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天廚」成就國際學術會議齋食

「天廚」成就國際學術會議齋食

E-mail 列印
2024年8月24日、25日二天在花蓮靜思堂舉辦一場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與會的法師、學者、貴賓於23日下午陸續到達靜思堂。二天學術會議的齋食是由花蓮香積團隊主承擔,宜蘭、臺東志工亦共 襄盛舉,大家共同成就這場殊勝莊嚴的學術會議。

◎誠意方殷 圓滿殊勝齋食

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在24日、25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辦,餐點的準備首次由花蓮、宜蘭、臺東三地的慈濟志工來共同承擔。為了迎接學術會議的法師、學者、貴賓,花蓮區的香積組團隊與生活組團隊,23日一早在同心圓餐廳與靜思堂地下二樓,大家合心協力把握殊勝因緣,在各自崗位同心付出。

「我們花蓮區的師兄、師姊就是用一分很虔誠恭敬的心來承擔這一次餐點、生活茶水,還有法師的接待……」承擔香積、生活組總窗口的志工蔡月桂說,團隊就是用一個「誠意」來迎接此次學術會議的餐點。「大家雖然三區首次合在一起成就,不管是接待、交通、機動等等,整個團隊氛圍就是合和互協,大家一起共同來圓滿。」

花蓮區因凱米颱風過後又連續下了大雨對於這些農產品都受到滿大的影響,要準備近五百人的菜,其實是有困難度的。蔡月桂說:「我總是覺得誠意就有好因緣,比如風災後的青菜很少,在開菜單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買食物,不敢太設定。剛好在市場就會遇到小農自己種的菜……」

◎同心圓餐廳 幻化為天廚

醬油膏、沙拉油、醬油、鹽巴、胡椒粉、五香粉,眾多調味料加入大鍋炒香,只為滷壽司中的一道配料「牛蒡」,志工陳莊禾說:「最後還要淋上香油!」牛蒡要下鍋前先切成細條狀,浸泡水加一點白醋「因為牛蒡含鐵量高,為了避免氧化所以加些白醋。」二天的學術的餐點由蔡東閣、洪金助、秦長京、陳莊禾四位慈濟志工共同掌廚圓滿。

竹筍切直再切絲,志工劉玉秋說:「這道菜是做扣盤,竹筍怕會斷所以只能切直的,然後再斜切絲。」任何菜的刀工都很嚴格要求形狀一致,不管切絲、切塊,講求整體美,除了美觀也是為了口味一致。香積窗口劉玉秋對自己要求,也溫馨叮嚀志工們「慢慢切、慢慢來⋯⋯」對於餐點要求的她,更希望與會的貴賓吃到美味的齋食料理,進而茹素。

「天廚、天缽器、天百味。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作天伎樂。歌歎彼佛及彼菩薩聲聞大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同心圓餐廳在志工齊心分工下,猶如《無量義經》中〈德行品〉的「天廚」成就了一場見色聞香自然飽足的歐式自助晚宴。

晚宴中的菜色十分豐盛,有壽司、油飯、涼麵、炸秀珍菇、泰式椒麻G、煙燻豆皮、秋葵、扣盤、龍鬚菜、時蔬、拼盤、涼拌木耳、麻油猴菇百合、花生豆腐、麻辣香豆腐、貢丸湯、羹湯、蛋糕、水果、西米露等十多種美味蔬食料理。桌上陳列的每一道菜餚,不僅僅是味覺、視覺的享受,更是凝聚了香積團隊對法師、貴賓們深深的敬意。

◎佛法生活化 菩薩人間化

來自鳳林區的志工鍾美玉任職農會行員,23日特別請假來參與生活組前置作業,她說:「希望把握因緣,與大家結善緣。」另外,主廚之一的秦長京在炎熱天氣中,克服高溫拿著鍋鏟下掌廚,他分享:「我們是用很殊勝、很歡愉的心來為各位師父、學員們來烹調。」

「可以供養法師,當然是個喜悅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準備很多樣食物……」承擔總務機動組的窗口劉清明,分享著此次的法喜。他還說:「有些食材有缺就必須馬上補,例如要冰鎮菜色的冰塊不夠,就需要機動組馬上補位購買。還有餐點煮好就要立即分批送到靜思堂,不能等一次全部弄完再送,絕對會來不及讓賓客享用。」劉清明強調,大家一定密切配合,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延誤大家的用餐。

「一天中有早齋、午齋、藥石,還有兩次的身心寬暢,我們希望讓大家除了課程上,有法的研討中內化為道糧,也提供大家在體力上有足夠的資糧。」蔡月桂分享在準備餐點時的心得,她還說:「也很感恩團隊起早晚歸,共同圓滿此次殊勝學術會議。」幾天下來,香積、生活等等團隊只說幸福,雖然腳酸、腰痠,可是大家的心中卻是法喜滿滿的。

最後,蔡月桂很感恩地說:「當法師、貴賓們在精進、研討的時候,其實場外我們這些上人的弟子,上人帶領我們這樣的『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讓我們每一次的工作團隊,都是用護法的角度來承擔任務,我們真的衷心很感恩。」

圖左 :美味的壽司,內容物製作過程不簡單,牛蒡切細條再滷過使其入味,創造壽司新口味。[攝影者:吳亞馨]
圖右 :志工蔡月桂精心擺飾點心、餐盤,迎接即將到來的法師、貴賓。[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陳莊禾說:「牛蒡要下鍋前先切成細條狀,浸泡水加一點白醋,因為牛蒡含鐵量高,為了避免氧化所以加些白醋。」[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任何菜的刀工都很嚴格要求形狀一致,不管切絲、切塊,都講求整體美。[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志工們用一分很虔誠、恭敬的心,來承擔這一次國際學術會議齋食。[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志工依序將香積團隊準備好的齋食送至餐桌。[攝影者:劉鴻榮]

圖左 :法師、貴賓在藥石前,雙手合十恭敬的唱誦感恩歌。[攝影者:劉鴻榮]
圖右 :與會的法師、貴賓對香積團隊烹煮出來的齋食讚歎不已。[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同心圓餐廳化為「天廚」成就了一場見色聞香自然飽足的歐式自助晚宴。[攝影者:蕭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