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老闆劉明芳(右前藍衣者)向大家解說:「『河背庄農園』自然生態,希望大家要愛護這片土地,不要因一時的貪念,造成生態的浩劫。」[攝影者:羅鳳琴]](/community/./images/community/292634C08D2911EFBCD8533BE583BAFF_0.jpg)
10月13日,小學堂的孩子和志工,帶著愉悅的心 情,來到苗栗縣頭份「河背庄農園」。老闆劉明芳(阿明叔叔)帶著大家,一起學習生態教育;並體驗製作傳統客家美食,學員、家長和志工,共有五十三位參加。
孩子們下車後整隊,沿著小徑向前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草原。周圍有高聳的大樹,旁邊農田種植水稻,放眼望去綠意盎然,令人心曠神怡。
志工江佩珊引導小朋友把包包放好,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跳起健康暖身操。隨著〈大夢想家〉音樂響起,每個人手舞足蹈,開心地跟著音樂旋律翩翩起舞。
◎探索自然與農業和諧
到河背庄農園,生態之旅是絕不能錯過的體驗,跟著阿明叔叔一起出發囉!
「這一棵叫做澳洲茶樹,可以提煉精油,具有芳香療法和美容效果;還能驅趕蚊子。如果被蚊子叮咬,塗抹茶樹精油可達到消毒的效果。」阿明叔叔帶大家走到一棵大樹下解說,同時折下樹枝,讓大家搓揉,聞聞它怡人的香味。
接著,他指著前面稻田,向小朋友介紹這是採用友善農法耕種的水稻;沒有施灑農藥;讓稻米自然生長,可安心食用。
農田裡除了稻子,一般最常看到的是什麼生物呢?「福壽螺」「青蛙」「白鷺鷥」「蝗蟲」,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回答。
阿明叔叔告訴大家,以前田裡也有田螺,但是現在都變成福壽螺了。因為人們大量的進口,原本要拿來作為食材,後來被棄置於自然環境中,繁殖太快,而且沒有天敵,導致於現在田裡都是福壽螺。他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念,造成生態的浩劫。
「這些雞好可愛,可以摸嗎?」小朋友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老闆。阿明叔叔告訴大家不能觸碰牠們,但可以餵食。並介紹這些是蛋雞,每天負責下蛋,可不是「肯德基」喔!牠們平常吃麥片、果皮,也算是素食主義者。
水池畔有幾隻鵝,昂首闊步,彷彿像大將軍般,雄赳赳、氣昂昂,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阿明叔叔說:「過去的農業時代,家裡前面要養狗,後面就是養鵝,只要有陌生人接近,牠們就會叫不停,提醒主人要注意。」這趟生態之旅,大家不僅欣賞自然之美,也了解共生農業的智慧和責任。
◎樸實農莊園 手作蘿蔔糕
農庄裡藏著太多的「寶」等待挖掘,而大家的重頭戲也正在展開。回到屋內,阿明叔叔請大家先去洗手,因為接下來將共同製作蘿蔔糕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蘿蔔是怎麼變成蘿蔔糕嗎?用蓬萊米,還是在來米?另外還要準備什麼材料呢?阿明叔叔微笑著說:「其實很簡單!只要跟著步驟,就能把這項任務完成,就如同施展魔法一般。」
阿琳(化名)小心翼翼地抓著蘿蔔,努力將上面的泥土洗乾淨,偏偏蘿蔔太淘氣,邊洗邊掉,但最終總算是洗乾淨了。姊姊阿葶(化名)小心地用削皮刀去除蘿蔔皮,妹妹貼心地幫姊姊壓住盆子,一起合作完成刨絲的任務。
阿葶表示:「刨蘿蔔絲看似簡單,但因為會越刨越小,操作起來有一點困難度,後來發現只要轉個方向,變得容易多了。就像我們做事情遇到困難,轉換思維,也許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蘿蔔糕使用的是在來米,阿明叔叔依序帶領大家走到磨米機前,感受在來米是如何變成米漿的奧袐。小朋友對磨米機充滿好奇,紛紛研究為什麼米粒進去之後,出來卻是濃稠白色的液體。
接著,白蘿蔔絲和米漿需要大家同心協力來攪拌均勻。隨後,工作人員將蘿蔔絲和米漿拿進廚房加工,讓小朋友把它裝在容器裡,然後放入蒸籠蒸熟,等著大功告成的那一刻。
倪爺爺(化名)談及:「在家裡攪拌時,用勺子將材料舀起來再放下,不斷重複,快速又均勻。而今天(10/13)由於小朋友的力氣較小,用攪拌器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挑戰跳格子 歡樂共融融
「南瓜和芋頭用炸的好好吃喔!還有冬瓜茶也超級好喝。」第一次來參加的小瑞(化名)很雀躍地跟班媽媽分享喜悅。午餐雖然沒有吃到肉,但是每一樣都覺得好好吃。志工黃玉源鼓勵他回去告訴家人,素食非常好吃,不是一定要吃肉,才能美味滿足。
享用美味的素食午餐後,有沒有人想睡覺?江佩珊帶著大家一起玩升級版跳格子遊戲。這個遊戲雙腳依照箭頭指示方向跳躍前進,這時考驗就來了,有人單腳落地,有人跳錯方向,最終成功到達終點的人卻寥寥無幾。
「真的這麼困難嗎?」班上隊輔媽媽們也加入挑戰,尖叫和笑聲此起彼落;讓所有人的瞌睡蟲無法靠近,大家精神飽滿地迎接下午的課程。
◎製作翻山板 享受童玩趣
午后精采課程,即將開始……
小朋友,你們現在的玩具應該都是3C產品,有人玩過阿明叔叔手上這個「翻山板」嗎?只見他手上拿著數片雙層長方形板,板與板之間以絲帶交錯組合成串。遊戲時,只需輕輕翻轉最上方的木板,如變魔術般地往下翻轉,引得孩子們目不轉睛,興奮不已。
現場工作人員發給每位小朋友六片木板、五條寬絲帶和十條細絲帶,並指導大家:「先依照指定的公分畫好木板,再用膠水把絲帶黏到指定的位置,按步驟逐步完成,就能製作出『翻山板』。」阿明叔叔耐心講解,同時巡視每一桌,確保小朋友的動作正確。隨著時間過去,終於有小朋友成功完成作品。
「師伯,我的『翻山板』怎麼卡住了?」小程(化名)走到志工林錦政的身邊問。林錦政很有耐心檢查,發現膠水還沒乾導致木板黏住。隨後,許多小朋友排隊把「翻山板」送來給他檢查,像是維修站一樣,還好問題不大,孩子們開心地拿著翻山板離開。
◎體驗生態 增長知識
在活動現場,一群小小的身影圍住阿明叔叔,只為了看清楚他手中展示的小生物。「螃蟹會不會咬人?這個小蝦好可愛!」孩子們紛紛詢問。
阿明叔叔原本計畫帶領大家進行河背巡禮,因為時間不夠,只能借由影片「小蟹仔遊河背」介紹客家庄。他還特地去捕捉了多樣河川生物,讓孩子們認識。
阿明叔叔告訴大家,「河背保有許多客家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家園。隨著時代進步,人或許會不經意間破壞環境,只要有保護的心念,為這片土地努力,一定會有成果。」
志工古亞玫說:「選擇來河背庄農園,希望小朋友體驗農家樂趣,獲得自然生態的知識。」在課堂上分享,不如親自來感受。她相信這一天的活動,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從自身做起,用小細節保護這片土地。
夕陽西下,大家手上拿著一起製作的蘿蔔糕,在草皮上留下開心的合影。在成長過程中,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總有不同的老師為他們授業解惑,要用心聆聽感受它,將這些經驗珍藏於記憶之中。


