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0403震災援建將動工 志工兵分三路敦親睦鄰

0403震災援建將動工 志工兵分三路敦親睦鄰

E-mail 列印
0403花蓮地震後,很多老房子不堪居住,慈濟跟縣政府合作援建大愛屋,分成兩種房型,總計有一百四十四戶可以入住,地點在花蓮市廣東街和信義街的街口。

◎援建將動工 伴手禮結緣

這是慈濟在發祥地花蓮,首 次為受災及弱勢者興建現代化集合式住宅。由縣政府提供土地,慈濟負責援建,預計9月14日進行動工典禮,最快明年完工。在動工典禮前,擔心在施工過程造成交通不便,或產生噪音,9月9日慈濟志工先帶著伴手禮,挨家挨戶拜訪街坊鄰居,請鄰居體諒,也替未來的住戶先跟鄰居結一分好緣。

根據統計,花蓮縣內建築結構嚴重受損、不堪居住的紅單受災戶有七百戶,而被貼上黃單待修復者則有一千一百多戶;拆除重建作業已經開始進行,另有三十多棟受損建築申請「弱層補強」。安置部分,受災鄉親或依親或住進特約旅宿,政府也提供租屋補貼,但還有些人需要中繼住屋的幫助,以度過房屋重建或修繕完成前的過渡期。

建築基地位在花蓮市信義國小附近,由花蓮縣政府提供。這座ㄇ字型的建築預計興建五層樓,一樓包含社區中心及機房、梯廳及停車場;二樓以上的居住區共有一百一十二間套房,以及雙房三十二間,可容納三百五十二人;並設置電梯與無障礙設施等。

◎不辭勞苦 敦親睦鄰

「敦親睦鄰Go Go Go!」七十八歲的志工劉菊英才剛動完頸椎手術一個多月,穿著鐵衣,卻自許穿的是柔和忍辱衣,頂著大太陽,克服萬難跟組隊一起出勤務;先生廖學勳不捨,卻非常支持太太:「她自己願意出來,把握千載難逢的機會。」劉菊英說:「可以走,我們就走,會做一定要做,可以出來滿好的,頭腦比較清新,在家反而會變遲鈍。」

慈濟援建花蓮縣政府的大愛屋,位於花蓮市區的商圈,工地即將動土,志工準備伴手禮,分成三條路線,穿梭巷弄,拜訪街坊鄰居。慈濟志工楊彰文對住戶說:「動工後,可能會造成干擾,要先來拜訪,歡迎動土典禮當天,也能夠來參加活動。」「謝謝,你們很有禮貌。」慈濟志工陳俐芬也說:「大家一起來祝福災民可以越來越順利。」

社區有難,共體時艱,只希望儘快讓受災鄉親的心安定下來,社區居民曾小姐表示:「時間真的拖滿久,天氣炎熱,又有颱風,還有大小數不清的地震,希望大家趕快有個地方居住,也可以安定身心;不管到哪都會有工地,趕快完工就好了。」社區居民林小姐也說:「大家要互相,因為他們沒有房子可住,工程難免會吵,忍耐一下就好了。」

「水果和月餅,應景的,祝你中秋節快樂。」「好,謝謝!」慈濟志工雙手奉上伴手禮給社區居民,藍天白雲的志工身影不畏艷陽高照,走訪三十戶鄰居,無私大愛,只為凝聚社區美善。

圖左 :慈濟志工陳俐芬(右)致贈大愛屋工地周圍住戶伴手禮:「大家一起來祝福災民可以越來越順利。」[攝影者:張揚川]
圖右 :慈濟志工拜訪主計里里幹事縢麗玲(左),請她協助向大愛屋工地周圍住戶敦親睦鄰。[攝影者:張揚川]

圖左 :主計里里幹事縢麗玲(左)帶領慈濟志工向大愛屋工地周圍住戶敦親睦鄰。[攝影者:張揚川]
圖右 :擔心在施工過程造成交通不便,或產生噪音,慈濟志工帶著伴手禮,拜訪附近診所,請鄰居體諒,也替未來的住戶先跟鄰居結一分好緣。[攝影者:張揚川]

圖左 :動工後,可能會造成干擾,先來拜訪鄰居,歡迎動土典禮當天,也能夠來參加活動。[攝影者:張揚川]
圖右 :慈濟志工雙手奉上伴手禮給社區居民,藍天白雲的志工身影不畏艷陽高照,走訪三十戶鄰居,無私大愛,只為凝聚社區美善。[攝影者:張揚川]

圖左 :大愛屋工地即將動土,慈濟志工帶著伴手禮,分成三條路線,穿梭巷弄,拜訪街坊鄰居。[攝影者:張揚川]
圖右 :慈發處同仁劉秋伶(左)跟慈濟志工陳俐芬(右)討論動土當天的表演節目、人員、動線與場地。[攝影者:張揚川]
圖左 :敦親睦鄰,慈濟志工準備水果與月餅的伴手禮。[攝影者:張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