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志工陳映秀(左三)與先生何達偉(右三)到新竹市消防局推廣富有愛心店,與新竹市消防局長李世恭(中),副局長陳家慶將愛心竹筒放置電梯口,鼓勵消防弟兄們發揮愛心小錢行大善,人人出入皆平安。[攝影者:楊秋燕]](/community/./images/community/2D6B5A307AEE11EF98B045FBAC997A67_0.jpg)
隨著時代變遷與環保意識的提升,愛心竹筒經歷了多次改良。最新版本的竹筒,是由十二支回收的寶特瓶製成,外觀呈現半透明的翠綠色,這種新式竹筒取代了以往金屬的存錢筒,不僅美觀,也展現了慈濟在推廣善行同時對環保的重視。
◎敲店門 啟善門
在今年推廣「富有愛心店」的過程中,慈濟志工們展現了不畏艱難的精神,不論風雨或日曬,主動走上街頭、深入社區與店家聯繫。志工們以無私的愛心逐家拜訪,邀請各類型商店加入這個善行的行列。志工陳范秋燕分享:「人人本具善良的一面,『富有愛心店』是希望大家看到愛心竹筒都能投入零錢,即便是一塊錢也覺得非常珍貴,並不在乎能募到多少錢,而是在啟發大眾的善念與愛心,愛心越多的地方越平安。」
人人心中都有善念,只待因緣啟發。新竹區的窗口葉美娥表示:「『富有愛心店』的活動最主要是募心募愛,募大家的一份愛心,延續竹筒歲月的精神,喚起大家的一念初發心。」這項活動不僅在募集善款,讓愛心逐步從個人擴展到群體,形成一張涵蓋整個社區的「愛心網」。
志工陳映秀表示:「有的店家真是稱得上『富有愛心店』。店家都會幫忙找最好的位置,讓客人能看到這個愛心竹筒,每次去都是滿滿的零錢。我們把收據給店家,也都會幫忙貼起來,讓別人知道這個竹筒是捐給慈濟,去做更多的善事。」愛心竹筒置放在店家,就是將善種子撒播出去。
志工陳翠華心存感恩的分享:「有一位銀樓的老闆娘相當富有愛心,她對愛心竹筒也很認同,我們在清點善款之後,當時大約有四佰多、伍佰元,她立即掏出一張伍佰元鈔票,馬上把它湊成一仟元,這位老闆娘非常支持我們愛心竹筒。」店家的愛心善舉,讓志工們的勸募勇氣倍增。
行善做愛心也需要家人的協助,志工陳翠華的妹妹廖陳翠蓮分享:「我支持她放置愛心竹筒,所以我都幫她推薦可以放竹筒的店家。我只是盡我自己能力,可以幫忙的就幫她找。」
◎付出無求 法喜充滿
陳映秀歡喜分享:「很感恩師姊帶著今年培訓的我走入人群,置放愛心竹筒。師姊一直鼓勵我『做對的事就堅定腳步勇往直前』,這使我體會到,行菩薩道唯有走入人群,廣結善緣,讓自己在無形中充滿智慧,並且在法喜充滿中成長。」菩薩就是付出我們的力量,做利益眾生的事。
志工葉美娥說:「臺灣有愛心的人很多,大家一起走街歡喜來做菩薩,認同慈濟愛心竹筒的店家蠻多的,因為臺灣人性本善,所以認同度很高。」她進一步表示:「慈濟其實做了很多善事,哪裡有災難,善款就往哪裡去。如果你支持其他的慈善團體,我們也認同,因為宗教一家親。」
新竹飲料店老闆娘戴淑娥與志工分享:「面對政府『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的政策,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將收到的塑膠袋費用(一元)直接捐出去做公益,大家一起種福田。此舉動獲得客戶的支持,讓有愛心的民眾也捐出身上的零錢,一起支持『富有愛心店』(愛心竹筒)捐款活動。」這次配合「富有愛心店」置放竹筒,戴淑娥覺得信心滿滿,也非常樂意宣導慈濟愛心與善行。
資生堂老闆娘呂暐茹談到志工勸募愛心竹筒時:「師姊問我說可不可以放一個愛心竹筒在這裡,我說好啊!大家來做善事沒關係,因為我的客人有的也很喜歡做善事,所以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看看可不可以把它存滿。」正所謂,人多力大福就大。
◎一善破千災 零錢行大善
人們真正的財富在行善,志工葉美娥說:「愛心竹筒要募的是慈悲善念的心,聚集大家的善念,撫平、消弭災難,啟發店家那份善心,匯集大家愛的力量來做善事。」雖然一塊錢是很少,最主要是要募大家的心,一點一滴的小錢集合起來也能行大善。
身為里長的李明弘分享:「我覺得不管是慈濟或者是社會上很多慈善團體,都是有愛心的人。確實世上弱勢及困苦的人還是很多,願意用小額捐款給一些需要的人,我當然是十分認同。」愛心竹筒參與的人越多,救助苦難的功能立即發揮,便能匯聚眾人的愛心善款助人。
志工陳映秀分享:「先生的朋友是新光證券新竹分公司的協理,很歡迎我們去他們證券公司放愛心竹筒。他覺得一點小錢就算是一塊、五塊、十塊、一佰塊或一仟塊都能行善,是很有意義的,所以讓我們置放愛心竹筒,讓員工跟客戶都能夠感受小錢行大善。」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勿以善小而不為。
廖陳翠蓮補充:「每次國內外發生地震或是災難,慈濟馬上會派人出去救難,覺得很不簡單。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實在太多了,透過慈濟愛心竹筒小額捐款,就可以適時的伸出援手給予救助。」做好事要以至誠無私的心去做善事。
◎眾人點滴善念讓愛同行撒播
在全臺推行「富有愛心店」的期間,新竹區慈濟志工在各組隊合和互協努力奔走,自2024年4月14日起,分區、分時已募集近一千四百家「富有愛心店」放置愛心竹筒。投入的金額多寡不是重點,而是藉由投幣捐款起的一念善心,讓民眾在美善的環境下,平安和樂的生活。
志工們相信,透過這種持續不斷的小額捐助,能夠喚起更多人行善的意識,將這些愛心善行,匯聚成一股無形的力量,讓整個社區乃至於全社會都浸潤在善念之中。
慈濟推廣「富有愛心店」置放的竹筒,不僅是為了募得善款,更是為了在社會中撒播善的種子,創造一個美善社會。藉以「點滴善念、讓愛同行」,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溫暖,而每個善行將帶來無限的愛與希望,最終實現「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的願景。


