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結歡喜法緣的靜思人文和花藝布置

結歡喜法緣的靜思人文和花藝布置

E-mail 列印
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在8月24、25日兩天於花蓮靜思堂隆重登場。為了迎接來自十方的佛教界法師、學者和佳賓,前兩天,花蓮區慈濟志工開始忙碌地做前置作業。

◎迎賓花藝有禪味

其中,花藝布置,在志工鍾麗雅別出心裁的巧手下,一盆盆繽紛的花,雖姿態各異,卻讓靜思堂每個空間,變得鮮活、溫馨又有慈濟人文。

除了從臺北訂購新鮮花材,也有一些花材是取自四、五天前舉行「七月吉祥祈福會」活動留下還可用的花材,例如桂竹、蝴蝶蘭、倒柏等盆景和小品桌花,都是環保再利用。

在貴賓等休憩區的木質隔屏中,利用其圓形的中空,巧妙地以木玫瑰乾燥花、針墊花、菊花、苔黃楊、南柏等多種花材,插作成很有禪意的空間布置。另外每一個圓桌上,都擺有一個小品花,讓每個人坐下來休息喝茶時,可以賞心悅目,放鬆身心。

鍾麗雅自備許多花器、花材和擺飾。其中她剪下自家院子一棵含有小果實的小品種芭樂樹的枝葉及枯枝,就能「物盡其用」成為盆花中的「天、地、人」主枝。再配上黃百合、粉菊、桔梗、雪梅和扁柏,就是一盆陶冶心靈的迎賓花卉了。

從年輕二十幾歲就喜歡花藝,並投入慈濟花藝志工的鍾麗雅說:「配合這次印順導師佛學研討會,和靜思堂空間,要有禪意和人文,不能太現代。用花草來莊嚴道場,讓大家一進來看到,就會生歡喜心。花,就是會讓人心花怒放,這天的活動就會很圓滿、很感動。」

國際會議廳司儀臺上的花,以優雅繽紛蝴蝶蘭、桔梗、卡斯比亞,再配上有動感的春蘭葉,感覺整盆花好像「活」了起來。而中間講臺上的花,則以黃百合和粉菊為主,再配上高山蕨及其他花材,讓會場增添了溫馨和莊嚴的氛圍。

◎人文推廣 以法會友

位於國際會議廳外的慈濟人文推廣攤位,23日早上也開始布置起來。

「今天我是捨命來做。很感恩,還可以來做場布,還有因緣……」穿著花蓮慈濟醫院病人服、頭纏繞紗布的靜思人文推廣窗口朱正琇,因腦部腫瘤,前一天才在花蓮慈濟醫院做完加馬刀。身體還很虛弱的她,因為使命感,她撐著病體也要來做場布,讓人很感動。

雖然生病住院,精於花藝的她,前兩天買好花材,前一天就在病房插好兩盆花。這天早上請人文推廣團隊志工搬到靜思堂B1人文推廣攤位現場,放在宇宙大覺者兩旁。

這兩盆花的花材是天堂鳥、百合花、火鶴和卡斯比亞等,從醫院搬到靜思堂時,有些花材掉落了,朱正琇來到靜思堂就趕緊整理盆花。她表示:「因為體力有限,只能簡單插作,把感覺插出來。盆花呈現的意義,是合和互協、合心和氣。紅色的火鶴也代表歡迎貴賓的熱情;百合則會滿室芳香。」

在團隊大家分工合作之下,靜思人文推廣攤位很快的布置完成。除了《印順導師年譜》、《華雨集》等書籍,也有上人的許多法品著作;還有淨斯資糧、人文志業中心出版的《經典》、《高僧傳》,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等。朱正琇叮嚀團隊,不管書籍或物品,一定要擺正才有人文。

印順導師學術研討會的這兩天,還在住院中的朱正琇,每天向醫師請假兩小時,和團隊們一起來推廣靜思道糧和淨斯資糧。她說:「把握機會,和大家結一分法緣。」

「這次人文推廣是以印順導師著作為主,擺在最鮮明的位置。」朱正琇表示:「現在『淨斯本草飲』研發出很多新產品,也要讓大家知道。許多法師和會眾來參觀後,才知道大愛感恩科技有很多東西是保特瓶做的。」

有法味的靜思人文推廣攤位,和深具禪意的迎賓花藝布置,讓每個來到花蓮靜思堂參與這場盛會的人,都是身心歡愉、收穫滿滿的!

圖左 :取自才結束幾天的「七月吉祥祈福會」活動留下的小品花,鍾麗雅稍加整理再利用,放在休憩區的小圓桌上,讓每個人坐下來休息喝茶時,可以賞心悅目,放鬆身心。[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在貴賓等休憩區的木質隔屏中,利用其圓形的中空,巧妙地以木玫瑰乾燥花、針墊花、菊花、苔黃楊、南柏等多種花材,插作成有禪意的空間布置。(右鍾麗雅;左莊月娟)[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志工鍾麗雅剪下自家院子一棵含有小果實的小品種芭樂樹的枝葉及枯枝,就能「物盡其用」成為盆花中的主枝,再配上黃百合、粉菊、桔梗、雪梅和扁柏,就是一盆陶冶心靈的迎賓花卉了。[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國際會議廳司儀臺上的花,以優雅繽紛蝴蝶蘭、桔梗、卡斯比亞,再配上有動感的春蘭葉,感覺整盆花好像「活」了起來。(圖右:鍾麗雅)[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志工朱正琇(左)表示:「因為體力有限,只能簡單插作,把感覺插出來。盆花呈現的意義,是合和互協、合心和氣。紅色的火鶴也代表歡迎貴賓的熱情;百合則會滿室芳香。」[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穿著花蓮慈濟醫院病人服、頭纏繞紗布的靜思人文推廣窗口朱正琇,因腦部腫瘤,前一天才在花蓮慈濟醫院做完加馬刀。因為使命感,她撐著病體也要來做場布,讓人很感動。[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朱正琇(右二)和人文推廣團隊成員,大家分工合作在布置靜思人文推廣攤位。[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印順導師學術研討會的這兩天,朱正琇(中)每天向醫師請假兩小時,和團隊們一起來推廣靜思道糧和淨斯資糧。她說:「把握機會,和大家結一分法緣。」[攝影者:曾雪芬]
圖左 :布置完成的靜思人文推廣攤位,有人文、有法味。[攝影者:朱正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