圖左 :10月13日,苗栗頭份感恩親子小學堂上課日,課務安排前往苗栗縣頭份「河背庄農園」戶外教學。學員、家長和志工,共有五十三位參加。[攝影者:羅鳳琴]
圖右 :志工引導小朋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跳〈大夢想家〉健康操,每個人開心地跟著音樂旋律翩翩起舞。[攝影者:羅鳳琴]


圖左 :老闆劉明芳(阿明叔叔,前)為大家介紹製作蘿蔔糕的方法,只要跟著步驟,就能完成任務。[攝影者:林垣岑]
圖右 :蘿蔔洗乾淨後,小朋友同心協力開始動手囉![攝影者:林垣岑]


圖左 :白蘿蔔絲和米漿需要攪拌均勻,倪爺爺(化名)分享自己在家裡;用勺子將材料舀起來再放下,不斷重複,快速又均勻。[攝影者:林垣岑]
圖右 :午餐後避免睡著,志工帶著大家一起玩跳格子遊戲。[攝影者:林垣岑]


圖左 :老闆劉明芳藉由「小蟹仔遊河背」影片,介紹客家庄。還特地去捕捉了多樣河川生物,讓孩子們認識,增長知識。[攝影者:羅鳳琴]
圖右 :「竹筒歲月」持續不斷啟發小朋友的愛心,小錢也能幫助別人。[攝影者:林垣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