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建立更具韌性的社會
日本能登半島和臺灣花蓮,在今年元月與四月,分別遭受了七級以上的強烈地震。日本與臺灣有著相似的天災環境,我們如何從這些災害中建立更具韌性的社會?慈濟基金會與中央研究院於8月7日,在臺北市南港區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全球共善學思會:共同建立韌性–以2024年日本、臺灣地震經驗為例」。本次活動匯聚臺日兩國的頂尖專家學者,研討會全程以英文共同探討災害應對的挑戰與成功經驗。
與會學者專家包括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陳于高,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秘書李維森,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與聯合國災害防治專家拉吉布·蕭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日本御茶女子大學教授與急難膳食營養專家須藤紀子,以及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陳于高,首先歡迎各國專家學者,參與由中研院與慈濟共同主辦的全球共善學思會。他希望透過開放的對話和知識交流,回顧兩國在2024年地震應對中的挑戰與成功,確定在災害準備、減災和重建方面的改善空間,以在面對未來的地震時,如何建立更強大的社群。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臺灣與日本都在今年經歷了地震,這也顯示國際間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全球共善學思會結合了各國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如何改善救災措施。慈濟人也會持續做國家的後盾,協助防災與賑災。
◎付出無所求的信念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則是在演說中向來自各地的學者及會眾,介紹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證嚴上人。並說明上人教導慈濟人的信念是無我的付出,發生災難的地方就是修行的道場。慈濟人付出無所求,並且要向受助者表達感恩,給予付出的機會。而五十八年來,慈濟人助人的足跡已經遍及全球一三六個國家與地區。
他也透過0403花蓮震災的例子,說明慈濟人信念的十二個要素。首先的要素是啟動(Initiate),也就是志工群是從一隻手到伸出千隻手,團結眾人的力量。第二是協調(coordinate),也就是組織慈濟志工無私的投入。接下來,何副執行長說明,在0403花蓮地震中,蘇花公路遭到損壞,房子傾倒,學校建築也受損,就連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也受損。但是慈濟職工沒有先整理被震亂的辦公室,而是在室外成立災害應變中心。證嚴上人親自聆聽災情報告,指揮救災。
第四個要素是行動(action),上人在地震後親自前往重災區關懷救災人員及受災民眾,還去到醫院關懷受傷的民眾。另外,上人也前往學校瞭解學校建築受損的狀況。第五要素是啟發(inspiration),例如慈濟如何啟發更多的合作夥伴。第六要素是實踐(implement),而第七要素則是結合(integrate),第八要素是授權(empower)。第九要素是合作(collaboration),例如慈濟志工與政府機關的共同合作賑災。在0403花蓮地震過後,慈濟發放慰問金,協助受災戶解決應急之需,也開啟了小圓桌關懷模式。為了避免讓災民填寫冗長的表格文件,精舍常住師父及慈濟志工,與受災民眾圍坐在小圓桌交談,讓志工可以了解災民的情況並且適時給予關懷。
何副執行長接著介紹,慈濟在花蓮中華國小活動中心避難所架設的福慧隔屏,是封閉式可掀拉進入的深藍色帳篷,裡面也安設福慧床,提供居民躺臥休息。他也曾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的專訪,說明花蓮地震造成的影響,以及慈濟所提供的救災措施。第十個要素是重建(rebuild),慈濟基金會與花蓮縣政府將共同合作,由花蓮縣政府提供土地,慈濟基金會出資興建「中繼永久屋」,作為花蓮地震受災鄉親的中繼居所。第十一是調適(adaptation),而第十二個要素則是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除了緊急投入人道救援,在災後的救助上,慈濟也會持續進行中長期追蹤。無論是需要長期關懷,或是經濟物資上的補助,志工給予最適切的協助,直到受災的家庭能夠安住身心。
◎民眾防災意識再提升
日本御茶女子大學教授與急難膳食營養專家須藤紀子,則是透過日本能登地震為例,說明日本面對的問題,收容中心的困境,與能登賑災的進步之處。能登半島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因此一半的地震災民都是年長者。年長者面臨著營養不足的挑戰,而且他們罹患肺炎的機率也高過一般人。加上災民人口減少,年長者住在分散的區域,在地震後交通設施受損,讓救災賑災,甚至是受災鄉親就醫都變得更加困難。
須藤紀子也指出,在災後收容中心缺水缺糧,也沒有紙板床。但是這次災後賑災措施也有進步的地方。例如救災人員使用數位設備,以加速災區通訊。另外政府也成立中央廚房,讓日本營養協會災區協助團隊(JDA-DAT)加入供餐。
在小組討論會中,主持人何日生副執行長請教各個專家學者,如何從這些災害中建立更具韌性的社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李維森主任秘書表示,我們無法阻止天災,但是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非常重要。慶應義塾大學教授與聯合國災害防治專家拉吉布·蕭爾則表示,在過去三十年,日本已經提升震災防患意識,尤其是在學校。但是日本還可以提升它的緊急應變措施,以避免政府組織僵化的問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則是說明,科學固然能減少國家在天災後的損失,但是我們需要知道民眾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讓民眾覺得科學離他們很遙遠。如何將資訊傳播給普羅大眾是相當重要的。
須藤紀子教授再次重申,災區人口老化以及人口減少是此次能登地震災情嚴重的原因,也因此她想向臺灣學習,如何讓民間組織及志工團體投入賑災,協助重建。顏博文執行長則是透過自身賑災經驗,指出日本能登地震與花蓮0403地震有相似之處。日本能登面臨的人口老化問題也是臺灣的警惕。因為人口減少也會造成災後重建人力的不足,而交通不便也是一個問題。日本政府可以考慮提供民間團體更多參與賑災的機會與空間。在臺灣,慈濟與各大超市合作,在災後可以順利的將賑災物資運送給受災鄉親。這是日本可以借鏡的地方。
圖左 :8月7日於中研院,全球共善學思會匯聚臺日頂尖專家學者,全程以英文共同探討災害應對的挑戰與成功經驗,與會貴賓專注聆聽。[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陳于高歡迎專家學者參與全球共善學思會,希望透過知識交流,回顧臺日兩國在地震應對中的挑戰與成功。[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臺灣與日本都在今年經歷重大地震,也遭受不等的災害,這也顯示國際間互助合作的重要性。[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與聯合國災害防治專家拉吉布·蕭爾表示,在過去三十年,日本已經積極提升震災防患意識,尤其是在學校。[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慶應義塾大學教授與聯合國災害防治專家拉吉布·蕭爾表示,日本還可以提升它的緊急應變措施,以避免政府組織僵化造成的問題。[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專家學者回顧臺日兩國,應對地震的挑戰與成功,討論在重建方面的改善空間,以在面對未來的地震時如何建立更具韌性的社會。[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李維森主任秘書表示,雖然我們無法阻止天災,但是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非常重要。[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日本御茶女子大學教授須藤紀子透過日本能登地震為例,說明日本所面對的問題,收容中心的困境,與能登的震賑災的進步之處。[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在演說中說明,證嚴上人教導慈濟人的信念是無我的付出,發生災難的地方就是修行的道場。[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