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花蓮靜思堂於8月10日展開第一場邀集社區會眾參與祈福齋戒的盛會。[攝影者:柏傳琦]](/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46690205EF511EFA4C42770D7779515_0.jpg)
花蓮慈濟志工,繼8月4日啟動的第一場七月吉祥月祈福會,於8月10日展開第一場邀集社區會眾參與祈福齋戒的盛會,聚合人人恭敬虔誠一念,以慈悲護生愛地球行動及經文稱誦,為天下共聚善念、共造福緣。雖然祈福會短短幾個小時,為了呈現莊嚴道氣並聚集眾人心志,慈濟志工卻於5月便進行策畫與邀約。在大家合和互協共同運籌帷幄努力下,成就今日一場接引三百六十位會眾,入經藏及工作人員近三百位的祈福會。
◎上人說故事
8月4日,適逢農曆七月初一,又值花蓮地區慈濟志工精進日,在花蓮靜思堂裡,志工們精心策畫一場不同凡響的精進形式,人人以恭敬的梵唄唱頌聲,稱誦《無量義經》〈德行品〉,舉行第一場七月吉祥月活動,開啟今年花蓮各社區接踵而來的吉祥月祈福會。大家以恭敬虔誠心念,為當今地水火風四大不調的天災與人禍,共同祈願天下平安吉祥。
而8月10日在花蓮靜思堂進行的「2024 花蓮區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在各方貴賓及社區鄉親陸續有序進場後,由《證嚴上人說故事》透過動畫及上人以兩則深具寓意的善巧故事,告誡眾人要智信、正信,讓大眾於輕鬆氛圍又富含意義的故事中,安住身心。
「燒紙錢的由來」故事闡述巧婦為助先生事業,以巧思、巧計詐死,讓鄰人親友誤信「點腳尾燈」、「燒腳尾錢」能夠讓亡者尋燈火亮光找到回家的路,於是口耳相傳,「燒紙錢」成為民間傳說,蔚為風俗繼而成為文化。透過上人說故事,眾人明白切勿迷信而造成浪費及環保問題。
上人更以「婆羅門女救母」慈示:信為道源功德母。只要人人有智信,信心堅定,就得以產生很多功德。「我們若能好好將一切因緣和合,好好培養這念善念,好因,當然就能結很多好緣。」婆羅門女很相信三寶、信因果,她明白母親殺生,不信三寶,一定會墜入地獄,於是在母親過世後,她變賣家產,為母親布施、救人,做很多功德。因為她的孝思善行,母親得以生天。
上人藉由這一故事闡釋,「信」字,很重要;如若因緣結成惡果,也要有信心。因緣果報,要好好懺悔,將不好的果轉為好的緣,再將好的緣培育好的因;如此,世間事都能改變,轉惡為善。
◎重現大事記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大轉輪王、小轉輪王……」充滿道氣的莊嚴《無量義經》〈德行品〉梵唄聲恭敬稱誦二十九位菩薩聖號,此時,更透過螢幕上投影經文及電腦動畫效果,人人隨著稱頌諸佛菩薩聖號,更能感受到一片菩薩雲來集的莊嚴氛圍。此刻,唱誦聲響徹於講經堂裡,全體也透過肢體語言齊心演繹,自人人一起誠心領受佛陀慈悲及讚頌其功德,以音聲及莊嚴身形,供養諸佛,開啟今天法會。
農曆七月,是佛陀的歡喜月、吉祥月,也是孝親月。今年吉祥月祈福會除了在〈愛與關懷〉樂音中虔誠獻供,虔誠禮敬諸佛,獻供燈、果,祈願善因皆得善果,身行普皆如意,更鑒於天災不斷,結合花蓮0403大事記演繹。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慈濟志工們以莊嚴的演繹及螢幕中的影片紀錄,重現災難來臨,見證天災無情,人間卻有愛;救難隊挺進救拔與愛心湧入,還有慈濟人聞聲救苦,膚慰陪伴,體現菩薩道精神。
以演繹方式重現歷史,除了0403大事記之外,更透過「守護生命」入經藏演繹與螢幕上影片呈現,全球疫病嚴峻,縱使人類不斷撲殺,中國非洲豬瘟,銷毀一百二十萬隻豬,日本亦因豬瘟,殺上千萬隻豬,美國更有超過六千一百萬隻禽鳥遭到撲殺,亦無法阻斷;「因緣果報不相欺」人類也遭受新冠病毒肺炎肆虐影響,至今死亡人數已破千萬。
「上人常說,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與人之間需要福氣。」歐陽安琪以上人期勉表示,福氣來自人人心中的愛,要發揮完整的愛,愛人、愛物、愛動物、愛天地萬物。而茹素,是大家愛護天地萬物最好的實踐。