圖左 :陳翠華(右一)、陳映秀(右三)姊妹回鶯歌娘家推廣富有愛心店,對家鄉的街道有特別濃厚的熟悉感,推廣更加順利。[攝影者:楊秋燕]
圖右 :資深志工陳范秋燕(左一)帶著培訓志工林毅青大街小巷拜訪店家,希望大家看到愛心竹筒都能投入零錢。[攝影者:楊秋燕]


圖左 :志工葉美娥(右起)是富有愛心店的推廣窗口,與陳翠華、陳映秀姊妹在鶯歌街上獲得金飾店老闆娘的贊同,讓志工帶回滿滿的愛心。[攝影者:方惠珍]
圖右 :志工陳翠華(右二)的妹妹廖陳翠蓮(左一)主動介紹好友李芬英(左二),在美髮院提供愛心竹筒連顧客都誇讚支持。[攝影者:吳彬福]


圖左 :新竹飲料店老闆娘戴淑娥與志工分享:「自從政府宣導『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的政策,就開始將收到的塑膠袋費用(一元)直接捐出去做公益。[攝影者:楊秋燕]
圖右 :志工陳映秀的國中同學楊佳芳(左),非常熱心的帶著陳翠華穿梭大街小巷,全力支持同學募集愛心竹筒。[攝影者:方惠珍]


圖左 :志工陳映秀(左起)、林靜宜、葉美娥在新竹飲料店當場點收滿滿的愛心竹筒。[攝影者:方惠珍]
圖右 :志工在鶯歌勸募時,當地里長李明弘邀請志工一起為迎接奧運金牌運動員的到來做相關準備工作。[攝影者:方奇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