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齋戒祈福 看見花蓮鄉親的韌性

齋戒祈福 看見花蓮鄉親的韌性

E-mail 列印
「今年受到天然災害對花蓮影響很大,0403之後,還有凱米颱風都有交通方面的影響……」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說起,天災對以好山好水聞名、觀光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花蓮造成莫大影響及損失,因此,他認為,今 年花蓮舉辦吉祥月祈福會有更特別的意義。

延續8月10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第一場社區「2024 花蓮區七月吉祥月祈福會」,8月17日進行第二場法會並於隔日18日,舉行慈濟四大志業場次,除了有志業體同仁還邀約愛心商店店家代表一起參與,兩日來計有約1200人,一起在靜思堂聚善念、齊齋戒、共祈福。

◎回顧是為警惕

在莊嚴法會中,所有參與者都恭敬虔誠,身心清淨浸潤其中。在〈愛與關懷〉音樂聲中,臺前獻供代表整齊莊嚴身影緩步到尊尊透亮琉璃佛前獻燈、果,虔誠禮敬後,人人和著臺上入經藏演繹人員剛柔並濟的肢體語言與整齊一致的唱頌聲,依著節奏以手、口,齊動與同唱《無量義經》「天衣散花」,全體入經藏。

「2022年底,到去年2023年,從高雄、彰化到臺北,『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將佛陀的一生,《無量義經》的精髓,與慈濟四大志業的脈絡,用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8月17日司儀,慈濟志工劉芳助為即將播放的「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的精華片段,細細解說。

除了從經藏演繹片段中看到慈濟歷史,更藉由0403大事記現場演繹搭配紀錄影像,人人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也看到天災無情,更重溫滿滿的人間有愛的感動。而「守護生命-推素、救倒懸大事記」也透過影片與現場演繹,呼籲人人要發揮成完整的愛,愛人、愛物、愛動物、愛天地萬物,共同虔誠推素,祈求平安。

◎災難來的省思

場場祈福會都由花蓮縣市政府代表或村里長亦或是相關單位代表到場,針對「花蓮0403地震大事記」與眾分享。8月17日花蓮市公所溫策帆祕書代表因公無法前來的魏嘉彥市長前來分享。

「0403地震造成花蓮市有一千五百戶被貼上紅黃單受災戶……」因0206地震與慈濟搭配的因緣,在0403發生第一時間,便即刻成立收容中心,慈濟提供福慧床及隔屏。他首先感謝慈濟及NGO團體在地震發生第一時間即進駐中華國小收容中心,提供人力、物力支援,讓無家可歸的受災戶有一處溫暖的照顧;溫策帆再次表達誠摯感恩,他更是讚歎慈濟救災的效率。「感謝慈濟在第一週就到各受災戶發放應急金,供受災戶採買日常生活用品……」

8月18日則由曾經參與去年臺北小巨蛋和今年多場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經藏演繹的花蓮慈濟醫院胸腔科醫師王咏璇,從演繹白色上衣轉換身分變裝穿上白袍與眾分享。經過力與美的演繹呈現後,她不免氣喘吁吁地說起在這次0403大事記演繹中,更令她不禁想起,六年前2018年的0206地震和今年的0403大地震,那種天搖地動的景象,迄今仍心有餘悸,感到無比震撼與惶恐。

0206發生地震當下,仍是住院醫師的王咏璇正在巡病房,不久她被分配到急診室支援,儘管本身不是外科醫師,她依然盡力協助縫合傷口。而餘震不斷,王咏璇總是擔心,醫院會不會倒,會不會被壓死?當餘震一來,她都想往外衝,為病人縫合的手也一直發抖,此時,一旁的學長安慰她「不要害怕,我們都在一起。」一句溫言暖語,她的手不再抖動,也不再想往外逃,而是放心地安住在醫院,繼續救治病人。