◎感恩與茹素
「五分鐘要把慈濟的好與對大家的救助,很難……」前來與眾分享的是花蓮吉安鄉鄉長游淑貞,她提起,並非是從0403而是到巷弄裡的關懷,她都離不開慈濟。而今日眾多村里長及社團負責人、鄉鎮市公所代表、巡守志工等都是最好的見證。
無論是0403慈濟志工進駐收容中心,慈濟貼心為鄉親設想,給予滿滿的愛與關懷,為大家準備保護隱私的隔屏,每餐的溫暖餐食,同仁、校長、老師和學生的慰問,還有屋損修繕……「慈濟也簽署『救災準備合約書』,當災害來臨第一個當下及時到位,給我們沖泡的香積飯及穀力棒,帶來溫暖與體力充沛,感謝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為什麼豬八戒長得那麼醜,還會成功?游淑貞表示,因為豬八戒跟對團隊。她認為,在社區設辦許多健康站、關懷站,透過慈濟志工和藹關懷與服務熱力,一步一腳印走入分享吃素及幸福快樂的哲學,為長者帶來活力的泉源,最重要的是,也為大家帶來生命力量及未來展望。游淑貞期勉大家,跟對慈濟,為巷弄鄰里、長者服務,為災害做準備,大家都將是最有福的一群。「在這裡凝聚服務、幸福的感情,跟著上人,跟著慈濟行善腳步,把愛帶給大家。」
吃齋有什麼好處?花蓮市國風里黃秀霖里長,也蒞臨與眾分享蔬食好處。黃秀霖侃侃談起,一個半月前,他開始茹素,深刻體會到,素食對血管很有幫助。「血糖、血壓正常,對排泄功能也都很好,我鄭重介紹吃素可以跟師姊兄學習,茹素、少殺生,看到為吃大肉大魚,(這樣)對活生生的動物,於心不忍……」黃秀霖認為,吃素對精神也很好,吃素容易肚子餓,可以少量多餐,他並建議大家:烹調盡量用燙的,加一些醬味道就很好。
「吃素也可以減少飼養牛羊雞鴨,減輕地球負擔,一天一餐素,減碳一大步;一天兩餐素,健康有保固;一天三餐素,地球有出路。」司儀歐陽安琪邀請現場鄉長、村長和里長,一同到臺前以清淨的愛,行善造福,自己茹素也帶動周邊的人一起來茹素,讓善心共聚,也讓善念共振。在「祈禱」歌聲中,臺上臺下一起以最虔誠的心祈禱,祈願臺灣平安、花蓮平安、人人平安。
在慈悲迴廊、智慧迴廊及講經堂銅門前,大眾端起面前的平安齋盒餐,在鄉長、村里長及貴賓、鄉親代表帶領下,人人心香一柱,一起以虔誠的心至誠供齋,祝福天下無災,人人平安吉祥。
◎茹素的省思
「今天這一場祈福會,能讓社區民眾接觸到上人一直期盼的,希望大家以茹素推素來作為解決地球問題的靈方妙藥……」除此之外,慈濟志工陳芬蘭表示,這一場祈福會也讓大眾看到,慈濟不只是在救人,也在推動改變一般人不正確觀念,如民間傳統的習俗,七月是鬼月,要祭拜才能平安。
她以上人的慈示分享:七月是佛的歡喜月、感恩月,讓社區會眾接觸、了解到正法,也感受到佛教是慈悲、是愛護一切生命。陳芬蘭深深感受,以慈悲心對待一切萬物生靈,地球才會愈好,下一代才有好的未來。
承擔桌輔的陳芬蘭,很歡喜有機會來服務鄉親。她與大家分享五毛錢的力量,五毛錢也可以做愛心。「掃桌上這QR CODE,可以得到很多慈濟訊息,可以知道捐款的去向,也可以從中得到正確訊息,也可以掃捐款平臺……」她善盡職責,一一說明,並請有緣同桌的鄉親們填寫回饋單……
看到世界很多戰亂,人心不祥和,她甚是不忍;透過人人共聚的力量,陳芬蘭誠祈求世界平和,祈願以上人的三願,為身為弟子的三願;她更期待孩子也能有好因緣,一起走入慈濟菩薩道。
同是承擔桌輔的慈濟志工,已經茹素二十多年的藍敏珮認為,今年的祈福會不一樣,希望大家茹素齋戒,不要造惡業。花蓮因地震、颱風受創嚴重,期望會眾來到祈福會有所省思,多造善業。
「上人希望將佛法用正統的方式宣揚出去,梵唄是佛法宣揚的一種方式,大家聽了之後植入心靈並尊重佛法。」在這樣莊嚴又平靜祥和的氛圍中,很容易起瞋心的她祈求能有所增進修養,情緒能夠穩定一些,不再那麼容易生氣,口氣要和緩、輕聲細語。
◎祈福會體悟
曾參加過慈濟歲末祝福的國富里李女士,因常參加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活動,得到此次活動訊息而前來參加,她看到慈濟很用心舉辦活動。「花蓮經過0403及颱風,每個人都受到驚恐、害怕,人心惶惶,很需要安定人心。」她繼而表示,沒有人敢來花蓮讓店家生意蕭條,希望透過這一次祈福會安定人心,把心安住、整修家園,這一股力量應該很大。
