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花蓮吉祥月供齋 茹素共善護大地

花蓮吉祥月供齋 茹素共善護大地

E-mail 列印
「每一年的吉祥月祈福會,除了大家都一樣很恭敬虔誠之外,今年增加經藏演繹與供齋。」在慈濟香積功能非常專精的慈濟志工蔡月桂為今年吉祥月祈福會供齋。她表示,結合慈濟人文與蔬食共善,希望讓會眾更加清楚了解齋戒 茹素。

8月10日、17日及18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三場與社區連結的祈福會,以供齋儀式及「守護生命」推素、救倒懸大事記演繹,啟發大家一念大愛,愛人、愛物、愛動物,繼而力行茹素,發揮完整的愛,愛天地萬物。人人共同虔誠推素,以愛積福致平安。

◎志工分享 茹素經驗

在祈福會中,身為獻供燈果人員之一的慈濟志工陳金國表示,今年不同以往,有邀請村里長及民眾參與獻供、供齋儀式,讓他們有參與感,感受到慈濟人文與祈福會的意義。「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希望他們將來更認同並更有意願來參加慈濟舉辦的活動。」陳金國分享,雖然勸人行善容易,勸人吃素較難,他希望能藉由持續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來改變大家的飲食習慣。

在祈福會中承擔桌輔工作,原本就很少吃葷,進入慈濟後便茹素至今已五年的慈濟志工李麗琴,第一次參加吉祥月祈福會。她認為,有供齋儀式很好。李麗琴向鄉親分享她吃素經驗,吃素很好、也很方便。

而在入口處承擔服務來眾工作的曾秀治說起吃素的三部曲,竟然從買房子開始。二十幾歲時,看旁人買房子,心生羨慕的她,對自己說,如能在三十歲前買房子就要吃早齋。果真就在三十歲那年,她買了房子,也就開始吃早齋。曾秀治笑稱,後來在初一、十五吃葷食,身體會常出問題,於是初一、十五也改吃素。

而認識慈濟後,一位相識的茹素友人每每和曾秀治一起用餐時,都特地為她點葷食,這令曾秀治過意不去而提議,自己也可以跟著吃素。於是,後來在參加慈濟見習委員培訓時,曾秀治便決定茹素,也以素菜拜祖先,再也不燒紙錢。她覺得今年吉祥月很莊嚴,聽到會眾私下分享說慈濟的素食很棒,曾秀治與有榮焉,也滿心歡喜。

◎人心改變 環境更好

今年吉祥月祈福會地方政府長官、各界貴賓與鄉親踴躍參加,花蓮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張華砡除偕同環保局人員,也邀約各村里環保志工共七十五人,前來共襄盛舉。雖是第一次參加祈福會,卻已多次參加慈濟歲末祝福,她覺得祈福會很莊嚴,很敬佩慈濟的人文,讓人心靈得以沉澱與啟發。張華砡認為,一般民眾都覺得七月是鬼月,有所禁忌;而祈福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安祥的月分,無形中也帶著大家繼續環保救地球。

「再次看到0403影片很感同身受,大家的大愛付出與互助,很感動,尤其慈濟無私的幫助。」張華砡對今天齋戒茹素的宣導印象深刻,平時常看到慈濟在全世界救災,對慈濟齋戒茹素較少接觸的她表示,媽媽也是茹素,她也願意朝吃素的行列邁進,現在花蓮縣政府每週二、四都訂VO2素食餐,而環保局也是每週一次響應蔬食。

北埔村長,也是環保志工理事長的黃淑貞分享,整個祈福會過程很感動,看到花蓮的天災,她深感人心需要改變,平時吃早齋的她表示,呼籲大家最好依照各自方便時間都能茹素,不僅可以淨空腸胃,心智也能成長。今天偕同二十幾位北埔環保志工前來,黃淑貞說,團隊在每個月初都會打掃北埔村環境,大家都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努力清潔家園,將做環保當做是功德。

花蓮市國聯里長林靜芬,今年已是第二度前來參與吉祥月祈福會;她露出燦爛笑顏表示,今天(8月17日)是應環保局邀約,陪伴里內環保志工一起來。林靜芬更深刻認識到,慈濟不論是推廣素食,或是對0403地震的協助與平常社區的帶動都有很大貢獻。「從影片中,看到在0403地震中受傷與無家可歸的人很多,很多房子倒塌了,畫面重現,更加慶幸我們是很有福的人。」

8月10日已來嚐過素食餐點,她覺得素食是低碳飲食,對地球非常友善。林靜芬不諱言,有受激發朝向蔬食飲食做改變。「其實蔬食對身體會比較好,家人也以蔬食偏多,期待可以常常推廣,從自己先改變,盡量遠離肉食類,不吃肉真的是沒有關係。」

