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穴水町二次發放 鄉親志工心手相連

穴水町二次發放 鄉親志工心手相連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日本分會與臺灣志工攜手合作,以無私的愛心紓解能登半島地震後鄉親的痛苦,到2024年7月15日止,已經圓滿了四梯次的見舞金發放,然而,關懷的腳步從未停歇。

7月16日,日本慈濟志工再次前往「 穴水町冥王星交流會館」展開第二次發放,針對第一梯次在穴水町未能前來領取見舞金的鄉親。致力於確保每位受災鄉親都能感受,慈濟滿溢的關懷與祝福,總共嘉勉了八十個家庭。

◎阿嬤感恩 見舞金來的是時候

穴水町的發放方式和前幾梯次完全不同,先由町役所的人審查鄉親的資料,再由志工直接將鄉親請到關懷區,進行發放資料填寫,而後再由志工直接將見舞金送到鄉親手上。

大約四五坪的會館空間,只是長桌和幾張坐墊,布置的簡單溫馨。志工、鄉親彼此以輕鬆自在的方式,坐於榻榻米上互相交流。志工們傾聽鄉親們的生命故事,鄉親了解更多的慈濟世界,雙方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結,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與被支持的地方。

米田秋枝阿嬤由住在金澤的女兒陪同前來領取見舞金,志工問:「おばあちゃん(阿嬤)您第一次沒來,是因為跟女兒住在金澤避難嗎?」

「不是,我的家是半壞,我住在沒受損的地方,到現在才來領見舞金,是因為之前沒有收到通知。」阿嬤說。

女兒解釋:「朋友告訴我,媽媽的房子半損壞,可以領慈濟見舞金這件事。」女兒上網查詢穴水町網站,確定慈濟發放見舞金這件事,而後問媽媽:「有沒收到夾報傳單?」媽媽說沒有,女兒才請她注意夾報。這次就是在夾報裡看到傳單,通知第二次發放的訊息,因此陪媽媽來。

志工又問阿嬤:「住在半壞的房子裡面有點危險,若是餘震再來您不害怕嗎?」

女兒憂心地說:「其實會害怕,我每次回家看到有些傾斜的梁柱、壁面,感覺正在慢慢地崩落,如果餘震再大些,真是不敢想像,但媽媽不願離開,也無可奈何。」老人家似乎不擔心。

從志工手中接過見舞金,阿嬤非常感動:「這筆錢來得太是時候了,非常感恩你們!」米田秋枝阿嬤說著說著流下淚水。志工送上平安吊飾,並安慰阿嬤,「希望下次再來時,能一起來喝茶。」

◎陪伴鄉親 志工反思當借鏡

一對年過八十歲的老夫婦來領見舞金,卻沒有帶「受災證明書」,町役所職員告訴老人家,要到町役所申請,拿到受災證明書再來。

在旁邊日本分會行政主任陳思道聽到此事,急著請志工中村省吾陪同老人家前往町役所辦理。日籍志工中村省吾,亦步亦趨地牽著八十一歲的阿嬤,走向停車場,上車後直接驅向該町税務課。中村省吾說明來意後,等待受災證明書申請過程中,阿公的情緒一直緊繃著,填寫表格時因重聽,時與阿嬤口角,兩人氣氛僵硬,中村省吾給予適時的勸解後,兩位老人家緊張情緒才緩和下來。

經過查詢、町役所職員說,老人家的房子損壞情況,還不吻合領取慈濟的見舞金條件,才沒有收到受災證明。

中村省吾再請教:「那可以幫忙查詢,他們還有其他補助的款項嗎?」如果還沒申請、可否今日一併處理?該町職員馬上應允,等受災證明申請好,即發出證明給老人家。中村省吾再牽起阿公的手至一樓申請,查閱資料後,可申請石川縣與穴水町受災居民十五萬日圓的義援金,但兩個半月後,才會匯入阿公的帳戶。

辦妥一切手續,兩夫婦安心的嘆了一口氣,阿公哽咽地說:「我真的很緊張,又重聽、手腳不靈活、記憶力差,今日感恩你陪我們來辦理申請手續,不然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阿公邊擦眼淚邊道感恩。

看著阿公情緒激動掉淚,中村省吾見此急忙安慰著:「您已經很棒了,您看,一切都順利完成,雖然無法領取慈濟的見舞金,但是可領到其他補助,真為您們高興,申請中您表現得很好,不用擔心。」聽志工一席話後,阿公破涕為笑。

回程的路上、中村省吾說:「兩位老人家就是我的借鏡,我要趁現在身體還健康多付出。」陪伴中,中省吾村總是適時地溫言暖語以對,還不斷鼓勵兩位老人家,給予他們有依靠,信心倍增。

◎阿嬤豪爽 喜樂奉茶當志工

個性豪爽的廣田悅子阿嬤,身體非常健朗, 興匆匆地來到發放現場,志工見狀,趕緊送上一杯茶,讓阿嬤緩緩身心。老人家竟然婉拒志工,還俐落地接過志工手上的托盤,說她也要一起服務鄉親。

年過八十的阿嬤,與志工張好同齡,兩人相見歡後如同姊妹。志工大灣麗子得知日本分會簡介封面是廣田阿嬤後,便拿著簡介指著阿嬤說:「阿嬤您現在元氣滿滿、氣色很好耶!之前的您有些憔悴……」阿嬤笑著說:「是啊!當時心情跌到谷底,有著無法言喻的苦,看見大家(志工)心情就好得不得了。」

阿嬤邀請志工:「發放結束後,你們就到我家坐坐好嗎?」老人家對志工突來的邀約,聽進心裡既感動又無奈,因為結束後,大家得趕著搭電車到金澤,7月17日還有一場在「金澤工業大學」助學金發放。

