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惜食共善大力量 贈靜思語表心意

惜食共善大力量 贈靜思語表心意

E-mail 列印
社會有許多弱勢群體需要被照顧,每天卻也有許多的物資與食物被浪費,慈濟馬六甲分會藉由食物銀行的惜食送愛行動,讓分享取代浪費,幫助資源有效再分配,更開啟善的循環。感恩企業長期支持響應,志工親手送上《靜思語 》書籍表達謝意,讓更多人能接觸到生活智慧法語,有所啟發、體悟,帶動更多善的漣漪。

「靜思語」是證嚴上人以現實人生為出發點,透過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例行與證驗,所悟出的無量智慧法語。1989年,經由臺灣文化界的高信疆先生及一群慈濟志工的努力,第一次將上人平日開示,以語錄的方式彙輯成冊出版,簡單易懂又生活化,啟發生命智慧的經典之作。

2024年《靜思語》出版三十五週年,至今發行八百多萬冊,翻譯成二十三種語文,跨越宗教、種族與語言的藩籬。

適逢慈濟馬六甲靜思書軒二十週年,以及《靜思語》出版三十五週年,馬六甲人文志工團隊手作淨斯年餅義賣,將收入化為購買中文、英文、馬來文、淡米爾文四個版本的《靜思語》書籍之基金,贈送予支持慈濟食物銀行發放之共善企業,表達謝意。同時期盼將上人智慧法語帶入企業,員工翻閱時依當下不同的心境與遇到的人事物能有所啟發,甚至改變生命的歷程。

◎愛分享 讓愛發酵 

7月24日,志工林梅英(慈儼)、黃秀蓮(懿祥)與羅錦福(惟謹),三人代表證嚴上人與慈濟馬六甲分會前往Julie’s工廠致贈《靜思語》書籍,感恩該企業近兩年捐獻餅乾、物資,響應慈濟食物銀行之善舉。

史進福董事長與志工娓娓道來,多年前去臺灣時看見《大愛》一書,一個晚上閱讀完畢,令他很感動!證嚴上人帶動五毛錢起家創立慈濟,之後他把上人的理念運用在企業裡,設立「love fun」鼓勵員工每天放一毛錢,每天早上起一個善念。「真誠的愛,是企業理念也是公司文化。對自己真誠,有真誠心就會留意與照顧周圍的人事物,我從不是為了企業責任而做善事,而是盡『人的本分事』。」

史董事長強調,企業不單是為了賺錢,每個企業如果願意做利益人群的事,只要做一點點,這社會真的很好,如同公司持續推動「share the love」、「最好的你」,關懷與感恩社會各階層默默在付出。只要用心,社會上處處都能感受到愛,去接受感動,才會軟化心房,看見世界的美。感恩慈濟提供食物銀行平臺,讓公司能參與。

2022年因新冠狀疫情與通貨膨脹影響,弱勢家庭生活雪上加霜。9月慈濟推動「食物銀行計劃」,以慈善及環境永續為主軸,協助企業商家將餘量或即期品,連結社會愛心資源及力量,免費轉贈物資給B40(註一)弱勢家庭,減輕經濟負擔,希望能達到食物零浪費。獲悉食物銀行理念,史董事長馬上指示員工支持計畫,捐贈物資至今。

史董事長分享,從小父母親就教導他不浪費食物和節約生活,落實至今。小時候,他騎著腳踏車去餅乾廠撿拾工廠破損的餅乾,一大桶只要少許錢,既不浪費食物,也能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如今自己開設餅乾廠,製作過程的一些瑕疵品,通過食物銀行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這一路來與慈濟接洽的品牌經理周婉如女士表示,董事長以身教帶領員工,公司不分宗教、種族、職業、身分等「以人為本」之理念,持續關注和投入各式公益活動。當初接獲慈濟食物銀行邀約,與公司理念契合,董事長馬上指示響應。「捐贈出去的餅乾都是好的,食用無慮,只是製作過程沒有達到嚴格品質檢測標準,例如重量、形狀等而遭淘汰。感恩慈濟提供管道,讓餅乾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當志工贈上《靜思語》書籍,分享其意義和此趟感恩回饋計畫之宗旨,以及過程中發生的溫馨故事,例如麻坡某間家具工廠獲悉贈書計畫,製作百個書架結緣,帶動紙箱工廠無償響應支持,讓贈書計畫如願,節省下的錢,買更多書籍與弱勢孩子結緣。從食物銀行開始,泛起一波波善的循環。

史董事長認同地表示,我們小人物做自己該做的事,希望員工多多閱讀《靜思語》,看了要去做!