「今天聽到兩個字『茹素』,讓我非常感動,以前媽媽每天吃素,我都不以為然,覺得那是她的事情。」勝安村村長陳奕華些許激動地,發出微顫語氣說起,如今,看到慈濟將茹素發揚得很好,不但告訴大家吃素的好處,不要荼炭生靈,還能為減少地球暖化做貢獻,這令他異常驚訝,更對茹素有一全新的詮釋。陳奕華當下發願,每天早餐及每個初一、十五都要陪媽媽吃素。

喜歡看影片的他,每每看到殺雞、殺鴨片段,都覺得沒什麼,是自然的輪迴;今天看到舞臺上演繹人員的動作,搭配影片的播放,陳奕華很震撼。「今天看到,尤其是聽到臺上演繹人員腳跺踏地板的聲音,真是很震撼。」

他更深深思索著,影片中,看到山會倒、地會裂,為什麼會這樣?陳奕華希望從自己開始改變,希望藉由現在是「村長」這個職位,去影響更多人,改變這個村,是今年他對自己的期許。「希望以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來推動,從自己開始,先去影響旁邊的人,一個對一個,會更深入人心。」縱使一輩子只影響一個人,陳奕華也希望要盡力去做。「我們去吃素好不好?」他毫不吝嗇,很歡喜分享了這一他藉以影響他人的好方法。

吉安鄉鄉公所鄉長室主任武玉智很感動表示,祈福會呈現地震風災所造成的災害讓他很震撼,也體會到地球暖化造成氣候的異象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因為現在是地球村,因此所有的人都要有愛護地球的使命,而茹素可以不讓眾生受到侵害,每一個人都盡一點力,就是茹素盡量不殺生,與大地共生息。

十年來發願每年七月茹素,為父母親增陽壽,也希望藉此,在一年之中讓身體有清淨、淨化的時候。「一個月初一、十五兩天,一年算下來就有二十四天,但是一忙就可能忘記吃素……」武玉智露出尷尬笑容繼而開朗說著:就乾脆整合成一整個月吃素,比較方便計算吃素的日子。幾乎每年慈濟的歲末祝福或浴佛都會來參加的他分享,常聽到慈濟宣導齋戒茹素,雖然常因工作需在外奔走,吃素不是很方便,但武玉智卻要求自己盡量吃鍋邊素,也發願能朝全素推進。

◎祈福撫慰 環境永續

宜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勤英每年都會參加慈濟辦的祈福會,祈求大家都能平安,也希望透過祈福會能撫慰大家在地震後惶惶不安的心,能夠得到平靜。

「今年祈福會與往年不同,很棒,師兄、師姊們都很用心。」除了演繹人員以動作、肢體震撼的演繹外,張勤英從供齋儀式中,看到那麼多可口美食,吃來津津有味、眉開眼笑,也吃得健康安全。「很感謝慈濟很用心,為社會上老百姓的健康把關。」

第一次參加祈福會,來自鳳林的李春媛阿嬤,感到很莊嚴。三位孫子都參加鳳林靜思堂的蔬醒學堂,學到很多,會尊師重道,慈濟教得很好;她很感恩上人對花蓮震災的援助和對社區的照護。

今天對齋戒茹素、不殺生,印象深刻,真是受益良多。「今天的餐點不輸外面的Buffet,配料和想像的不一樣,配菜有豆腐蠻有營養的,蛋白質應該都很足夠……」她原本以為素食菜色很單調,吃了慈濟的素食餐,李春媛發願跟著慈濟志工吃全素。

花蓮護國宮三山國王廟計有六十八名人員前來,第一次參加祈福會的主任委員林勝煌,覺得氛圍很好,能感受到慈濟的人文精神與行善的用心,也看到慈濟的凝聚力,更對慈濟推動茹素的帶動方式很感動。「三山國王廟也是全年茹素,更是一所無菸宮廟,推動不拿香心中一柱馨香,點電子香。」他分享,原有的九座爐現在只剩一座天公爐,點一根大電子香。

林勝煌分享,自2016年,在慈濟志工的推動及上人的感召影響下,三山國王開始茹素,推動環保,所有活動與會眾都全年茹素。說起廟務,他與有榮焉,充滿信心說起,三山國王廟屬於客委會的客家信仰中心,因為有很多國內外觀光客,也是內政部核定的中英友善寺廟,更是環保局核定的環保寺廟,不燒紙錢、做回收,推動環境的永續,得到五個永續經營認證。

