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幼兒透過防疫戰鬥營,一起來學習防疫知識。[攝影者:羅宗進]](/community/./images/community/9CAAEE305EA411EFA4C42770D7779515_0.jpg)
由慈濟基金會與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臺灣國立科學工藝博物 館聯合舉辦的「防疫戰鬥營」科學展,從2024年5月29日至7月31日,在麻坡靜思堂展出,共迎來六十個參訪團,當中有麻縣十六所華小、一所淡米爾小學、十二間幼兒園、安親班、親子班、慈少團、長者學堂學員,以及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團隊;參訪人數達七千七百零二人,動員導覽志工共六百二十七人次。
科學展也成了教育界戶外教學的首選,師生結伴走進來親身體驗,直呼長知識了!展場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透過互動體驗,認識不同疾病(登革熱、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方式。
期間,每天走入靜思堂的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年齡層;健壯抑或行動不便者,只要走入展覽區,都有所收穫。
◎幼兒學習防疫 有趣不亦樂乎
「哇,好大隻蚊子啊!」
「為什麼蚊子媽媽要吸血?」
「我要把手洗乾淨,不要有細菌,肚子會痛痛。」
6月14日,來自麻坡蓓蕾幼兒園共四十九位師生,當中有兩歲至六歲的幼兒,一起來到靜思堂參與戰鬥營。
「你們有看過蚊子的『蛋』嗎?知道它的Baby是長什麼樣子嗎?」
「我知道,蚊子的蛋像雞蛋一樣大。」
志工提問,幼兒紛紛回答,答案讓人莞爾、會心一笑;小小的幼兒似懂非懂,對一切充滿好奇。經過志工的講解,才明白原來蚊子的「蛋」叫做卵,蚊子的Baby 是孑孓;蚊子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我們要照顧家裡的衛生,不要養蚊子來咬自己。」五歲的陳家揚表示,不久前他的爸爸患上蚊症,住在醫院很辛苦。他雖然年紀小,還是決定要幫助媽媽打掃家居,掃地、抹地,讓蚊子不喜歡來他的家。
「蚊子是害蟲,要保持家裡乾淨。」五歲的陳鑫妍小小聲地說,不喜歡蚊子,它咬人很痛。「要把手洗乾淨,吃東西比較衛生。」陳宇彤學習怎樣洗手,沒有細菌,保持衛生。
園長蘇秀株表示,這次的學習之旅獲益良多;只要牢記所學習的兩大要點:勤洗手保健康;注意環境衛生,不孳生蚊蟲;這兩點對幼兒而言,很受用,足矣。她也表示,未來將會在學校延續主題教學,讓小朋友加深了解及實踐在生活中。
◎再見了填鴨式 體驗團隊精神
6月21日,四十六位真光華育學校的師生到來。顏慧婷老師事先已經來兩次觀摩及了解,回報校方,才拉大隊前來戰鬥營。
「課堂上,老師授課、學生聽課,填鴨式的練習,讓學生覺得乏味;透過輕鬆活潑的遊戲,讓學習更快樂。」她相信如此,學生會牢記、加深及有效地學習防疫措施;若不幸被傳染了,知道怎樣去應對。
「滅飛特工隊挑戰成功,耶!」一群學生挑戰解密箱,成功開啟,興奮不已。
「緊張、有趣,又可以動腦筋,團隊合作的精神很重要。」陳軒萱覺得不只考常識,一起腦力激盪,也頗考耐心,需要團隊的配合及力量,才能順利找到解開寶箱的密碼。
透過遊戲讓她學習到很多知識,如病症將會呈現怎樣的症狀等,不會慌張及更懂得如何去預防與防疫。
◎家長大開眼界 防疫別有洞天
7月19日,昔加末親子班學員及大愛媽媽,共三十二人也來參加戰鬥營。家長亦是大學講師何胤成對病毒的變異、複製與傳播感到興趣。
「對目前的研究,菌不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可以用菌來減少蚊子的數量。」
他覺得不枉此行,可以學到新的知識。就如眾所周知,容器有積水會孳生蚊蟲,以為倒掉水就行了;深一層了解,若沒有洗刷乾淨,就算容器乾了,卵仍然會殘留在表面;若干年後再次碰到水,卵又繼續活過來了。
「對環境要友善,但是要有提防心,就可以很好地保護自己。」他說必須提高免疫力,多運動、吃健康食物、勤洗手、洗澡、換衣服,最重要心態要好。
另一親子班家長陳碧玲覺得長知識了,透過「沃爾巴克氏菌生物防治」,認識如何防治登革熱,這是她不曾接觸過的知識,也可達到不殺生的慈悲。
「要重視環境的價值觀,如上人講的,要敬天愛地。」「注意個人衛生,自我保護才能夠讓自己健康。」從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她深感無常無處不在;病毒、流感逐年增加,唯有解決原生問題,愛護大自然,減少欲望,人要回歸原始、淳樸的生活,對環境生態才有所幫助。
「環保很重要,自制更重要,社會資源耗損,已不勝負荷。」
「現在的孩子屬於視覺型與觸摸型,看得到摸得到的知識,很快就烙印在腦海裡。」她很感恩慈濟舉辦防疫戰鬥營,讓孩子們受益了,輕鬆學習防疫。
◎導覽員結善緣 團隊合和互協
8月1日,防疫戰鬥營科學展在麻坡撤展了,歷經六十二天的展出,惠及眾多社會各界人士。
諮詢志工陳嬋嬌心中卻湧起不捨,想起一開始得知諮詢組與戰鬥營的導覽員二結為一,內心是戰戰兢兢,不禁擔心人力的不足,是否可以勝任?
兩個月來,她天天不缺席,下午四點後需要匯報進度;又忙著安排第二天的站崗志工,手機多是以「SOS!」請志工報名站崗。
一開始,眾導覽員直呼吃不消,腳痛得走不去;休息好第二天又回來站崗。大家慢慢找到方向,歡喜投入當中,甘之如飴。
當歡喜承擔,就能找到另一番風景。陳嬋嬌感恩整個團隊的合和互協,就算無法確定能來站崗,都會盡可能忙完個人事務,趕快來補位,讓她覺得很溫馨、不孤單。
「可以跟很多人結善緣,一切都很值得。」當參訪人數絡繹不絕,志工依然笑容滿臉,分工合作為其解說,希望大家把防疫知識帶回家。
新冠疫情在全球已逐步趨緩,仍不可掉以輕心;登革熱仍然無處不在。透過防疫戰鬥營的體驗,可以讓大家知道,預防勝於治療,怎麼樣增加自我保護能力,讓家人多一分安心,人人多一分平安。


圖左 :可愛寶寶學習正確的洗手方式。[攝影者:陳松基]
圖右 :學生挑戰開寶箱遊戲。[攝影者:陳松基]


圖左 :小朋友對「大蚊子」感到好奇。[攝影者:陳淑麗]
圖右 :陳嬋嬌歡喜承擔此次戰鬥營的諮詢志工。[攝影者:楊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