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苦難中體會知福 轉化負面想法

苦難中體會知福 轉化負面想法

E-mail 列印
五月份的見習課程,邀請慈濟志工高肇良來分享「阿良的反白人生」精彩生命故事,深深烙印在每一個學員的心中。阿良的勇敢,決心與毅力震懾人心,他的故事也提醒眾人,人無論貧賤富有,唯有走在正確的路上,才能翻轉黑 暗,圓滿燦爛的人生。

六月份的課程「關渡之行」大愛臺的參訪,想必所有學員都獲益良多。緊接著七月份的課程更精采,(2024/7/20)本次主題:環保(心靈環保)。上人開示:慈濟環保已三十四年了,每一個角落都有很精進的環保菩薩,終其一生為守護地球,歡喜付出無所求,他們做到了心靈環保,社會環保,地球環保,做一個利根的菩薩,而不是做一個鈍根的人,他們真是人間的寶啊!

大林慈院營養師黃靖琇分享:「植物飲食,吃出健康」,她用淺顯易懂,生動多元的言詞,傳達為什麼要蔬食?蔬食對於人體的影響,及蔬食與環保的關聯。大環境的激烈變化,天災人禍偏多,上人也開示:「靈方妙藥,唯有茹素。」所以每天早晚一杯奶,飯和蔬菜一樣多,蔬菜比水果多一些,水果一個拳頭大,豆魚蛋類一手盤,花生堅果一茶匙,為了身體的健康,也為了整個地球的永續,一起蔬食吧!

志工林嘉森分享「香積飯的緣起與食用方法」,他說靜思人文,是靜思道糧,淨斯人間,是淨斯資糧。現場還準備了素鬆飯糰,和淨斯茶飲和學員們分享,簡單的飲食可以這麼健康與美味,最重要可以落實環保。

◎洗去鉛華 成傳法者

最精彩的課程來了,此次邀請到大明星席曼寧來分享她的人生故事。曾經是光鮮亮麗,鼎鼎大名的大明星,然而總覺得在名利兼具的背後,有一種欠缺,一種空虛。

始終在尋找生命真諦,幾經追尋、碰撞、探究,因緣際會,終於在慈濟世界擦出火花,找到了依歸,並激發出內心的熱情和使命感,立志要成為上人的好弟子。洗去鉛華回歸純粹的內心世界,穿上柔和忍辱衣修煉自己的心性,修行八正道,像藍天白雲無所不在,處處分享上人的法,慈濟的理念及人生的經驗,從一個求法者變成一個傳法者,帶給更多人光明和希望。

席曼寧分享:「安身、安心、安生,富貴雙全則安身,心中無缺是為富,被人所需是為貴,身心自在則安生。」表示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能獲得滿足。接著又說:「以身布施,心寬念純,蔬食行善,布施體空則安心。」這些理念不僅適用於個人的修養,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希望大家過得更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學員廖森煌分享:「見習以來都在輔具平臺付出,維修、護送,看著師兄們常常放下公司事務,甚至穿著護腰,都要完成任務。」有時候下雨天執行案件,全身濕透,已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面對苦難中的個案,體會到見苦知福再造福。

課程於十二點多結束,此次參與的志工與學員共九十八位在嘉義聯絡處共修,互道珍重,下一堂課再相會。

圖左 :見習課程每月安排精彩課程,帶給學員更多人生光明和希望,讓學員轉化負面想法。[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學員謝寧惠分享:感觸助人的快樂,決心投入慈濟,以助人、行善為優先。[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學員廖森煌分享:都在輔具平臺付出,維修,護送,面對苦難中的個案,體會到見苦知福再造福。[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慈濟志工林嘉森分享香積飯的緣起與食用方法。[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現場準備了素鬆飯糰,和淨斯茶飲和學員們分享,簡單的飲食可以這麼健康與美味,最重要可以落實環保。[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靖琇分享:營養健康新知,植物飲食。[攝影者:劉志銘]

圖左 :五月份的見習課程,邀請高肇良來分享「阿良的歸白人生」的精彩生命故事。[攝影者:劉志銘]
圖右 :浮沈毒海近二十年,很幸運地,成功戒了毒,高肇良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在黑暗中點一盞燈,讓更多人看見更生甦醒的方向。[攝影者:劉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