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中秋「及時雨」 花蓮監獄邀約慈濟關懷家屬

中秋「及時雨」 花蓮監獄邀約慈濟關懷家屬

E-mail 列印
「媽媽、爸爸,你們在家好嗎?很謝謝你們的幫忙,照顧我的小孩子,我在(監獄)裡面有在練身體,出去後我會好好工作。之前我有答應出去不會再喝酒了,你們不用太擔心我。有時間來看我,我滿想你們的!爸爸,你身體不 好,工作要注意安全;媽媽,妳也不要再喝酒了,等我出來,會好好孝順你們。幫我跟老大、老二說:『好好照顧妹妹,爸爸很想妳們,希望妳們學業進步,和同學好好相處,請奶奶打給媽媽,她在外縣市工作,壓力大,要注意安全,妳們要跟媽媽說辛苦了!我愛妳們。』」

◎收容人錄短片 父母淚如雨下

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個管師曾顯鈞拿出手機,播放花蓮監獄收容人林同學所錄的「枕邊細語」影片,只見林爸爸、林媽媽看得淚如雨下,抓著衣角頻頻拭淚。慈濟志工潘惠珠安慰阿公:「不要難過,孩子平安。」阿嬤也擔心媳婦在外工作,潘惠珠告訴阿嬤:「沒事就是好事,不哭了!不哭了!」

秋節將至,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於9月16日執行「及時雨」專案,除了柴健生秘書致贈中秋節慰問金,更生保護會也帶來白米和禮盒,與準備淨斯法品的慈濟志工一起慰問收容人家庭。因為新城鄉佳民村位處山邊,林家二老與五位兒子所生的十四個孫子、孫女同住鐵皮屋內,依靠低收入戶的補助金維生。

志工高惟碤看到林家以浪板、木板釘製的戶外廁所沒有門,殘破不堪,有蛇出沒,平日一家老小則拿著澡盆在屋前院子洗澡,思及關心長者居家安全的慈濟安美專案,高惟碤便拿尺出來丈量,規劃廁所與衛浴一起重建,希望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環境。

◎改往修來 以身示教

「出來好好工作,不要在裡面說會改,出來朋友一揪(臺語)就走,出出入入,這一次就是去臺北被抓的。」在家做手工的呂媽媽照顧孫子、孫女,提到兒子入監服刑,難免情緒上來。

花蓮監獄秘書柴健生安慰呂媽媽:「教化是辛苦的路,我們盡力做,協助矯正收容人。」潘惠珠也說:「顧好孫子、孫女,我們會好好陪伴他。」呂媽媽聽後直說:「不是志工教不好,是孩子心不定。」

潘惠珠再度安慰呂媽媽:「學習高惟碤師兄改往修來,還有更生保護會也會鼓勵,母子倆都要給彼此機會。」此時高惟碤已查看完廁所後說道:「可做折疊式U型扶手,協助呂媽媽如廁後有支點,容易站起來,淋浴的地方也可以加裝扶手。」一行人才依依不捨地向呂媽媽道別。

◎長幼俱苦 幸有安美

「阿珠!」廖媽媽一看到潘惠珠到來,就親切地伸出雙手相互擁抱。

「妳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廖媽媽回應潘惠珠:「要想開一點,照顧孫女,從五歲到十六歲,長大了,最辛苦的日子都過去了!」

柴健生秘書問起廖媽媽,孩子刑期怎麼高達四十二年?廖媽媽不以為意,反而充滿感謝:「如果他沒進花蓮監獄,在裡面寫毛筆安下心來,當時被宣告癌末只能再活半年,可能就因受不了打擊而自暴自棄,年紀輕輕就往生了!」

多年來也不好過的廖媽媽身穿護腰、手拿拐杖,行動不便,卻感恩醫師幫她開了五次刀,還說好在房子小,可以扶著牆壁站起來,去廚房煮菜。讓潘惠珠聽了心疼不捨,仔細檢查衛浴,確認安全才道別。

孩子身在監獄坐牢,家人也在外面坐「心」牢,花蓮監獄秘書柴健生感嘆,收容人的家庭都是隔代教養,由年邁的祖父母帶孫,非常辛苦,他感恩慈濟和更生保護會,一如「及時雨」,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溫暖收容人的家屬。

結合各節資源挹注更生保護會的曾顯鈞則說:「月圓人團員,更生保護會配合花蓮監獄,關懷收容人的家庭。」今日看到慈濟推動安美專案,不由得感謝慈濟,給予收容人及家屬最大的支持。

圖左 :更生保護會播放花蓮監獄收容人林同學所錄的「枕邊細語」影片,只見林爸爸、林媽媽看得淚如雨下,抓著衣角頻頻拭淚。[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看到林爸爸(左)淚如雨下,抓著衣角頻頻拭淚,慈濟志工潘惠珠(右)安慰地說:「阿公,不要難過,孩子平安。」[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林家以浪板、木板釘製的戶外廁所沒有門,殘破不堪,有蛇出沒,平日一家老小則拿著澡盆在屋前院子洗澡,思及關心長者居家安全的慈濟安美專案,潘惠珠(左)、高惟碤(右)規劃廁所與衛浴一起重建,希望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環境。[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花蓮監獄秘書柴健生(左)安慰呂媽媽(右):「教化是辛苦的路,我們盡力做,協助矯正收容人。」潘惠珠(中)也說:「顧好孫子、孫女,我們會好好陪伴他。」[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安穩家園 美善社區」,簡稱「安美專案」,用以改善長者居家安全。慈濟志工高惟碤(左)查看完廁所後建議:「可做折疊式U型扶手,協助呂媽媽(右)如廁後有支點,容易站起來,淋浴的地方也可以加裝扶手。」[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阿珠!」收容人家屬廖媽媽(右)一看到慈濟志工潘惠珠(左)到來,就親切地伸出雙手相互擁抱。[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多年來不好過的廖媽媽(右)身穿護腰、手拿拐杖,提到兒子就難掩傷心,告訴潘惠珠(左):「如果兒子沒進花蓮監獄,在裡面寫毛筆安下心來,當時被宣告癌末只能再活半年,可能就因受不了打擊而自暴自棄,年紀輕輕就往生了!」[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孩子身在監獄坐牢,家人也在坐「心」牢,花蓮監獄秘書柴健生感嘆,收容人的家庭都是隔代教養,由年邁的祖父母帶孫,非常辛苦,他感恩慈濟和更生保護會,一如「及時雨」,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溫暖收容人的家屬。[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月圓人團員,更生保護會配合花蓮監獄,關懷收容人的家庭。」更生保護會曾顯鈞看到慈濟推動安美專案,不由得感謝慈濟,給予收容人及家屬最大的支持。[攝影者:廖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