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圓滿精進課程,需要各個組隊功能的通力合作。包括音控、交通、機動、生活茶水、引導、人事、課務、人醫、香積、人文真善美以及總務等,各功能組總動員配合。從前置規劃作業,到當天勤務進行,都需要精心安排,才能體現慈濟的合和互協精神圓滿完成。
◎科技連線 真有法度
第三聯區志工在大里靜思堂共修,拜科技之賜連線臺中分會,首先由環保志工黃淑玲分享:「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慈濟臺中環保站已經認證為環保場域。她說:「在環保站一般塑膠袋分類,分為PP、PE、PVC等,其中PVC不能回收,裝餅乾的塑膠袋也不能回收。有明確回收規範。」正本清源回收的概念。
「每年全國塑膠袋使用率152億個,每人每年使用662個。PP和PE製程及燃燒點不同,回收成本也各異。精細來算,回收1公斤塑膠袋5塊錢,但工資成本卻要120元。儘管如此,慈濟志工秉持上人愛地球理念,用歡喜心去做。減少使用塑膠袋,清淨在源頭,從你我做起。」黃淑玲簡要讓數據說話。
志工黃淑玲在帶動環保站參訪,不論公私團體、機關學校或社會人士,皆以雙向交流和生動活潑教學。傳授環保十指口訣和回收「5R」:不用、少用、重複使用、修理再利用、清淨回收有大用。以及「5零」高手:「零」廚餘、「零」浪費、「零」廢棄、「零」汙染、淨「零」排放。藉由口訣和手勢,加深參訪者印象,大家「共知、共識、共行」,一起實踐環保愛地球。
身心寬暢後,再次連線臺中靜思堂,由華雨精舍的長叡法師導讀,〈靜思妙蓮華方便品第二〉。他分享佛陀是宇宙大覺者,以其精神理念教化眾生,淨化娑婆世界。佛陀「隨類現身」,隨著眾生心念的不同,顯現出不同的身相,進而有不同的應現。
「上人教導大家,不受限佛法表達形式,只要大眾看了、聽了能明白且樂於接受,便是最好的弘法方式。凡夫將心凝聚集中智慧,了解佛陀教法。體悟佛陀所說的『一大乘法』。若堅持『我對 你錯』,心結難解而煩惱生,如同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長叡法師言簡意賅引用上人智慧。
◎蔬食護大地 竹筒聚善緣
接著,第三聯區社區分享,霧峰志工黃瓊誼擅長廚藝,在大里志玄教育中心教課,今天分享「健康蔬食簡單無負擔」。她強調,「蔬食不僅有益健康,還能保護環境。當前天氣炎熱是地球發燒,飲食對身體和大地影響重大。食用不好的食物,不僅對健康有害,還會造成地球污染,進而加劇地球暖化。」
黃瓊誼展示多道簡單又美味的夏日爽口蔬食料理,包括:
麵線拌藥膳薑泥:煎得脆脆的麵線,配上彩椒和青菜,風味十足。
水果沙拉:蘋果或當季水果、百香果、核桃、葡萄、腰果和優格搭配,美味且營養豐富,適合作為早餐。
韓式冬粉:木耳、杏鮑菇切絲,菠菜、冬粉川燙後撒上芝麻,再加香油提味。
她提到靜思書軒的蔬食料理粉、XO醬、薑黃粉、藥膳薑泥等醬料,能增添食物的美味。希望簡單的食材和巧妙的料理,激發大家對蔬食的興趣,鼓勵家人、朋友一起享用蔬食。
另外,愛心商店大里一區推動有二百多家,霧峰區一直墊後。今年四月底,霧峰志工蔡崇淳決心推動,她先申請了二十支存錢筒,由霧峰四個協力分配,各自推動五支,結果出乎意料的順利。很快再次申請二十支,短短一個月,霧峰區突破了一百支,五月成績顯著提升。愛心商店,從0到100業績好壞其次,能夠合和互協才是最重要的。
蔡崇淳分享,「希望更多人認識慈濟,許多人還不知道慈濟。藉由商店放置存錢筒,不管錢多錢少,讓更多人知道,慈濟不只是在募款。掃描慈濟的QR Code還有急難救助的功能,發生急難時掃描QR Code,能夠取得慈濟資源及時得到救助,也是美事一樁。」
◎訪視助人利他 案主回饋社會
緊接下來由太平二區訪視團隊蔡玉爽志工,分享訪視關懷個案的心得。團隊成員包括顏金珠、楊文輝、許世璿、謝湘妍等。團隊利用家系圖,說明案主的狀況,自2012年2月開案以來,十二年間持續陪伴與關懷案家。團隊在不同時期根據案家的需求,適時地提供幫助。
先協助案女申請通過重度殘障;又因案主腰背疼痛,結合人醫團隊到案家關懷,提供急難救助,並捐贈電風扇、毯子、棉被、衣服,安裝熱水器。再給予案家喪葬補助,協助找尋合適住房。志工湯秋永幫忙送餐,讓案母女溫飽。
