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1、2、3……8、9、10。」物理治療師陳秀鳳邊數邊留意凱西的動作,每十下後暫停口令與動作,讓凱西稍做休息再做復健動作。
不管是運動腳部,或伸展背部,活動上半身肢體等簡易的肌力訓練,凱西都很努力地完成每一個動作,趁著喘息不忘歡喜地與物理治療師話家常,陳秀鳳仔細聆聽並將病患的話牢牢記在心底,逐步帶領病患跨越身體的痛,失能的無奈,重燃生命的希望。
◎病未可懼 卻「痛」不欲生
凱西多年前因經營咖啡店生意,膝蓋因長期站立疼痛而動過刀。幾年前在家跌傷,不得不在背部植入鐵支,開啟她的疼痛人生;沒想到2023年10月再次因跌倒開刀,此次動手術植入更長的鐵支。
手術後,因嚴重的骨質疏鬆、肌肉流失壓到神經、骨頭摩擦等等導致她無法坐立,更無法平躺,幾乎二十四小時只能側著身體躺在床上,身體疼痛難耐,天天必須服用止痛藥。
如此日子一天天過,身心俱疲的凱西坦言,當時痛到真的生不如死,想著不如死了算了!身體被病痛一點一點侵蝕,捲入悲傷、失落、憂鬱等負面情緒中,凡事仰賴先生協助,什麼事情都做不了,成為家裡的負擔,人生逐漸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七十二歲的先生洛斯里(化名)單是撐扶太太起身,都異常吃力,何況還得獨自處理和照料太太的生活起居。「我的雙眼視線模糊,照顧上更顯辛苦,但夫妻本來就是應該相互扶持,共患難!」
洛斯里沒有怨天尤人,不離不棄地照料太太,即便開刀後初期復健成效不明顯,但洛斯里半年來定期載送太太到政府醫院做復健,凱西病情卻無進展,因此對於療程始終抱持著消極的態度。
洛斯里不捨又無奈地說:「復健部有很多病患,物理治療師無法兼顧,病患反覆做一樣的動作,療效不大。要去外面找私人的復健師,我們根本負擔不起!」
夫妻倆平時靠著孩子給的一點錢與政府的福利金,省吃儉用過生活,也不知道有何管道可以協助,更不敢尋求額外的復健治療,凱西只能日日被病痛折磨,洛斯里只能咬著牙撐起照顧之責,夫妻倆都在煎熬中過日子。
◎從心開始 醫病先醫心
半年後,病情沒有好轉,復健成效不大,醫生甚至跟凱西說需要動第三次刀,她嚇到連忙拒絕。偶然從親戚口中獲知,馬六甲慈濟義診中心提供免費物理治療協助B40中低收入家庭,洛斯里馬上載著妻子前來求援。
慈濟義診中心醫療同仁周麗梅(懿眩)坦言,初期洛斯里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凱西來做復健治療,當時不知道是否可以協助到她。
周麗梅感恩物理治療師陳秀鳳很願意傾聽,溫和地對待凱西,感同身受她的痛;透過按摩、刮痧等先舒緩病患的疼痛,紓解肌肉緊繃,之後才慢慢教導可以在床上做到的復健動作,依照凱西可以承受的循序漸進,建立與病人的溝通和信任關係。
「感受到凱西很願意再來慈濟復健,因有人聆聽了解她,又能舒緩她的痛,雖然每次來復健,還是會喊著身體的疼痛,但是隨著來的次數愈來愈多,抱怨和喊痛的次數愈來愈少了。」周麗梅分享。
陳秀鳳表示,當時眼看坐在輪椅上的凱西臉上非常沮喪與痛苦,試著先傾聽她的心聲與需求。言談中,獲悉長期服用止痛藥,生活無法自理,沒有胃口,生活變得毫無意義,希望可以恢復往日的活動力,例如做家事、煮飯、出門購物、拜訪親朋好友……凡事可以自己完成,不用麻煩任何人。
「唯有轉變她的心情,擺脫負面情緒,讓她相信我們,才會敞開心胸接受我們,提升復健的信心,信心產生動力,身心靈息息相關。心情愈不好,愈難讓自己康復起來,所以第一步不是急著給予她復健的動作教導,而是傾聽、開導與安慰,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畢竟她對之前復健療程已失去信心。」
