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深惠美貼近能登鄉親的苦 見證有愛不孤單

深惠美貼近能登鄉親的苦 見證有愛不孤單

E-mail 列印
「想到災區,爸爸,我很甘苦(不捨)。年紀如果大了,變這樣要怎麼辦?」「爸爸,災民真的很苦……」年長一輩的日本太太習慣稱先生「お父さん(爸爸)」,七十歲的慈濟志工深惠美三十六年前嫁到日本。

她來自臺灣 高雄,說起話來時而中文,時而臺語:「我跟我家的爸爸說:『我很幸福,我足甘溫你』。爸爸聽到我一直分享能登鄉親的事,就跟我說,『有影(真的),你慈濟做甲足好仔(做得很好)!』」深惠美說:「我真的很慶幸也很感恩,我還可以無後顧之憂,自由自在出來做慈濟,我的老公身體也還很健康。」

◎岩田先生 屋漏偏逢連夜雨

7月15日,能登地震見舞金發放第四梯次結束,來自日本東京、大阪、東北等地的志工們,紛紛從金澤站搭乘夜間車次離開災區,回家也回歸到每天的日常。晚上十點多慈濟志工深惠美抵達京都車站,先生已經等候在外。看到鄉親們因為無常的天災,那種無奈感傷悲痛。三天下來,志工們莫不感觸良多。

發放的時候,鄉親關懷組的志工們為每位領見舞金的鄉親,奉上一杯熱熱的臺灣茶,也邀約大家一起坐下來談談天。

15日,氣溫二十三度,時陰時小雨微悶。能登半島居民大半以農為生,長者居多。志賀町文化館會場,七十九歲瘦瘦的岩田正春,房子半壞但已無法居住。領完了見舞金,滿面愁容地端著茶坐了下來。他家裡務農,不只是家裡毀損,農作用堆放雜物小屋也半壞,其中之一還勉強可住,地震之後他就住在這工具小屋。

有一天,岩田正春要進廁所時,不慎滑倒,右腳受了傷後骨折入院。經過兩次的手術,治療了半年,但出院後也無法如常工作,農務除草等的重擔要由太太分擔,沒想到太太剪樹枝時摔倒下來,腰部骨折,至今還在住院。每天去探望太太,拿換洗衣物,兩邊奔跑,家裡也還有位高中生的孫子要照顧,談起這些,他眉頭深鎖。

因為住的地方很小,沒有瓦斯廚具設備,目前每日都是用桌上瓶裝瓦斯罐,簡單做一點飯菜。孫子是年輕人,每天在外買現成食品當正餐。這樣不方便的日子,成了許多鄉親日前的日常。

「我是跟他一樣的銀髮族的阿公阿嬤,我先生也跟他同年紀了!」「聽了他的傾訴,看到他眼眶紅紅的,掉下眼淚來,我就輕輕擁抱他,安慰他。但是我不敢在他面前掉眼淚。」深惠美真誠地向他說,「這是天災無常,我們的證嚴上人一直在祝福你們,希望你的心能放開。我們是慈濟,不是詐欺,這是我的電話,希望以後可以常常聯絡,我們還會再來。」看到志工這麼真誠,他感動得留淚。

深惠美悠悠說著:「今天我真的是感觸很多。很多鄉親到現在都還是很淒涼,他本來住的房子半倒,但很嚴重,沒辦法住,要修理也相當鉅額。」

◎上野女士 鼓起勇氣做志工

15日下午本地鄉親上野和子,現年七十六歲,站在發放會場門口親切提醒:「有臺灣御守吊飾,還有點心喔!請往這邊!」看到如果有鄉親錯過了,會從後面追上去提醒,希望沒有人漏掉,這來自臺灣的禮物與祝福。

上野女士,地震後房子半倒,目前暫時住在隔壁的兒子家。二天前(7/13)在「富來社區活性化中心」領取見舞金後,看到她喝茶時手會抖,說話會略喘,「你的年紀可以當我姊姊耶!你那仔這麼瘦?」深惠美關心地問著生活狀況,得知是因為有遺傳性的「巴金森氏症」。

