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雲林七月祈福示範場 虔誠供齋演繹傳法

雲林七月祈福示範場 虔誠供齋演繹傳法

E-mail 列印
證嚴上人帶領慈濟行願人間將近一甲子,慈濟志工翹首2026年「慈濟六十周年」盼望之切中,都早已熱身啟動。在2024年七月祈福會以慈濟六十為出發點,將社區大事記結合經藏演繹,帶動村里鄉親供齋、唱誦梵唄、茹 素祈平安。

農曆七月在民間有普渡習俗,而佛教稱為歡喜吉祥月,今年,慈濟第一次以供齋方式進行法會。邀請村里長帶領鄉親們自帶一份素食來供齋;香積志工煮「平安麵」與鄉親一起祈福。

因此,8月3日雲林聯絡處舉辦一場示範場,有三百位慈濟志工不承擔工作人員,都穿便服當里民來學習不一樣的祈福會,再將這模式帶回社區舉辦。

◎自帶一道素食虔誠供齋

供齋,讓西螺和氣組長林秋麗想到小時候廟宇「建醮」祈福,整村都要齋戒好幾天,不可殺生。她說:「打電話邀約,一人帶一道素食來供齋,也可帶水果、點心;每位志工聽了都很樂意接受。」而且另有十位志工發心各煮一道素食,每道菜有五十人份,從西螺帶來供齋,請大家吃平安。

好幾年,臺灣沒颱風進來,這次凱米颱風連續放三天假,大豪雨重創雲林縣北港沿海及大埤鄉低窪地區,汪洋一片。林秋麗:「我們遵守上人給的這帖猛藥,非說不可、非素不可、非推不可,還要仰頭對天求懺悔、低頭對地道感恩。藉供齋祈社區平安,天下無災難。」

◎謝副縣長鼓勵響應齋戒

雖是示範場,志工們很虔誠舉辦,合心公傳組余天助及各和氣組隊邀請公部門長官、村里長、學校師長來參加祈福。雲林縣政府由副縣長謝淑亞代表張麗善縣長率領教育處長邱孝文、民政處長蕭德恕、衛生局曾春美局長一起來,並領眾祈福。

謝淑亞副縣長致詞表示,看到舞臺上投影的片子感觸非常深,這次凱米颱風真是天災無情,竟然可以在兩天內下了一整年的雨量,這樣的雨量,雲林縣水利處許宏博處長說這是兩百多年來未曾看見的。

「以這態勢,極端氣候只會愈來愈嚴重,人類應該要趕快想辦法。上人非常有遠見的超前部署,環保蔬食可以救地球。」面對極端氣候,謝副縣長鼓勵要身體力行、節能減碳,在飲食端可以三餐蔬食愛地球。雲林是農業大縣,蔬果非常豐富,願大家一起吃素、不殺生,天天都放生,讓天下無災無難。

◎凱米風災給人們的警醒

看到天災,雲林縣民政處處長蕭德恕感慨:「我再次強調,天災都是人為!」自擔任民政處長以來,他多次參加慈濟活動,每次都很感動,所以對於環保作為,包括上人一直強調要茹素,蕭處長覺得非常重要!

農曆七月,民間說是鬼月,蕭處長表示:「但在慈濟活動中,慈濟給了很多啟示,希望大家要做環保的工作、自已能夠茹素,讓世間更加和平。對於感動的感覺不是隨風而逝,這感覺才能刻骨銘心。」

第一次參加慈濟七月祈福會的土庫鎮長陳特凱言及:「凱米風災,很多地區都有災損,不管農作物或禽畜動物都受到重創。」他鼓勵社區鄉親多來參加祈福會,能知道吃素對大地、眾生,是非常正向的幫助。

陳特凱鎮長也為凱米颱風的受災戶祈願,能儘快恢復正常作息。他期許自己能多參與慈濟活動,可用吃素的機會行善、愛地球,未來也希望用慈濟人的精神在社區推動,可讓土地有休養生息的好時機。

◎志工入經藏以演繹傳法

祈禱前,播出社區大事記結合入經藏演繹〈守護生命〉及〈生命無常〉,演繹成員有四十八位,是雲林區入經藏種子,而整場法會從唱誦《梵唄》開始讓整個道場更莊嚴。

一開始的《梵唄》唱頌,引領大眾靜心攝受《無量義法髓頌》清淨身心,祈願大眾能追隨佛德。演繹搭配影片播放疫情蔓延,即佛經云「溫疫」。疫情蔓延,多為眾生口欲造成,演繹呼籲人類要愛護眾生生命,戒慎虔誠齋戒茹素。因被宰殺、煮食的生靈,造成濁氣四散充滿天地間;茹素消弭怨氣,眾生得而平安。

