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花蓮東淨寺鐘亭修繕 洪武正與陳麗秀叩心鐘

花蓮東淨寺鐘亭修繕 洪武正與陳麗秀叩心鐘

E-mail 列印
花蓮市東淨寺的鐘亭,經過五個月的修繕,即將完工。遐想當鐘聲響起,聲波沉穩悠遠,在虛空中迴盪,傳遞一分一分的祝福,更為花蓮帶來日日平安、時時吉祥祝禱。

臺中慈濟志工洪武正及陳麗秀夫妻,在4月3日花蓮大 震後,即刻起身回到花蓮,投入勘災及災後修繕工程。5月8日,接續承擔起東淨寺的鐘亭修膳工程。

東淨寺大殿八百公斤的吊鐘,在0403大震中從天砸落,斷掉的鐵鍊,從晃開的門縫中,甩出大殿……

◎承擔重建 在細節中學習利他

慈濟基金會在五月上旬了解修繕需求後,委由慈濟志工洪武正等承擔,洪武正多年來參與全球多起災後重建工程,尤其九二一災後重建他全身投入,更能體解證嚴上人對任何重建工程的品質要求。重建的鐘亭,安設在戶外,以「祈福鐘亭」為理念設計。

「雖然只是一座鐘亭,我們卻從中學習到上人對『利他』作為的悲心與智慧。」陳麗秀說。

東淨寺的鐘亭重建,期間設計圖歷經兩次大幅度修改。五個月的施工期,證嚴上人一再再關心進度及施工的安全係數,也考驗著洪武正夫妻的用心、耐心與細心。

「當時接到任務時心想,『這個工程不難』。按照過往的經驗,算一算,十五天就可以結束!」洪武正笑說當時暗自盤算時間,也想著來花蓮已一個多月,該回臺中了。「沒想到,已過了五個月!」

「建造初期,上人至為關心,細心聆聽每一個細節,並殷殷叮嚀,耐震度要夠!」洪武正說。第一版的設計圖,在上人的殷切叮嚀下,他左思右想,再細心琢磨與考量耐震及受力等問題後,提出了變更設計。並經過東淨寺真淨法師歡喜確認後,開始施工。

「祈福鐘亭,採用SRC的工法,由四根鋼構白柱,屋頂採不鏽鋼加上銅瓦,可以安全的承受3200公斤的重量。」 洪武正說。這座鐘亭外觀簡約、安全、俐落。看似「小建築」,卻是「大工程」。

「上人總是教導我們,用心在每一個環節!非常關心吊鐘鋼鍊的受力,還用兩手食指相扣,讓我們更明白環與環之間的受力,一定要安全無虞。」陳麗秀分享上人的教導。

「原本,屋頂以不鏽鋼設計,上人問:『我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嗎?』懂了。上人提醒後,我們加了銅瓦。」

大鐘吊上去後,上人看到照片中吊鐘的高度,問了洪武正:「這個高度,叩鐘時,頭部會撞鐘嗎?」洪武正為了再三確認,回到現場,模擬人與鐘的高度。東淨寺的真淨法師更現場示範後,並請洪武正回來代為向上人表達:「請法師放心!」

◎敲響慧命的心鐘

陳麗秀銘記上人每每的叮嚀,都讓她一次次的體會:「原來,上人常常教導弟子的「利他」,都是從每一個力行的小細節做起。

洪武正與陳麗秀,這五個月來,上午一定到現場監工與討論工程進度。完成工地功課後,必定回到靜思精舍隨師,繼續在會客室上慧命養成的課程。

「在花蓮,生活非常簡單,就只有工地與精舍兩個行程。生活簡單,心思也跟著單純。」陳麗秀說:「每天看到上人就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安座,從早到晚,會客、聆聽來自志業體與全球志工的會務報告。那一股專注與定力,安住全球志工的心,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宗門志業。」陳麗秀哽咽地說:「近距離的隨師,鞭策自己更不能懈怠!」

學習上人的定力功夫,讓他們從最初起了一念「想」回家的念頭,漸漸的「不敢想」,到現在「不想」了。「在上人會客室聽報告或分享者,不少都是志業體主管或全球的執行長等。我們不是什麼「長」,是生命「長」,所以用來學習『長』智慧。」陳麗秀幽默地說。

東淨寺的修繕工程即將圓滿。卻也成就了洪武正與陳麗秀有機會,在「自作」當學習生,與「他作」當旁聽生的角色過程中,聞思修,成長自己的慧命。

「上人幫我們開了『短期進修班』!」洪武正滿心歡喜地說。

「馬達有一個軸心,馬達在轉動時,這個軸心,就得一直轉、一直轉!」洪武正心有所感的說:「上人就是那個軸心。像是石磨的心,磨心啊!」

每天聽著全球的「善人」,向上人分享「善行」。洪武正與陳麗秀,因為鐘亭的修繕工程駐留在花蓮,不只修繕硬體的鐘亭,也同時輕叩了心靈慧命的心鐘。

圖左 :祈福鐘亭,採用SRC的工法,由四根鋼構白柱,屋頂採不鏽鋼加上銅瓦。[攝影者:莊文富]
圖右 :懸掛大殿頂上,重達八百公斤的大鐘,隨著地震震波劇烈搖晃後重重砸落[攝影者:林玲悧]

圖左 :祈福鐘亭,採用SRC的工法,由四根鋼構白柱,屋頂採不鏽鋼加上銅瓦。[攝影者:莊文富]
圖右 :洪武正、陳麗秀再三確認鐘亭的每個細節與環叩。[攝影者:陳麗秀]
圖左 :洪武正、陳麗秀再三確認鐘亭的每個細節與環叩。[攝影者:陳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