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麻坡志工為葉素美阿嬤(化名)清除庭院雜草。[攝影者:林美福]](/community/./images/community/B3590FE044E611EF86F2BBAF17AFA204_0.jpg)
其中,坐落在麻坡峇吉里一排店屋後的一間老舊房屋,那是九十一歲、獨居的葉素美阿嬤的家。志工需穿越屋前一大片雜草叢林,走過僅一人能通過的小徑;路經草叢時,褲子與鞋襪均沾滿鬼針草,才能到達阿嬤家。
阿嬤告知志工,房子四周都長滿了草,以往她獨自清理。近年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左手臂有傷口也無力勞作;任由雜草蔓延到窗口,進出不便,百般無奈。
不捨阿嬤為野草煩憂、因傷口疼癢難耐,7月5日三位人醫會護理人員及十六位志工走入阿嬤家,給予關懷、清理傷口及協助除草,讓老人家感受到滿滿的愛。
◎螻蟻無情 人醫有愛
「阿嬤,您的藥在哪裡,讓我們看一下?」
「您對什麼藥物敏感嗎?吃什麼東西會癢?」
「傷口有抹藥膏嗎?您是怎樣抹?」
張秀華護理師用心了解阿嬤的日常起居、飲食習慣,教她平日要如何處理及清洗傷口,並提醒要注意衛生,以免傷口感染。她表示,阿嬤的身體還算硬朗,年紀大難免有些退化,思維卻很敏銳,有能力處理日常瑣碎事,屋內的衛生環境也算乾淨。
「哎喲……」當用生理鹽水為老人家處理傷口、抹上藥膏之際,突然張秀華一聲大喊,驚嚇了在場的志工;原來是被紅螞蟻咬,夥伴急忙為她檢查身體另處是否也有紅螞蟻。過後,其他志工也反映,不少人也被紅螞蟻「欺負」。小小的插曲,可想而知,老人家平日要與螞蟻和平共處,不是易事。
「她的傷口也有可能是螞蟻咬,難耐疼癢而抓傷。」
互動中,醫護人員也不時給予阿嬤滿滿的關懷與叮嚀:「記得每天自己清傷口、要抹藥膏,才比較快好。」過後,也留下藥水、藥膏,並且安排一星期後將再次上門關懷阿嬤的傷勢,才決定後續的安排。
◎頭頂烈日 歡喜付出
其他志工也不空閒,全副武裝帶來工具如電動割草機、護目鏡、畚箕、耙子、帽子等配備,進行整理及清掃工作。大家分工合作,男眾背著割草機輕鬆俐落將地上雜草剷平,有者拿起鐮刀鏟除雜草及藤蔓,用耙子收拾草堆;手上沒工具者,就以拔蘿蔔的方式,將雜草連根從地拔起;一些比較高的植物需要用鋒利的巴冷刀,才能砍斷。
「給老人家一個乾淨的環境,住得安心。」志工吳亞興心疼阿嬤行動不方便,擔心蛇蟲出沒,會危及老人家安全。縱使頭頂著烈陽,伴隨著割草機的聲音,大家身上不僅沾滿了殘枝落葉,汗水也直流,卻不喊累。
阿嬤也沒閒著,虔誠點香拜拜保佑順順利利。她笑說:「有拜有保佑。」志工趁機宣導少燒紙錢,只是老人家思想根深蒂固,需要時間接受新觀念。
「小心草叢裡的水管呀,不要弄破了!」
「小心屋簷處的電線呀,不要弄斷了!」
志工在勞作,老人家心中也不踏實,在五腳基走上走下,心中忐忑不安;眼睛不時關注志工的身影,嘴巴不時叮嚀著,擔心損壞了需要維修;一些志工在旁陪伴,請她放心。
雜草如蛇狀般沿著屋外的大樹攀爬,沿著電線纏繞到阿嬤家。志工蘇丁華爬上樓梯,剪除藤蔓,砍去岔出的枝葉。他在幾年前曾與一些善心人士,前來幫忙阿嬤修繕屋頂及清除雜草,後因工作忙碌就作罷;此次歡喜前來付出,與阿嬤交談甚歡。
「阿嬤,你認識我嗎?」
「認識,只是不知道你的名字。」
蘇丁華表示,雜草久無處理,對老人家帶來許多不方便,今天志工動員給老人家一個安全的住所,特別溫馨及有意義。
「阿嬤,來喝水!」
「阿嬤,這些衣服要摺嗎? 」
「您要做什麼,我們來幫忙!」
男眾於屋外大整頓,女眾就在屋內大清理,洗碗、掃地、擦擦抹抹;過程中,志工也不時徵得阿嬤的同意,才繼續進行整理。
「很高興可以幫助老人家。」志工蔡美欣在屋內幫忙阿嬤打掃,她表示平日老人家獨自一人生活,希望雜草清除後,阿嬤可以安全到外曬衣服,也希望老人家住得比較開心。
志工總動員,有效率地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完成清掃,屋子的外貌給人煥然一新、豁然開朗的感覺,阿嬤進出不再需要穿徑撥草。慈濟人愛心齊力,讓原本雜草叢生的屋外乾淨明亮,阿嬤臉上展笑顏。
「感謝你們幫我!」阿嬤臉露笑容地說自己不善表達,慈濟人帶來的愛與關懷,她放在心裡。


圖左 :張秀華護理師(右一)用心為阿嬤處理傷口。[攝影者:郭麗儀]
圖右 :志工用心清理雜草及藤蔓。[攝影者:倪文正]


圖左 :志工蘇丁華爬上樓梯,剪除藤蔓,砍去岔出的枝葉。[攝影者:郭麗儀]
圖右 :清掃後,阿嬤與志工大合照。[攝影者: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