〈守護生命〉在於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被殺煮的禽畜眾生也會痛,演繹警醒要趕緊反省,轉葷為素,放下屠刀救倒懸,行善造福度己度人行菩薩道。〈生命無常〉演繹,透過2021年0402臺鐵北迴太魯閣號列車重大死傷意外事件,提起人們對無常的警覺,要趕緊行善造福。演繹最後,帶動地方首長,村里長,里民,大眾虔心祈願。

演繹菩薩施惠娟、王美秀、李香萩表示:「兩、三個月來不斷練習,背誦梵唄和經偈,用肢體語言、默契,團隊合心合力成就顯現經藏之美,都法喜滿滿。」程文人演繹一位有權勢,擁有財力的人士,當無常來臨,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程文人有滿滿心得:「聽音樂的經文不下一百遍,要熟悉節拍、表情與關鍵點,才能把感受演繹出來。」因為沒有旁白,要詮釋無常的部分,他更用心這角色才能讓觀眾明白,每練習一次就多一次體悟。

◎ 一碗平安麵祝福滿滿

演繹背後,有一群志工煮著熱騰騰的「平安麵」。當北港志工還忙於凱米風災的安心家訪、居家清掃期間,有二十位志工加緊愛的腳步,到雲林聯絡處煮「平安麵」。北港和氣組長黃彩雲一早來為福田志工煮早齋,接著發落生活組工作;平安麵勤務,由蘇碧當主廚。

蘇碧說:「風災行動,不累是騙人的,但身累心不累,每次都充滿正能量的法喜。」大家因彼此的心很凝聚而有力,不一會兒煮出一大鍋香噴噴的素羹,料多又美味,加入麵線或黃麵就是一碗「平安麵」,代表福氣與長壽。蘇碧希望人人喜歡吃素有益健康,不殺生無嚎聲,就是眾生的平安。

◎七月祈福法會延續社區

雲林知音合心余天助表示:「今天,雲林合心區在雲林聯絡處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的示範場,尤其在凱米颱風過後,就在前幾天還陸續進行安心家訪,真的很感動!」他特別言及:「上人的悲心,一再叮囑各位弟子除了自身安全以外,還要好好照顧到鄉親。」

在慈濟即將一甲子六十周年前熱身,主要是法華經的精髓要不斷流傳,余天助深感能躬逢其盛藉由《梵唄》還有〈守護生命〉及〈生命無常〉演繹,「承蒙謝副縣長及各局處長、村里長,一同來祈福,內心非常感動!」

上人時常提醒「大哉教育」,這次類似社區的普渡,很虔誠、莊嚴,大家準備一道素齋來供養,然後一起享用雲林聯絡處準備的「平安麵」,大家身心靈像被洗滌過的寧靜和法喜。

「願佛法興顯弘大乘」、「願菩提道心能相續」是演繹中所呈現的兩句話,余天助期勉共同為所珍愛的地球一起蔬食共善,愛護大地。他相信接續的社區七月吉祥會祈福中,可比照這氛圍將法延續到社區一起祈福,共同維護身心靈的健康!

圖左 :因第一次以供齋方式進行祈福會,在示範場志工穿便服當里民來學習,都親自帶一份素食供齋;長桌上有點心、水果、米食等,滿滿的虔誠如普渡、建醮,再把這供齋經驗帶回社區推展。[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西螺有45位志工各自帶來共齋;也另煮十道菜,由十位志工發心,在隊長林木欽、林秋麗帶隊中,程光榮挑起扁擔來供齋一起祈平安。[攝影者:黃炳添]

圖左 :唱誦梵唄的演繹菩薩施惠娟、王美秀、李香萩表示《梵唄》唱頌,引領大眾靜心攝受《無量義法髓頌》,祈願大眾能追隨佛德。[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社區大事記結合入經藏演繹〈守護生命〉及〈生命無常〉。雲林區入經藏種子演繹傳法「願佛法興顯弘大乘」、「願菩提道心能相續」。[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雲林縣謝淑亞副縣長致詞鼓勵人人響應齋戒,三餐素食不殺生,天天都放生,讓天下無災無難無嚎聲。[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第一次參加慈濟七月祈福會的土庫鎮長陳特凱(前三)希望社區鄉親多來參加祈福,能知道吃素對大地、眾生,是很正向的幫助。[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參加獻供的雲林縣民政處蕭德恕處長,強調天災是人為。多次參加慈濟活動中都受到啟示,覺得做環保及上人強調茹素,非常重要![攝影者:林炳宏]
圖右 :有二十位北港志工來煮「平安麵」,當北港和氣還忙於凱米風災安心家訪、居家清掃期間,仍擔起使命。陳如雪、吳世賢幫忙汆燙麵條。[攝影者:陳如雅]
圖左 :輪值北港香積,先準備麵線及黃麵,再舀入素羹就是一碗「平安麵」。主廚蘇碧(中)希望人人喜歡吃素,有益健康;不殺生,眾生平安。「平安麵」代表福氣與長壽。[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