「大自然的反撲是很可怕的,需要去省思,在環保這一區塊是否做得不夠?」她認為需要再思考,自己對環境的關心與左鄰右舍之間的互動是否有做到、做好?李女士認為,慈濟在為大家重建家園這方面做得非常棒。
每次發生事情,慈濟總是第一個先到;常聽到有人分享:看到穿制服的慈濟人來到,就不害怕。她表示,這是因為慈濟在膚慰、關心人,做得很好,讓人感受到有一股正向的力量。「慈濟做到現在,不僅是貢獻也是讓人信任,不只是對花蓮,甚至對全世界都是大家有目共睹。」李女士也藉由祈福會大家虔誠一念,祈求家庭美滿平安,社會能夠祥和,不要再有災難。
已參加七月吉祥月無數次的曾庭芳認為,「吉祥月」和以往對農曆七月的認知不同,是顛覆傳統的觀念。「既有的認知改變了,在這個月分,就不會有特別的禁忌或忌諱,就覺得這是感恩、孝順的月分。」
她笑稱雖然平時就要感恩、孝順,然而透過吉祥月活動的參與,感受就更加深刻。「從小就這樣薰習,就被改變了。」媽媽張惠如是受證慈濟志工,從小就受到媽媽言行感染、影響的曾庭芳是位孝順的女兒,在臺北市工作的她,應媽媽的招喚便二話不說,特地「回家」參與花蓮地區吉祥月祈福活動。
曾庭芳表示,從這祈福會活動中,除了對佛教典故有了了解之外,也對慈濟有更多認知,知道慈濟很深入、很努力要讓大家更清楚民間一些傳統並引導大家破除迷信,帶大家到正信。「藉由活動也更提醒自己,覺知。」她發現,透過活動更能覺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作息、習慣和思想的提醒與加強。
在慈濟氛圍中,曾庭芳感到溫馨,同時看到大家努力共同做一件事情,更是呈現一片美好景象,她展露笑容稱,很榮幸能參與大家努力的成果。
◎災後的祈福
祈福會中,除了有來自花蓮各社區的鄉親外,還有懷著服務精神,為大眾盡心力的一群社區服務團體,也前來共襄盛舉,為個人、家人、社區,推及國家和全球及天下祈福。
有五十二位成員的南宜昌巡守隊分隊長黃早春,很感恩在短短三天內,隊員就很踴躍地報名,今天有二十一位前來參加齋戒祈福會。來自宜昌社區及南昌社區,分成六大區塊分別進行社區關懷,協助警方在社區治安不足的隊員們,每天晚上九點至十二點都會在社區巡邏,平時也常慰問社區的獨老,關懷弱勢團體或家暴、車禍、消防……也常將個案通報社會處或慈濟基金會一起關懷,讓社區人人都能安心安住。
身為供齋儀式代表之一的他,心中滿滿感動,黃早春期待大家透過今天祈福會,共同祈求花蓮鄉親的生活更平安、平順,巡守隊成員也能和諧、健康,家庭圓滿。
花蓮環保局邀約一百一十位隸屬環保局各社區巡守隊員參加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環保局北濱社區水巡守隊」有六位前來參與,賴秀惠露出淡淡笑顏分享,每個月團隊都到美崙溪淨灘、做回收。
「很感動。」在祈福會後,賴秀惠有深深感觸,在0403地震後,花蓮不再有人潮湧入,生意一落千丈,然而她卻正面看待,很慶幸沒有造成太多死傷而直呼「花蓮真的是福地。」
第一次參加祈福會,她深受法會開啟的樂音震撼,尤其是臺上的演繹更讓賴秀惠不禁流下感動淚水,每年都會參與慈濟歲末祝福的她分享,慈濟辦的每一場活動,都令她有莫名的感動。
◎感動與省思
而花蓮各鄉鎮村里行政首長也紛紛投入邀約社區鄉親共同響應吉祥月祈福,共聚大家善念,為人人祈福。「能參加慈濟的活動,真的很難得。」北昌村村長劉文賢參與供齋,心裡卻有深深的感恩。他滿懷欣喜表示,北昌村這次有二十八位村民前來參加,每一位村民都抱著歡喜的心情,一起來參與齋戒祈福會。
而臺上經藏演繹讓他很震撼,他分享,每一位慈濟志工都很用心,精心呈現花蓮0403地震和這次風災所造成的災害,讓每一位來參加的會眾,都能很清楚地體會到大自然的威力,這也讓他很感動。在〈祈禱〉歌聲中,劉文賢很虔誠地祈求,家人能平平安安度過每一個好日子。
第一次參與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的花蓮市國華里長林軒羽,受協助里內福氣站活動而相識的慈濟志工的邀約,並廣發訊息到國華里群組內,邀約里民一起歡喜前來為大眾祈福。
