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24年第二十一期教師培訓研習營課程,進入第二天(7月28日),其中一堂課分成兩部分,深入靜思語五段教學精神內涵和行政如何在學校推動慈濟人文。
學員分成兩組同時進行,現 任臺中市健行國小校長張添琦講述,身為行政角色,如何在學校推動慈濟人文。
◎關懷師生 營造靜思語氛圍
1983年8月1日張添琦校長在彰化大村鄉大西國小任教時,經慈濟志工介紹,他首次接觸到《靜思語》小冊子,對靜思語有了初步的認識,並開始在學校推動相關的教學活動。
經過多年的努力,張添琦轉任幾個學校,考上校長。擔任校長期間,他不忘靜思語的力量,努力引導老師,朝服務學生和家長的方向努力,讓學生適性揚材,在未來能適性發展,擁有「關懷、實踐、自強不息、放眼世界」的胸懷,有能力貢獻社會國家。
2022年8月,張添琦擔任健行國小的校長。課堂上,他以校門口醒目的兩個大字「關懷」的一張照片,向第二十一期教師培訓研習營的學員分享,以關懷學生與關愛老師為主要目標,在學校推動慈濟人文的點滴故事。
每一個人經過健行國小大門口,都會看到這兩個大字「關懷」。張添琦到職時,就在思考這個學校的中心思想,或者是學校的特色,要怎麼讓人解讀?他想到「關懷」的英文是「care」,所以關懷學生、關懷老師,變成他經營學校想做的核心價值。
他任職其間,在學校的門口和校園內掛上靜思語匾額和相關文具,營造一個靜思語氛圍濃厚的環境,並在圖書館放置靜思語圖書供師生閱讀,提高大家的接觸頻率和認知度。
◎推動靜思語三部曲 實踐與教學並行
張校長說:「在學校中推行靜思語並不容易,在考量到老師、家長和學生的不同需求和意見的情況下,如何能更好地在學校內推廣靜思語教學?」
校長分享,在推動上分成三部分,「見、做、想」。靜思語在校園,發揮那些作用?推動機制與實踐的經驗當中,做了哪些事情?努力跟困境中有哪些?
所以,校長透過行政方式和策略,配合教師推行靜思語,例如每週設立固定時間進行靜思語課程講解。並結合其他活動,推出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具體實施策略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靜思語,像大掃除和環境保護;訓練學生在三分鐘內講述一件好事,以提升表達能力。在知識教育方面,推行環保和回收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如何獲得教師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是推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所以致力於調整學生與教師的心態,使教師們接受並內化靜思語理念,從而更好地教育學生,學生也能順利地接受靜思語的教導。
克服困難的方法,創造典範與實踐機會。透過分享和展示實際案例,讓學生看到即使微小的行動也能有大影響。還有,組織學生參與實際的環境保護和回收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最重要的是,校長和教師以身作則,親自示範,如在環境保護活動中親力親為,作為學生的榜樣。行政單位按月進行靜思語分享,讓學校的教學活動與靜思語教育緊密結合。
◎運用智慧 突破靜思語入校困難點
聽完張添琦校長的分享,高雄區復興國小校長蔡進元,也分享他在學校推動靜思語教學的甘苦談。他說,「學校要保持中立,不能有宗教色彩,採用開放的態度,以一個中心議題為主,要有好的品格教育。」蔡校長在學校推行口說好話,讓小朋友念一句靜思語,即可獲得一張貼紙,從此校長室就成為孩子想去的地方,讓善的種子種在心田。
靜思語匾額進校園也曾發生一點風波,還好有黃啟哲老師事前的叮嚀,靠智慧應變,還有團隊的協助,在學校推善的環境就不再那麼困難。
隊輔黃啟哲老師在推動靜思語匾額進校園,他深知,學校教育須保持中立,稍微偏頗就會有很多的聲音,還好校長運用智慧,突破種種阻礙,創造善與愛的校園,最後得到老師、家長的鼓勵與支持。
中興大學退休教授李學進,針對多個宗教團體進校園,提出建議。李教授說,可以請團隊提出方案內容,送校方審核與備案。倘有多個團體提出申請時,可請通過審核的團體,以依序輪流的方式進校園互動,如此可讓學生接觸多方的資訊,擴展個人視野。
推動靜思語教學須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多方的配合,包括行政、教師、家長和社區,各方面進行共好地參與。雖然會面臨很多困難,但只要用心,並通過創造力和智慧來克服困難,終將能夠在學校中形成一個溫暖而充實的靜思語教育環境。
圖左 :張添琦校長分享,他以關懷學生與關愛老師為主要目標,在校內推動靜思語教育。[攝影者:廖偉辰]
圖右 :學校行政人員專注聆聽張添琦校長,在學校推動慈濟人文的用心與智慧。[攝影者:廖偉辰]
圖左 :高雄區復興國小校長蔡進元(中站立者)分享,如何運用智慧,突破在學校推動靜思語教學的困難點。[攝影者:廖偉辰]
圖右 :隊輔黃啟哲(右)分享,創造善與愛的校園,推動靜思語終會得到很多鼓勵與支持。[攝影者:廖偉辰]
圖左 :中興大學退休教授李學進(前站立者)建議,提出申請且通過審核的宗教團體,依序輪流的方式進校園互動,可讓學生接觸多方的資訊,擴展個人視野。[攝影者:廖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