏車離去。
◎服務鄉親 回報慈濟
7月14日在珠洲市「飯田 waku waku廣場」的發放圓滿,共計發放一千零二十八戶,嘉惠二千一百一十五人次。
而接連二天在不同區域擔任志工的吉田忍,有著很不一樣的感受。昨天她在戶外引導鄉親排隊,看到鄉親們的神情多半凝重。今天她在出口處爲鄉親奉茶,看到鄉親們的神情截然不同於昨天,大家領了見舞金出來,都好喜悅,有許多人甚至感動落淚。
「非常感恩慈濟帶給鄉親們的幫助和關懷,而大家都是這麼的溫柔。」與慈濟結緣,是因在穴水町工所上班的朋友,在慈濟於穴水綜合醫院開設的「慈濟咖啡屋」,結識了慈濟志工施美君,了解慈濟投入的關懷。朋友邀她來擔任志工。吉田忍的娘家和婆家因地震家屋半壞,都領到慈濟的見舞金,出於感恩之情,她一口就答應了。
她說自己很幸運,住家是在穴水町的公寓住所,所以鋼筋水泥建築沒有受損。能夠藉此機會服務鄉親,回報慈濟,她感到非常喜悅,志工同樣喜悅有這麼多好鄉親願意走入人群去付出。
◎能登町二次發放 鄉親感恩回饋
慈濟於六月在能登町發放時,有部分鄉親未及時領到見舞金,因此志工今天(7/14)特地撥出人力,前去能登町役場補發放。志工到達時,已有許多鄉親在門口排隊,六名志工加當地志工一位,以及町役場職員,互相協力下迅速完成場布後,提前開始作業。
「復興再生」的大布幕,高掛在大廳上方;役場裡貼滿來自當地學生及鄉親的祝福語,希望能登早日恢復元氣,重建家園。發放空間不算大,等待的鄉親不少,但大家都很有耐心的等候。過程中,看到志工遞上見舞金,有鄉親疑惑的問說:「這是真的嗎?」不太敢伸出手拿。「這是來自全球的愛心,請您把它好好收好。」志工請長者們放心。
綱屋榮次郎先生是來領見舞金中少數的年輕面孔,他在完成學業後回到石川縣,目前為市役所的職員。他的房子半毀,正等待後續的處理。他向志工提到臺灣的地震,感恩慈濟這筆見舞金,會好好使用它。
接過見舞金,小原哲夫先生主動詢問志工,說他想要捐款。「我知道臺灣先前也發生了大地震,你們特地來能登幫助我們,我希望盡一點力做回饋。」說完,他抽出三萬元日幣交給志工,「這是我的一點點心意,請務必收下。」
來支援的志工陳奇緯對地震半年過去,鄉親們的生活還是非常的辛苦,許多人一拿到見舞金後馬上感動落淚的印象很深刻。「當他們說為什麼慈濟千里迢迢來到這邊幫助他們,當下我眼眶也紅了,期許鄉親都能保重,好好的生活。」參與這次的發放,讓陳奇緯更加堅定助人的心。
在志工將窗口分流下,發放順利於四點前圓滿。能登町役場補發放見舞金,計有一百六十一戶,受惠三百一十一人次。
地震牽起臺灣和能登的因緣,期盼緣起不滅,有更多人行善造福,使能登早日恢復往日的好山好水好人情。


圖左 :感受許多鄉親家毀人亡的傷痛,從發放以來,志工倍加用心,希望能膚慰他們美好家園「回不去了」的失落。[攝影者:黃韻璇]
圖右 :慈濟基金會於7月14日下午前往能登町役場補發放見舞金,計有一百六十一戶,三百一十一人次感恩。鄉親不可置信能領到來自臺灣的遙遠祝福,非常感恩。[攝影者:朱家立]


圖左 :小原哲夫先生知道臺灣先前也發生了大地震,領到見舞金後,拿出三萬元日幣回饋臺灣。[攝影者:朱家立]
圖右 :志工陳奇緯對鄉親們一拿到見舞金後,馬上感動落淚的印象很深刻,他期許鄉親都能保重,好好的生活。[攝影者:朱家立]


圖左 :山岸久美子女士(右)與很有元氣的生瀨谷富子合影。山岸女士告訴自己,要重新拾起年輕時拼命努力工作的幹勁,好好面對今後的挑戰。[攝影者:黃韻璇]
圖右 :志工鼓勵中根好子女士,既然有緣跟慈濟認識,可以從竹筒開始,每天存善念跟福田,滿了再拿去幫助需要的人,不用侷限於小愛,可能無形中母女關係會慢慢變好。[攝影者:黃韻璇]


圖左 :7月14日在珠洲市「飯田 waku waku廣場」的發放圓滿,共計發放一千零二十八戶,嘉惠二千一百一十五人次。[攝影者:楊雅穎]
圖右 :八十六歲的田中良枝女士(中)和八十七歲的居磊節子女士很會手作包包,材料許多是從和服舊腰帶裁剪而來。她身上背的是唯一從瓦礫堆中搶救出來的,因此她非常珍惜。[攝影者:楊雅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