案主感受慈濟人的愛心,滿心歡喜,每月捐善款回饋社會。當案主身體狀況不佳時,志工楊文輝陪同前往醫院,並聯合衛生局督導和醫院社工到病房評估。通過後,社會局將案件轉至太平家庭服務中心,尋找合適機構安置。
今年四月案主往生,僅剩案女一人。志工與社會局社工多次溝通後,協助案女到勞工局身障職業中心上課,幫助她自立生活,將持續陪伴關懷案女。團隊無微不至的照顧,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溫暖案家,讓母女生活上無憂無慮,並給予身心靈上鼓勵與支持力量。
◎身苦不苦 知福惜福再造福
太平一志工謝菊美分享,「受證委員二十多年來,跟隨資深志工學習訪視關懷個案。一路走來從未退縮,慈善工作仍是喜愛的志業。深入每一個案,就像閱讀一部大藏經,協助案家自立。」
其實,面對自身病苦與案家的苦難,有時也會感到力不從心,訪視中用上人的法學習助人,謝菊美克服了憂鬱症。把每次的挑戰都化成助人心念,關愛別人利他又療癒自身,見苦知福惜福造福,就會轉苦為甘。
謝菊美和湯秋永、陳妙鈴、邱玉英、盧崇芳等訪視團隊分享心得以及個案的狀況。由社會局轉入社區關懷的案主,年約七十五歲,罹患多重病症,眼盲雙腳變形無法行走又臥床多年。案主積蓄用盡家人不理會,轉請慈濟協助。
志工期待案女認親提供支援;然而,案女因自小母親遺棄,不願認親。案主往生,再次聯繫案女,經過柔軟溝通,案女釋懷卸下對母親的懷恨,認親並協助處理後事,還帶著兩個女兒送阿嬤最後一程,案女感動慈濟志工協助,回饋善款並捐出母親療養院押金,表達感謝。
另一是國中時因車禍致腦傷,領有重度殘障手冊的個案,生活習性不佳,愛抽菸和飲品。案主與母親同住,志工協助案主到環保站做環保,並參加社會局的分類及上課。案主無常往生,志工迅速到場關懷、協助案母報警,通報檢察官相驗,安排助念協助處理後事。目前案母獨居,由長照居服員照顧,案母感恩之餘捐出善款回饋社會。
謝菊美總結,「每成就一個個案,都是歡喜向前走的力量,會永遠在訪視路上精進。陪伴案家給予溫暖、協助解決困難,感恩有佛法的支持才能順利達成。」
短短的半日精進課程,大家在連線分享中觀摩學習,也在各區的案例中精進,期待充滿正能量,遵循佛法教義,落實上人的法,與團隊共知共識共行,人人共善越做越歡喜,充滿力量前進,深入社區修福修慧。
圖左 :環保志工黃淑玲:「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她分享做環保的口訣及好處,台語「頭腦精功、面會春風、走路有風」。[攝影者:林聰穎]
圖右 :黃瓊誼分享「健康蔬食簡單無負擔」,透過這單的食材和巧妙的料理方法,能夠激發大家對蔬食的興趣,並鼓勵大家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蔬食,分享蔬食的益處。[攝影者:林聰穎]
圖左 :蔡崇淳分享愛心商店,從0到100業績好壞其次,能夠合和互協才是最重要的。[攝影者:林聰穎]
圖右 :長叡法師 說「上人教導大家不應受限於佛法的表達形式,只要大眾看了、聽了能明瞭且樂於接受,就是最好的弘法方式」。[攝影者:林聰穎]
圖左 :圓滿精進課程,感恩香積等各個組隊功能的通力合作,為大家張羅午餐。[攝影者:林聰穎]
圖右 :感恩交通機動配合,從前置規劃作業,到當天勤務順利進行,體現慈濟的合和互協精神。[攝影者:林聰穎]
圖左 :茶水點心志工,一大早配合身心寬暢時間,為大家準備早餐點心。[攝影者:林聰穎]
圖右 :太平二區訪視團隊的蔡玉爽志工分享,案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慈濟志工排解萬難,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溫暖了案家的生活,讓案家在生活上無憂無慮,並給予身心靈上的鼓勵與支持力量。[攝影者:林聰穎]
圖左 :謝菊美加入訪視關懷,療愈了自己的憂鬱症,她認為,陪伴案家、給予溫暖、協助解決困難,這些都是向上的正能量,也需要法的支持才能達成。並表示她會永遠在這條訪視路上精進。[攝影者:林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