0403地震發生時,已是主治醫師的王咏璇身在位於十三樓的居家,她鎮定地確認家人都平安後,盡速趕到醫院病房區,協助可以出院的病人離院。看到醫院同仁發揮各自良能,王咏璇終於體悟到《無量義經》〈十功德品〉這句「譬如船師身有病,但人若有堅舟猶度人」的道理。「即使遭遇災難,慈濟人仍無私奉獻,出來上班勘災。」她更分享,上人教導人人「化禍為祥,共善造福」,人人如小小心蕊若能聚合成朵朵蓮花即能照亮世界。最後王咏璇更以「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即便恐懼依然勇往直前。」與眾共勉。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海外慈善組同仁楊琇光看到0403地震影片,想到慈濟所援助的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當地房屋都倒塌,心中很不捨,更能貼近鄉親的心,更能了解他們所受的苦。「就像胸腔科王咏璇醫師的分享,感念很多人的幫忙,不管是0403或是日本能登地震,慈濟人都很有心去幫忙。」她希望透過祈福會愛心匯聚,大家一起誠心祈禱,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茹素護生愛生

呼應「守護生命-推素、救倒懸大事記」,每場祈福會也特別安排茹素經驗的心得與歡喜。8月17日,宜昌村長黃志源以「蔬食護一生的重要性」為題與眾分享,一上臺,他便問起大家:「吃素會沒體力會暈倒,會嗎?」偕同四十多位宜昌鄉親及福氣站長輩前來參加祈福會的黃志源接著從2016年,在慈濟建議及協助下成立銀髮族福氣站關懷據點說起,除了表達感謝慈濟提供桌椅、碗筷、電鍋等設備外,他也感恩八年來慈濟志工長期陪伴,並供應素食餐點。

受到福氣站慈濟志工的影響,八年來他早餐不吃肉。黃志源要從自己開始行動去影響別人,他鼓勵大家「從今天開始敬天地萬物」期待大家從今日開始茹素。

不同於以往場次,8月18日前來祈福會分享茹素救倒懸的是一位即將升國一的年輕學子,十三歲的吳羽祥同學是位胎裡素寶寶,出生時才一點五公斤,他分享:「茹素讓自己健康長大,從小到大的體型都是壯壯的,學習也很不錯,可見素食是很有營養的。」吳羽祥更以證嚴上人曾表示,茹素是靈方妙藥,五百個便當可以救一百二十公斤的一隻豬及三十六隻雞。吳羽祥更自豪分享,十三年下來,他已經拯救了二十九隻豬及一千零八十二隻雞。

「我很喜歡動物,牠們都是我的朋友,茹素過程中,很高興能拯救這些動物及保護地球媽媽。」吳羽祥認為,茹素不困難,有心就可以成就,他誠摯邀約大家一起加入茹素行列。吳羽祥疾呼:「茹素可以讓身體更健康,也可以讓地球更美好。」

◎店家響應蔬食

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在講經堂獻供儀式、演繹及大事記及分享後,於午間時刻在講經堂外周邊進行供齋儀式。由村里長、愛心商店店家或各方貴賓代表,以虔誠的心,為諸佛菩薩獻上美味的素菜、佳餚,表達大家的敬意和感恩後,大家
一起享用平安齋,圓滿祈福會。

愛心商店業者紛紛準備豐盛精美的餐點為供齋獻心意,「伴家家實驗廚房」謝慧雯分享,商店特色是向葷食者推廣好吃的素食,利用家中廚房以預約方式經營販售,雖然如此,她強調,商店仍是完全按照政府規定,有正當營業登記與食安保險。

今天為吉祥月祈福,她為三道準備的菜色取吉祥的名字:「火樹銀花慶吉祥」、「櫛比鱗次聚福緣」及「志同道合菩薩情」;分別以簡單平常菜色,如花椰菜與白木耳、菇類總匯的拌炒;還有煎櫛瓜裝飾一些菇類及採用日本食材製作成的稻禾壽司。

「以前大家對七月都覺得比較忌諱、陰森,覺得慈濟很棒,把七月的概念翻轉成佛陀的歡喜月。」謝慧雯認為,歡喜應該是很正向的,她很開心來參加這樣的活動。

位在花蓮火車站附近的阿潘熱炒,是一家提供葷素熱炒的商店。老闆潘秋香表示,只要客人訂素食餐都很願意為他們做。被慈濟選為愛心商店,讓從小受媽媽影響而學會布施的她,覺得很開心。「有時候客人會將找零當小費,就跟他們說,幫他們投錢筒功德,自己也會把盈餘投撲滿;能以小小的力量去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的心願。」

第一次參加慈濟舉辦的祈福會,她看到演繹、唱誦佛樂《無量義經》〈徳行品〉,大家在忙碌中還要抽空練習演繹,也要提倡齋戒茹素,提醒天災人禍等,都讓她很感動,潘秋香不禁哽咽,眼眶濕潤說著:「看到我都流下眼淚。」