「花蓮不論是0403地震或是七月颱風,大家都是身心俱疲,有一個信仰活動,讓大家心有所歸……」在傳統所說的鬼門開的七月,她深切希望透過這祈福會來為大家祈福。言談間,林軒羽仍不諱言對傳統習俗、民間信仰,還是無法完全拔除,她笑稱,只要不發生事情就不會聯想到是因為「七月」。「像傳統說:逢九不能過生日,今年我三十九歲,過生日前我出車禍,發生事情我就相信了。」在笑聲中,她傳達出,仍不免會受根深蒂固的想法左右。
「進入會場看到上人影片和其他影片感覺都是很平靜祥和,與一般在外面的感受很不同。」林軒羽分享,在看影片當下,她心中泛起許多想法:慈濟在花蓮很久,不論天災或很多社區活動,志工都給很多幫助,讓災難或種種現況改善很多。「看到0403影片,有想要哭的感覺;事情發生,慈濟還有其他各方資源都很幫忙,讓花蓮能夠走過災難。」她感恩來自四方的愛,讓大家一起安好。
參與這次獻供儀式,林軒羽深覺與有榮焉,她更期望藉由這祈福會,祈願大家平安無災,順順遂遂過日子。
接觸慈濟已經很多年,今天卻是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初體驗的吉安鄉慶豐村長王淑娟認為,身為村長如果村裡人人都能平平安安,對社區而言是一件好事,受到慈濟志工邀約,她也歡喜響應,和村民一起前來祈福。她期望無論是社區或是家人都能平安。
所有出家人從農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三個月修行圓滿,成就很多人超凡入聖,七月就是吉祥的月分。而佛看到得到成就的弟子很多,很歡喜,便稱是佛的歡喜月。七月也是孝親月,由來則是佛教經典「目犍連救母」的故事。
目犍連尊者因為母親業力深重,他依佛陀所示,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這一天,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恭敬虔誠地十方眾僧,解救母親脫離餓鬼道。於是農曆七月,是慎終追遠,感念親恩的孝親月,人人把握因緣,好好運用父母給予的身體,做好事、行善助人,以為父母植福、為個人修慧,令農曆七月更吉祥。
透過一場場法會的莊嚴、殊勝氛圍,人人心生歡喜和感動,希望人人時時、日日行善,匯聚善的力量,形成愛的循環,讓善與愛共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


圖左 :黃秀霖里長(前),一個半月前開始茹素,深刻體會到,素食對血管很有幫助。[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游淑貞期勉大家,跟對慈濟,為巷弄鄰里、長者服務,為災害做準備,大家都將是最有福的一群。[攝影者:劉鴻榮]


圖左 :黃早春(前右三)期待大家透過今天祈福會,共同祈求花蓮鄉親的生活更平安、平順。[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在〈愛與關懷〉樂音中虔誠獻供,虔誠禮敬諸佛,獻供燈、果,祈願善因皆得善果,身行普皆如意。[攝影者:劉鴻榮]


圖左 :大眾端起面前的平安齋盒餐,一起以虔誠的心至誠供齋,祝福天下無災,人人平安吉祥。[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在傳統所說的鬼門開的七月,林軒羽(前右)深切希望透過這祈福會來為大家祈福。[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以演繹方式重現歷史,除了0403大事記之外,更透過「守護生命」入經藏演繹與螢幕上影片呈現全球嚴峻疫病。[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曾庭芳發現,透過活動更能覺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作息、習慣和思想的提醒與加強。[攝影者:蔡翠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