醫病先醫心,陳秀鳳感受到凱西強烈的負面情緒,先給予心理建設,加油打氣中引導正面思考,唯有放寬心才能接受新事物,同時針對她的疼痛做復健,優先減輕病痛為主。互動間,了解凱西想要能走出家門與鄰居聊聊天的心願,陳秀鳳聽入心,針對此逐步強化其肌肉訓練,再依照復健狀況調整療程。
復健過程,凱西身體仍持續疼痛,有時也會因疼痛而無法完成復健動作,或是嘴裡喊著「痛痛……」但凱西卻堅持休息一下再接再厲,沒有退縮,逐漸擺脫負面情緒。只因凱西感受到與眾不同醫病間的溝通、陪伴與溫度。
◎走出陰霾 喜迎新人生
如今,凱西總是說說笑笑開心地完成每一次的復健療程,結束時更是迫切地預約下星期的復健。她分享:「物理治療師很有愛心、耐心地教導復健動作,總是輕聲細語詳細解說,又一直鼓勵我,見我無法負荷會暫停休息或是換成其它動作,這樣一對一的帶領我復健,讓我很安心也產生信心。我很聽話,回家每天都有做復健。在慈濟復健的這段時間,疼痛真的減緩了,腳也比較有力,看見自己的進步,很開心!」
近三個月的復健治療,凱西已能靠助行器踏進慈濟義診中心,洛斯里陪伴在側,兩人臉上不再愁雲密布,取而代之的是滿心歡喜的笑容。
看見凱西臉上從鬱鬱寡歡到現在眉開眼笑,陳秀鳳由衷的歡喜,肯定凱西的努力、洛斯里風雨無阻接送妻子復健的用心。凱西感恩地說:「身體部分失能,只要能做點事就很高興了,但我從未想到能康復到如此,我已可以處理生活大小事,還可以幫忙備菜!甚至走到隔壁與朋友聊天……」
現在凱西更是雙管齊下,在慈濟義診中心接受中醫治療及物理治療後,身體比之前舒暢,對復健有絕對的加分效果。這些治療如果是自費,他們可負擔不起,如果沒有慈濟幫忙,這一切都無法實現,感恩慈濟、感恩志工、感恩物理治療師、感恩醫師……太多要感恩的人事物。
志工看見夫妻倆的蛻變,也是歡喜不已!「相信不久,凱西能圓滿可以自理生活,可以來去自如的行動力。」陳秀鳳肯定地說。
慈濟義診中心扮演社區醫療關懷的角色,提供復健、中西醫等銜接性的醫療服務,讓人人可以健康地生活。
透過復健,減緩身體的疼痛,克服失能的苦悶,如今凱西的身心狀況大不同。雖然還無法長距離的行走,但已是逆轉她的人生,從無目標、無意義,到現在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活出新的可能,踏實過日子。
現在凱西進一步的心願是「可以用一根枴杖行走,我就很滿足了!」洛斯里聽聞笑開懷附和地說:「我的心願是可以喝到太太泡的咖啡,吃到太太煮的飯菜,就很滿足了!」
兩人相視而笑,帶著無限的感恩和眾人的祝福,踏上回家路。與志工互道「下星期再見!」
圖左 :物理治療師陳秀鳳(左一)透過下肢訓練,增加肌力,以減緩凱西的疼痛。[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凱西向陳秀鳳(左一)傾訴,陳秀鳳以醫病先醫心,逐步深入復健治療。[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雙管齊下,凱西在慈濟義診中心接受中醫治療,以及物理治療。[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三個月的復健,讓凱西夫妻重燃生活的希望,每星期帶著歡喜和感恩,與志工互道下星期見。[攝影者: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