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謝麗華主任表示,透過兒童劇傳遞美善故事,也帶出了世界難民的議題。[攝影者:陳松基]](/community/./images/community/0C79F450539B11EF906AFB8082F6BE27_0.jpg)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簡稱:慈科大)每年暑假都會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巡演兒童劇,這 次的主題是《元素漂流記》,將氣候變遷、戰亂等議題融入劇情。親善大使團於2024年7月4日至19日,從檳城、怡保、吉打、新山、新加坡、峇株巴轄,一直到麻坡;在半個月內完成九場演出,共吸引星馬超過一萬名觀眾,更突破歷年記錄。
7月19日於麻坡靜思堂,也是最後一站的演出,逾六百人共襄盛舉。不少教育團體,如親子班、幼兒園、補習班、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親子們一起出席,通過親善劇場,結合時事與佛法,啟發人人學習正面價值觀。
◎傳遞美善故事 探討難民課題
《元素漂流記》劇情講述,因戰亂和氣候變遷,水滴們被迫舉家搬遷,尋找新居所;風神帶著他們到火的國度避難。途中經過花的國度,很美的花國卻不收留難民;到達火國卻被排斥,只因為「水火不容」,導致雙方不斷摩擦、起衝突。
經歷了各種磨難,為了一家人能在異「地」掙扎著生存下去,小水滴們只能到工廠打工。寒冷的冬天,起早摸黑走路上下班,日以繼夜地一天工作十三個小時,只有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身心疲憊不堪,只能默默忍受;看到火國的孩童上學,心中非常羨慕。
過後,火國的子民覺察只要彼此尊重、保持適度的距離就不會有危險,也能相安無事;因此為小水滴發起了募款活動,幫助他們不再當童工,重新回校上學。
此故事探討了現今難民的處境與融合的挑戰,展現了不同元素之間的矛盾與合作。劇中強調了團結、合作與理解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支持。
慈科大人文室主任謝麗華表示,兒童劇主要是傳遞美善的訊息及故事,也帶出了世界難民的議題;因戰爭導致流離失所,在別的國度裡面對生活上的挑戰,甚至生命的威脅;難民兒童失學問題及面對生活的艱辛。
「這是用真實故事改編成兒童劇。」
「希望世間上的每個小孩都能夠讀書,每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
除此,更希望傳達給小朋友知道,可以讀書很幸福,很多難民孩童都沒有機會踏入校園,還需要辛苦地當童工養家。
謝主任表示,投入演出的學生都不是專業演員,他們自己準備戲服、投入彩排練習,不斷修正自己的腳本,是一群非常有彈性力的年輕人,富有團隊合作的精神。
學生彼此感恩、互相成就,學會團隊精神,一起完成了可以跟那麼多人分享的兒童劇,相對地感到很有成就感。
◎珍惜自身幸福 伸出援手互助
「看到難民孩子,我覺得很傷心。」十一歲的李芯彤心疼劇中的難民,了解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難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希望能盡己微薄力量去幫助他們。
「我生活在非常幸福的國家,沒有戰爭,可以上學;長大後希望做一些慈善工作,幫助他人。」李芯彤最喜歡「風」的角色,帶領眾人幫助災民面對困難,讓小雨滴有機會讀書。目前,她能做到的就是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透過捐錢、衣服、實用的物品,讓他們度過難關。
她表示要愛惜家人、努力讀書,長大後回報社會。她希望長大後,也能嘗試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試著以話劇的方式,透過表演,去影響更多人。
另一位學生羅睿穎表示,最喜歡「火」的角色,雖然一開始,火不願意與小雨滴在一起,經過火媽媽的勸說,開始伸出援手。「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小雨滴有困難時,火幫助她們去上學。」
她表示朋友間要相親相愛,伸出援手去協助。
◎見苦知福惜福 善種深植心田
麻坡喜悅幼兒園謝嘉欣園長與老師,帶著十八位年齡三至六歲的幼兒前來觀賞演出,她讚歎靜思堂環境舒適,兒童劇表演精彩生動。即使是小小的孩童也不吵不鬧,全神貫注地欣賞演出。
「這是一場很生動的話劇,服裝顏色鮮豔,能夠吸引小朋友,為孩子帶來歡樂。」
「我們都是平等的,遇到困難時,可以彼此互相幫助,伸出援手,發自內心的愛心。」
謝園長相信,雖然幼兒年紀小,但都會有所學習;老師們回去後,也會再次給孩子們講故事,將善的種子植入幼兒心田。
「話劇帶出四大不調,地球面對的問題。」志工楊美琦看了有所感悟,警惕日常用水也要謹慎、節省。她載著鄰居兩個友族孩子來觀賞,看到不了解的內容,他們都會提出疑問,她耐心解答。
她相信兩個友族孩子,看到難民的處境,會更加珍惜所擁有,啟發愛心。
亞當(Adam Bin A. Lateef)看了話劇中所播放的影片,講述敘利亞孩童阿里無法上學,需要工作養家,覺得很傷心。「我的家很多兄弟姊妹,但是我很幸福,有家人的疼愛,可以去上學。」亞當表示長大以後,要幫助他人,捐錢、衣服、食物。
妹妹沙拉(Sarah Binti A. Lateef)表示兒童劇很好看,她喜歡全部的角色;她要把錢投入竹筒撲滿,幫助窮苦的人。
這是一場跨國、匯聚眾人愛心的兒童劇,為觀眾帶來了充滿教育意義的演出,希望能啟發每個人的善念,並勉勵孩子們珍惜讀書的機會。同時,也期望能提升全球公民意識教育,讓年輕一代能夠更有覺知。
此外,還分享了證嚴上人的理念,慈濟志工在多個國家為難民兒童創辦學校,使他們能夠接受教育,而不用被迫工作。這不僅圓了孩子們的讀書夢,更通過教育翻轉難民兒童的命運,照亮他們的未來。


圖左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學生帶來《元素漂流記》兒童劇。[攝影者:陳松基]
圖右 :《元素漂流記》兒童劇,吸引逾六百人觀賞[攝影者:陳松基]


圖左 :李芯彤(右二)及羅睿穎(右一)看了劇後,感恩生活在幸福的國家,能上學讀書。[攝影者:楊春燕]
圖右 :楊美琦(左一)帶著友族孩子亞當及沙拉,來觀賞兒童劇。[攝影者:陳松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