而能來參與為花蓮鄉親祈福,潘秋香覺得自己有盡到一分力量,很是開心。她不懂,為什麼天災一直在花蓮,也不懂如何求菩薩幫忙,今天趁這法會,她可以發一個很大的願,向菩薩祈求天下、大家都平安,讓花蓮不要再有那麼多災難。

平常陸續有吃早齋的潘秋香,發願以後都要吃早齋。「今天的餐點好吃又豐富,每次到慈濟醫院都會買素三杯雞便當,對身體又很健康,又可以幫助地球。」

長春藤素食業者曾玲珍,則備來素食煎餃。「一個煎餃就包羅萬象,營養都包括在裡頭,應該可以給素食者提供完整的營養成分。」她娓娓道出以煎餃供齋的心意。參與七月吉祥月祈福,曾玲珍覺得非常興奮,也非常感恩,尤其七月是吉祥月,也是一個尊重生命的月分,利用這個月分很無私地為所有眾生祈禱、祈福。

今天集合所有富有愛心的愛心商店店家,一起來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想法,相信可以把大家的善念集合起來,讓所有的有愛心的人都能得到福報,這是最大的目地,曾玲珍表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集合大家的力量一定是更有價值的。

◎蔬食環保覺醒

8月18日供齋儀式後,特別邀請顏博文和與會貴賓、愛心商家及會眾、同仁分享。首先,他介紹座位席圓桌上整齊擺放的盒餐,是來自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推素小組組長邱國氣推廣的VO2訂餐平臺。顏博文更向大家說明,V是指Vegan,也可以是Vegetarian取代CO2二氧化碳的C……從花蓮開始,連結在地餐廳業者一起提供蔬食,以推動VO2;如今,VO2已在全臺發展。

「今天要更感恩的是在座的愛心商店鄉親,長年一起來支持慈濟。」顏博文細說愛心商店的伊始,從花蓮開出發,自兩百家,兩千家,到目前統計在全臺已經達到三萬六千家,從他的神情及語氣中,閱聽到充滿期待與希望的未來,透過VO2提倡環保理念,不用一次性餐具,以環保餐盒盛裝,每人每一餐素,都能減少大約780公克碳排放量。

顏博文表示,這驚人的成長代表大家對地球及慈濟共善的肯定,他並祝福大家今天有愉快健康的蔬食,並一起感念吉祥月,共同創造更和諧美好的社會。用餐後,顏博文更心有戚戚表示,看到全球受到地球暖化影響,造成極端氣候有很多天然災害,這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大家真的要覺醒才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顏博文呼籲人人要呼應上人長年所推動的蔬食、環保,要清淨在源頭以降低地球暖化現象。他並分享著蔬食的好處多多,可以達到身體健康,所有眾生和諧。「不殺生,有多重意義,尤其在花蓮還在受地震、颱風影響當下,感受更強烈,更需要來推素,更需要來淨化人心,更需要重視環境保護的議題……」顏博文認為,這也就是今年七月吉祥月所要呈現的更有意義的事。

圖左 :曾玲珍(中)表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集合大家的力量一定是更有價值的。[攝影者:蕭寂興]
圖右 :顏博文呼籲人人要呼應上人長年所推動的蔬食、環保,要清淨在源頭以降低地球暖化現象。[攝影者:徐政裕]

圖左 :講經堂獻供儀式由村里長、愛心商店店家或各方貴賓代表,以虔誠的心,為諸佛菩薩獻上美味的素菜。[攝影者:劉鴻榮]
圖右 :吳羽祥(左)認為,茹素不困難,有心就可以成就,他誠摯邀約大家一起加入茹素行列。[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王咏璇更以「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即便恐懼依然勇往直前。」與眾共勉。[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黃志源鼓勵大家「從今天開始敬天地萬物」期待大家從今日開始茹素。[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在〈愛與關懷〉音樂聲中,臺前獻供代表整齊莊嚴身影緩步到尊尊透亮琉璃佛前獻燈、果。[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能來參與為花蓮鄉親祈福,潘秋香(前中)覺得自己有盡到一分力量,很是開心。[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溫策帆再次表達誠摯感恩,他更是讚歎慈濟救災的效率。[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