深惠美和她談天時,說:「這筆見舞金,其實是來自各個國家的募愛、募心喔!比方說,義賣活動、街頭募款……」「我們的創辦人(證嚴上人)的教誨,是要我們付出無所求,要用愛、用善念來為我們鄉親打氣,而且我們志工都是自費來的喔!」上野女士不可置信地說:「是真的嗎?太了不起了!」「我們可能是有緣分,才能談這麼久」「對!」這分因地震牽起的情誼,彼此一見如故。

言談間得知原來上野女士的先生,原是漁夫,多年前已往生,在世時,是在近日來當志工的高田良雄先生所開設的公司,服務三十多年的員工,她與高田先生也在會場上意外相逢,一起開心合照。離去前上野女士接受邀約,答應15日下午來做志工看看。因為平日出門需要搭巴士或有人接送,回家後她跟兒子商量後,兒子鼓勵她:「對!我們應該要回饋。」這天剛好是放假日,兒子親自開車載她過來。

15日早上志工抵達發放會場,正進行準備工作時,深惠美的手機響起,「接到她能來當志工的電話,當下的我真的感動得快掉下眼淚來。」上野女士說話的聲音很微細:「來這裡,是我的一點點回報。」

兒子也說:「受了這麼大的恩惠,應該要回饋。」帶著病痛與地震後的傷痛,上野女士反覆說了多次:「我鼓起了勇氣來了,還好我有來!」她說原本對臺灣一無所知,但是經過這次後,透過志工感受到無比地親切和溫暖;而看到她的來訪,也給志工深深的鼓勵與歡喜!

四點左右兒子再來接回上野女士,志工讚歎兒子「您好孝順喔!也讓您媽媽當了一天的快樂志工。」兒子立即回應:「這是應該的,感恩您們!」

◎將心比心 人間有愛不孤單

「看到鄉親們因為無常的天災,那種無奈感傷悲痛。」深惠美三天下來,感觸良多。她將心比心,想到他們「生活上無法如常,經濟面臨危機,不只是生活上的惶恐,最大的是內心的創傷,不知何處去傾訴。」雖然是短暫的接觸,彼此以誠相待!「希望鄉親感受到,我們都是在為這塊土地,為鄉親祝福!」

回家之後,她一位一位打電話給鄉親,希望鄉親認識她的電話號碼「不是詐欺」,「我偶而會打電給你們喔!要記得我的號碼喔!」深惠美還把上人的相片放在手機裡,「我隨時帶著上人走,希望大家都認識這位慈悲的師父。」

鄉親關懷組志工們,因為付出而滿足,因為見苦而知福。能登賑災行,貼近鄉親,傾聽心音,感受無常,而更懂得珍惜如常。感受生命中的悲與苦,也見證人間有愛不孤單!

圖左 :發放的時候,鄉親關懷組的志工們,為每位領見舞金的鄉親,奉上一杯熱熱的臺灣茶,也邀約大家一起坐下來談談天。[攝影者:陳靜慧]
圖右 :深惠美(左)拿出證嚴上人的相片,向鄉親介紹她最敬愛的師父,說明所有的愛,都源於上人的悲心與教導。[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深惠美(左)以簡介向鄉親細說「慈濟基金會,推廣日存五毛錢可以做善事!」竹筒歲月聚愛助貧的故事。[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深惠美(左)真誠的告訴岩田正春(右):「這是我的電話,希望以後可以常常聯絡,我們還會再來。」綿綿的關懷不因發放結束而結束。[攝影者:陳靜慧]

圖左 :當深惠美(右)從手機得知,上野女士(中)要來當志工,當下的她,真的感動到眼淚快掉下來。[攝影者:葉文楷]
圖右 :上野女士(左)13日在「富來社區活性化中心」領取見舞金,與深惠美一見如故,愛牽引善下,她15日來當志工。[攝影者:陳靜慧]

圖左 :上野女士(左)說:「我們可能是有緣分,才能談這麼久」「對!」深惠美(右)深感認同,這分因地震牽起的情誼,彼此一見如故。[攝影者:葉文楷]
圖右 :15日下午,本地鄉親上野和子(前中)站在會場門口親切提醒民眾:「有臺灣御守吊飾,還有點心喔!請往這邊!」深怕鄉親錯過了這來自臺灣的祝福。[攝影者:葉文楷]
圖左 :7月15日能登地震見舞金發放第四梯次結束,來自日本東京、大阪、東北等地的志工們,紛紛從金澤站搭乘夜間車次離開災區,道別前全員合照,留下善愛足跡。[攝影者:潘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