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舉辦七月吉祥月 花監收容人讀靜思語學做人

舉辦七月吉祥月 花監收容人讀靜思語學做人

E-mail 列印
「第一次參加慈濟法會,不由心酸,平靜下來後,想到入監二十五年,看了《靜思語》,才讓我回想過往錯誤,有因就有果,感恩上人教導。」收容人陳同學有感而發地說。

◎讀靜思語 發露懺悔

8月23日午後兩點, 慈濟基金會首次與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舉辦「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護大地」七月吉祥月祈福會,除了六位靜思精舍師父在禮堂內帶領近二百位收容人,同聲唱誦《無量義經》〈德行品〉梵唄版,現場還透過連線,總計二千多位工作人員與收容人一起聆聽證嚴上人開示。

透過影片,上人教示:「在慈濟志工殷勤宣導後,現在人人對大環境已有覺悟,不燒金紙不迷信,讓信仰回歸虔誠一念心,相信『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敬天愛地聚福緣。」德淵師父也上臺祝福同學:「化解惡念結善緣,用心於人與人之間,未來能有更美好的展望。」

為了讓收容人熟悉經文,早上花蓮慈濟志工一行十一人就兵分二路,場布之餘也到第六工廠分享,收容人陳同學看到慈濟志工潘惠珠到來很歡喜,不能上前致意的他,只能以眼神示意,果然得到注意,讓潘惠珠走到身邊,告訴他:「二十五年前被判死刑,就到慈濟辦理器官捐贈卡,希望往生後能幫助別人。」

陳同學不諱言,花監有十四個工廠,雖然慈濟一年十二個月都來愛灑,卻也需要等候多時才能再次輪到,機遇難逢;因為他曾看到服刑期滿的同學再度入監,潘惠珠當場自責,原來她真的把收容人當作親弟弟,讓他印象深刻,改判無期徒刑的陳同學說:「接觸慈濟,懂得有因就有果,要好好學做人。」

◎無常苦空 慈悲膚慰

信仰基督教的莊同學也用眼神看著潘惠珠,期盼敘舊談慈濟。年輕時曾在中興米廠工作的他,回憶過往送米到靜思精舍,德昭師父總是親切招呼,讓他難以忘懷;爾後因擅長樂器,北上組團,在滾滾紅塵中汲汲營營三十多年,難以自拔,因而入監服刑十餘年,預計明年出獄。

莊同學說,首次參加慈濟法會,即使自己不是佛教徒,仍能感受到慈濟音樂可以療癒心靈,讓人得到平靜,尤其曾罹患腦膜炎,四個月後才死裡逃生,家住吉安的莊同學希望出獄後能認識佛法,找到心靈歸屬,加入慈濟做志工。

副典獄長楊垂雄感恩慈濟走入花蓮監獄,舉辦七月吉祥月,期盼同學也能傳遞善的種子,接著致贈感謝狀予慈濟基金會後,與六位精舍師父一起帶領大眾虔誠祈禱,祈求平安吉祥滿人間。

「很感動,今天一位同學倒地送入醫院,佛心、大慈悲心,你們來得正是時候。」在精舍師父圓滿法會後,親自走入第一工廠、第二工廠分發象徵平安吉祥的蘋果,讓第二工廠的女同學經歷剎那生死無常後,紛紛紅了眼眶,感恩師父關懷,並依依不捨地向師父道別。

圖左 :收容人陳同學(左)看到慈濟志工潘惠珠(右)到來很歡喜,不能上前致意的他,只能以眼神示意,果然得到注意,讓潘惠珠走到身邊,告訴他:「二十五年前被判死刑,就到慈濟辦理器官捐贈卡,希望往生後能幫助別人。」[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六位靜思精舍師父在花蓮監獄禮堂內帶領近二百位收容人,同聲唱誦《無量義經》〈德行品〉梵唄版。[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花蓮志工一行十一人兵分二路,除了前往第六工廠分享經文,負責場布的志工則邀請收容人一起為心燈安裝電池。[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信仰基督教的莊同學(右)用眼神看著慈濟志工潘惠珠(左),期盼敘舊談慈濟。擅長樂器的莊同學會後說,即使自己不是佛教徒,仍能感受到慈濟音樂可以療癒心靈,讓人得到平靜。[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為了讓收容人熟悉經文,慈濟志工來到第六工廠分享《無量義經》〈德行品〉梵唄版。[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為了與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舉辦「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護大地」七月吉祥月祈福會,慈濟志工一早到場準備布置禮堂。[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副典獄長楊垂雄(右)感恩慈濟走入花蓮監獄,舉辦七月吉祥月,致贈感謝狀予慈濟基金會,由靜思精舍德宿師父(左)代表接受。[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很感動,今天一位同學倒地送入醫院,佛心、大慈悲心,你們來得正是時候。」靜思精舍師父親自走入第一工廠、第二工廠分發蘋果,讓同學紛紛紅了眼眶,感恩師父關懷。[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靜思精舍德惇師父(中)致贈結緣品予花蓮監獄副典獄長楊垂雄(左)。[攝影者:薛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