此外,志工向大家介紹,每月一次食物銀行發放物資的點滴,不只將企業的愛心傳遞出去,同時也啟發受助者的善念,於活動中融入如慈善、環保、正念、正信等教育意涵,讓愛與善持續發酵。

◎愛相挺 惜「食」行善

隔日,羅錦福與志工戴秉汶(濟汶)、許玉萍(慈紀)一行人拜訪南順油脂有限公司,親自送上《靜思語》書籍,向公司財務經理陳盈貝道感恩,感謝公司長期捐獻食用油,是支持食物銀行計畫能夠持續的重要後盾。

陳盈貝歡喜地表示,公司很榮幸可以參與慈濟食物銀行,獻上一點力量。當初獲悉此計畫「零食物浪費」的理念,傳達給總裁即獲得批准,將公司即期的食用油捐獻,來幫助弱勢家庭。「以前這些即期品,公司會賣給油品回收商循環再製成其他用途,但是產品其實是還好的,還可以用就不要浪費,拿來幫助一些B40的家庭,可以節省家庭開銷,為社會盡一分力。」

互動過程,陳盈貝獲悉慈濟食物銀行發放的物資,不僅給予食品,如清潔劑等生活用品也包含在內,隨即表示公司除了生產食用油,肥皂、清潔劑、沐浴用品等也是公司產品之一,往後可以增加捐獻物資種類。

志工羅錦福深表感恩,因企業的善心善行,讓慈濟食物銀行每個月能如期發放物資給弱勢家庭,從開始百多戶家庭,至今每個月約有三百至四百多戶家庭受惠,如今即將邁入兩週年,藉此贈書機會,一一親自向共善企業道感恩。

陳盈貝給予志工肯定的回饋,慈濟要做的沒有不成功的!背後擁有一群很強大願力的志工團隊,猶記得自己二十多歲時,曾與志工前往老人院關懷,替長者們整理環境,親眼目睹志工很自然地清理長者的排泄物,當時她很震撼,自己無法跨越那一步,志工卻處之泰然,佩服之心猶存至今。

「沒有那一分心,那一分的願力,真的無法做到!上人的願力,智慧的帶領,志工的跟隨,所以我相信慈濟要做食物銀行,絕對可以成功。我在南順公司工作四十多年了,期待退休之際,可以找到如志工那般的熱情,跨出一步與志工一起做,關懷社會暗角。」

羅錦福請陳盈貝隨意抽取一本《靜思語》,隨心翻閱一頁,映入眼簾的是「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陳盈貝表示認同,靜思語是日常生活的智慧。她將其擺放在會議室,讓員工可以就近接觸和翻閱。

近兩年食物銀行有五十多家企業攜手共善,贈書計畫持續進行中,志工預計親自向一百家長期支持慈濟的企業和團體道感恩;食物銀行發放從2022年9月至2024年7月,總計七千兩百五十四戶次弱勢家庭受惠。此外,慈濟也將各企業每月額外的愛心物資,轉送至孤兒院、殘智障院等慈善組織,攜手惜食共善。感恩各界企業人士的愛心,讓食物銀行能持續分享愛,讓愛永不停息。

圖左 :Julie’s工廠董事長史進福(中)與志工分享以人為本與不浪費的公司理念,與慈濟食物銀行宗旨契合,以行動響應支持。[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2024年《靜思語》出版三十五週年,至今發行八百多萬冊,翻譯成二十三種語文,跨越宗教、種族與語言的藩籬。[攝影者:劉志彥]

圖左 :食物銀行每個月發放生活物資,從2022年9月至2024年7月,總計七千兩百五十四戶次弱勢家庭受惠。[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每月食物銀行發放現場,不只將企業的愛心傳遞出去,同時志工也透過分享,啟發受助者的善念。[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