聽到志工如實說,阿嬤瞬間有了失落感,「那下次再見了!」張好隨後接腔:「那送妳回家……」說著隨即牽起阿嬤的手邊走邊聊,步法很快踏近阿嬤家門口,兩人互道珍重後。阿嬤不捨地說:「18日跟妹妹去咖啡屋看妳⋯⋯」深沉的友情埋入廣田阿嬤的心底,期待再相見。

◎鄉親當志工 喜見老同事

「我們的老朋友吉田忍女士,今天依舊投入在志工的行列。」大愛臺同仁楊景卉表示,吉田忍女士總是不停地引導鄉親、關懷他們,還要親手將見舞金送到受災鄉親的手上,能協助這樣的工作,她非常感動。

而且服務鄉親中,吉田忍遇見十六年沒見的老同事,感性的她一見到老同事瞬間掉下眼淚。還說:「地震過後都沒有連絡上,現在能見到面真的是太好了。」讓楊景卉更驚喜的是,吉田忍在發放現場招募了一位志工,還邀請對方來做慈濟,很值得讚歎。

發放活動即將結束,此時吉田忍告訴志工:「我只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志工,竟然可以讓我將珍貴的見舞金交給鄉親,你們對我的信任,真的讓我很感動,真不愧是慈濟。」說著說著吉田忍紅了眼眶,看著她誠摰的雙眼,就像看見慈濟在穴水町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深田利夫先生與太太,原來住家被評為中規模半壞的房子,後來兩人移居到金澤市避難。目前申請了公費解體已經通過,近日原屋將被拆除,現在正在找房子,希望還能找到在穴水町居住。

深田先生,特別帶著全家福的相片來領見舞金,他告訴志工:「這裡面有我的兒媳婦,她是臺灣臺南人……」志工裡面剛好有一位是臺南人,大家見面非常愉快。說到臺灣深田先生非常興奮,「臺灣的人非常的溫柔,這次能夠領到見舞金,真的非常的高興。」因為慈濟,讓深田先生看見希望,回去將轉知兒媳婦,請他們到日本分會坐坐。

◎結束不是終止 是另一個啟程

結束見舞金發放,楊景卉等人隨著志工小野雅子去探望,早先約好要「再見」的鄉親若林美惠子女士。

看不出已經九十歲的美惠子阿嬤,步伐穩健、行動自如、元氣充沛,還帶著大家回到她居住的組合屋。

一進門,美惠子阿嬤不斷地跟大家說,「真的很幸運,能住這間組合屋,可以看到河,風景好又不會那麼的熱,真的很幸運。」獨居的美惠子阿嬤知足、正向又風趣,聊天中,完全忘了自己已經九十歲了。

楊景卉問:「怎麼不去跟女兒住呢?」阿嬤說:「因為女兒的婆婆失智,如果我再去跟她住,會帶給她負擔,所以,我才會自己住,這樣也很好。」

阿嬤又說:「她跟女兒都很喜歡臺灣,只要是臺灣的東西都很愛,今天家裡來了四位臺灣人,我一定要跟女兒說,她一定會很羨慕。」阿嬤不只對女兒親切、體貼,對才見面兩次的外國人也一樣親切。

為了讓阿嬤跟女兒炫耀,大家陪著阿嬤拍了好多張照片。阿嬤欣喜地說:「我真的好幸福,現在就是我這一生最幸福的時刻,我太有福氣了。」看著阿嬤開心的笑臉,又有點心酸。特別是老人家對臺灣來的客人依依不捨,當跟她說再見的時候,彼此都有相見恨晚之情。希望,今天的幸福,可以持續陪伴孤寂的老人家。

儘管慈濟見舞金發放已告一段落,但志工的心意和行動卻未停歇。始終懷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繼續守護並關懷受災鄉親,無論是在地震恢復的道路上,還是在心靈的重建,將以無限的愛和鼓勵,給予鄉親希望,迎向光明的未來。

圖左 :日本志工中村省吾(左)服務老人家後說,「他們是我的借鏡,我要趁現在身體還健康多付出。」[攝影者:吳惠珍]
圖右 :居住組合屋,九十歲的若林美惠子女士(前右),跟女兒都很喜歡臺灣,大愛臺同仁楊景卉(後排右)等與志工小野雅子(後排中)陪同她拍照,目的要跟女兒炫耀,有臺灣人來家裡。[攝影者:鄧志銘]

圖左 :八十一歲的廣田悅子阿嬤(右),個性豪爽,來到現場,主動端起盤子當志工,奉茶給鄉親使用。[攝影者:吳惠珍]
圖右 :該町所職員,發現沒有見舞金指標,擔心鄉親不知方向,馬上找來白板,畫上箭頭,再提上「慈濟見舞金配置場所」斗大字幕。[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深田利夫先生(右)來領見舞金,還特地帶來照片,驕傲地告訴日本分會同仁陳思道(左)說:「我兒媳婦是臺灣臺南人。」[攝影者:吳惠珍]
圖右 :米田秋枝阿嬤(右)女兒(中)陪同來領慈濟見舞金,接收到後說:「這筆錢來得太是時候了。」[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志工們,步行三十分鐘,抵達因穴水町冥王星交流會館,是見舞金第二次發放的場地。[攝影者:孫素秋]
圖右 :大約四五坪的空間,幾張長桌加上幾張坐墊,志工、鄉親彼此以輕鬆自在的方式,坐於榻榻米上互相交流。[攝影者:孫素秋]
圖左 :日籍志工吉田忍女士(右),服務鄉親中,遇見十六年沒見的老同事,感性的她一見到老同事瞬間掉下眼水。[攝影者:楊景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