「今天的餐點很健康而且色香味俱全,看了就覺得很可口,大家吃得很高興。」林勝煌認為,以這樣的形式推動社區環境非常好,對國家永續經營也很好,也很值得去推動。

宜昌發展協會志工陳紅珠,很喜歡到靜思堂。她清楚記得,第一次來,是在八年前,由班長帶大家前來參加歲末祝福。當時陳紅珠就很感動,而後幾乎每一年,她都會參加。因為喜歡,她排除障礙,從其他志工活動提早離開,趕來參加靜思堂的祈福會。

慈濟的理念令她很喜歡,雖然沒有宗教信仰,未吃齋拜佛,陳紅珠最喜歡慈濟推廣的環保愛地球。「覺得這是世界上最重要,需要去做的事;其次是慈濟的急難救助。」四十多年前就開始了解慈濟,陳紅珠雖然沒有很深入,卻對慈濟不分種族、宗教,在國內外救災,很感動。「後來了解佛陀的故事,了解佛陀愛眾生也是沒有差別,這是很好的理念。」對於對的事情,陳紅珠更要深入去了解,於是她更是喜歡慈濟。

現場很多團體都前來參與令她深感慈濟很有心,而且在習俗上,農曆七月都是要普度,殺生很多。「記得小時候,在七月的時候,家裡也會準備很豐盛的食物普渡,也殺生很多。」陳紅珠憶起,那時候,她就很厭煩這樣的方式,感到有一些恐怖。「當時我都沒有拜,而慈濟提倡七月是吉祥月,是平安、孝親月,很好。」

陳紅珠更說起,過去家人買很多東西大普度,很浪費,很不好。她表示,雖然還沒有完全茹素,平常就是以蔬食居多。陳紅珠看到慈濟在推廣齋戒茹素,而且宰殺動物也確實很殘忍,她了解了,就要慢慢減少葷食,相信慢慢地可以改變飲食習慣。

◎美食擺盤 一份尊重

「經過法會人人茹素後,很多會眾分享:素食怎麼那麼好吃,以前怎麼都不知道。」慈濟志工蔡月桂滿心歡喜分享這一振奮人心的鼓勵。今年藉由一場場祈福會結合感恩祝福的供齋儀式,令來眾大開眼界,對蔬食有了不同的印象。蔡月桂滿心期待,希望大家能延續這分「好感」,日後都會嘗試改變飲食習慣,享用蔬食。

蔡月桂在供齋現場不停走動觀察,發現大家都吃得歡喜,一輪再一輪取用菜餚,她很開心人人都喜歡團隊準備的蔬食餐點,還有會眾很歡喜與之分享:已經走了四輪。雖然都是一般食材,蔡月桂和團隊以用心擺盤與充滿色香味,讓會眾如入六星級餐廳,人人感受到慈濟人那一分尊重。

「農曆七月大家知識提升,人口增多牲口也增多,為了供養給人的口欲,所以很擔心。」證嚴上人不斷透過影音期待大家要真正地戒慎虔誠,還要齋戒茹素。上人更教示大家,「齋」就是要把心裡虔誠吃出最高的愛,要愛人、愛天、愛地、愛生靈,都要愛。

上人殷殷叮嚀大眾,要有真誠的愛,切勿殺生;他更提醒人人,好事、善事要多做,大家一起造福人間,天下就會平安。

圖左 :在參加慈濟見習委員培訓時,曾秀治(右)便決定茹素,也以素菜拜祖先,再也不燒紙錢。[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林勝煌(前左)認為,以供齋的形式推動社區環境非常好,對國家永續經營也很好,也很值得去推動。[攝影者:劉鴻榮]

圖左 :林靜芬(左)更深刻認識到,慈濟不論是推廣素食,或是對0403地震的協助與平常社區的帶動都有很大貢獻。[攝影者:劉鴻榮]
圖右 :張華砡對今天齋戒茹素的宣導印象深刻,她也願意朝吃素的行列邁進。[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蔡月桂分享,今年藉由一場場祈福會結合感恩祝福的供齋儀式,令來眾對蔬食有了不同的印象。[攝影者:蔡翠容]
圖右 :陳金國(前左)分享,希望能藉由持續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來改變大家的飲食習慣。[攝影者:劉鴻榮]

圖左 :香積團隊用心擺盤與充滿色香味,讓會眾如入六星級餐廳,人人感受到慈濟人那一分尊重。[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花蓮靜思堂舉辦三場與社區連結的祈福會,以供齋儀式及「守護生命」推素,啟發大家一念大愛。[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大家以恭敬虔誠心念,共同祈願天下平安吉祥。[攝影者:劉鴻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