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深入經藏 與佛對話領悟法意

深入經藏 與佛對話領悟法意

E-mail 列印
「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社會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希望在學校。」11月7日,慈濟苗栗合心區、臺中港合心區及臺中豐原、東勢、后里區,共一千零三十一位經藏演繹志工的呼籲聲,響徹臺中靜思堂內講經堂的星空大地。仰望 上方穹蒼,繁星熠熠閃爍,一埸靈山法會即將展開。

「1999年9月21日,臺灣發生了一場世紀末大災難『九二一大地震』,八百多所學校毁損,在人命灰飛煙滅中,彷彿將人生的希望澆熄。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慈濟毅然承擔五十一所學校重建--希望工程。」司儀甘金菊引言後,請大家用恭敬虔誠的心,跟著舞臺區及法海區的志工,一起演繹《無量義經.德行品》梵唄和《法華經》的「藥草喻」、「髻珠喻」,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大愛為資糧 結出豐碩果實

隨著時鐘的倒轉,時間彷彿回到了九二一大地震那晚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滿目瘡痍,令人心痛的夜晚。

螢幕上,學校倒塌了,證嚴上人看到沒有教室,課堂中只有用帆布隔成一間一間的上課地方。風吹雨打,聲音的干擾,心疼這怎麼是能讀書的地方,很急的要把這些學校,趕緊「希望工程」蓋起來。

「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悋,頭目髓腦悉施人⋯⋯」所有經藏演繹者,用整齊劃一的肢體語言,演出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九二一大地震,愛心總動員的畫面。

當年,上人一呼萬應,各界熱絡響應,愛的聲波共振,一方有難,十方馳援,終於看到了希望。2000年4月10日第一所希望工程豐東國中進行動土,學校也舉辦了義賣園遊會。師生午餐時義演,點滴匯集希望,希望工程啟動了善心,年輕的學子們,用大愛作為資糧,結出豐碩的果實。

◎慈濟援建組合屋 助居民安生樂業

地震發生後,到臺中東勢參加救援的志工廖菊珍娓娓道來,從來沒想到映入眼簾的是煉獄般的場景,路裂、橋斷、屋毀、人亡。

當年,廖菊珍還沒受證,看到慈濟人在災難現場膚慰受災鄉親,心裡非常感動。後來,搭建組合屋、大愛村,為了讓災區的孩子教育不中斷,上人再艱難,都一定要啟動希望工程。她深感驚世的災難,顯得人類多麼渺小。活在當下,堅定成為慈濟志工的心念,長久以來,持續在偏遠山區,弱勢家庭孩子的教育上努力。

地震過後,志工鍾國明幫忙拆組合屋。慈濟蓋的組合屋,讓居民安生樂業,學校也建起來了,民眾和學生從驚恐到發出微笑,這是多麼不容易。現在,鍾國明八十歲了,每次入經藏演繹從未缺席,他深信「有願就有力」,即便身體偶而不適,也能憑著信念與毅力克服。他立下誓願,每年都要參與這項殊勝的法會。

◎法雨普施 經文扣人心

螢幕呈現「天災人禍頻傳,人心不平難安,大地才遭乾旱,洪水又啟事端,天搖地變瞬間,家毀心碎人亡。」入經藏演繹者,大家都站不穩,出現了驚嚇的表情,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許多國家因為遭遇乾旱或水災,出現糧荒問題。慈濟和農委會,一起把臺灣米跨國送愛,支援窮困國度受災的居民。2003第一批臺灣米,從臺中港啟航。

「身口意念應守護,吼!慈心悲願利眾生,吼!無上妙法難解信,吼!譬如髻珠放光明,吼!」舞臺區演繹人員楊美君深入經藏,體現曲目《法華經》「髻珠喻」經文的意涵。透過肢體動作演繹,呈現把臺灣大米扛至肩膀,再搬至船上。啟航鳴笛那一瞬間,情境宛如當初的時空背景,攝受到一粒粒稻米遠渡重洋,運載著臺灣人的善與愛,溫暖世界各個角落。

同樣是舞臺區演繹人員古亞玫,從一開始的不熟悉,經過慢慢地練習,逐漸克服內心的恐懼。她非常喜愛這次經文《法華經》其中的「藥草喻」,佛法滋潤萬物,如同花草樹木,無論大小,都同樣接受佛法的滋養,只是依眾生的根機不同,而有所吸收。入經藏就是將一句句經文唱誦入心,若不參加,便無法逼自己去背誦、了解經文。

古亞玫深感在五濁惡世中,內心真正渴望佛法的滋潤,讓心靈得以平靜,放下自我,轉化成空相。每個人都有大圓鏡智心,如何剝去層層的無明,將其轉化為真空妙有?煩惱即菩提,過程就是修行的精髓。

志工黃淑蘭非常喜歡《法華經》中「藥草喻」這一句「造善施恩利萬生」。就像法雨普施,沒有貴賤、種族、國家、膚色的分別,只要有因緣,佛法就可以解除苦難。她感佩慈濟功德會從克難中成立,上人艱苦帶著慈濟人在臺灣深耕。然而世間無常、人心難安,看到許多國家出現糧荒,慈濟努力援助大米到國際,想必是眾志成城,堅定的心念,讓眾生得離苦。

羅翊璇入經藏演繹後,深刻體悟「柔善能忍如大地,恭敬不存驕慢心」這句經文。她承擔互愛組長過程中,遇到很多的問題,因為自己個性少根筋,所以做事有點不順。此時,她告訴自己,要學習像大地一樣能夠包容一切,溫柔的面對所有人。

感恩舞臺區、法海區的志工,舉手投足的肢體演繹,傳遞佛陀教法與慈濟的精神;全場二千三百多人虔誠唱誦,與佛對話,這是二千五百年前與佛有約。期待大家保持一念初心,堅定信念,菩薩道上永不退轉。

圖左 :11月7日,臺中靜思堂舉行中區第一場「上人場次歲末祝福暨委員、慈誠及榮董」授證典禮。法海區來自苗栗合心區、臺中港合心區、中區第五聯區所有經藏演繹者,用整齊劃一的肢體語言,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攝影者:張海濤]
圖右 :11月7日,來自苗栗合心區的志工,搭乘遊覽車來到臺中靜思堂,參加中區首場「上人場次歲末祝福暨委員、慈誠及榮董」授證典禮,接受上人的祝福。[攝影者:傅台娟]

圖左 :來自苗栗合心區的志工,進入臺中靜思堂整隊後,由引導志工引領進入講經堂。[攝影者:傅台娟]
圖右 :志工廖菊珍(中間第四位)回想1999年九二一地震發生,親自到現場映入眼簾的場景,深感驚世的災難,顯得人類多麼渺小。所以,她要活在當下,持續為偏遠山區,弱勢家庭孩子的教育上努力。[攝影者:林垣岑]

圖左 :志工鍾國明(中)八十歲了,每次入經藏演繹從未缺席。他深信「有願就有力」,即便身體偶而不適,也能憑著信念與毅力克服。[攝影者:傅台娟]
圖右 :舞臺區演繹志工楊美君(左一),透過肢體動作扛大米搬至船上,當啟航鳴笛那一瞬間,攝受到一粒粒稻米遠渡重洋,運載著臺灣人的善與愛到各個角落,感到很震撼。[攝影者:傅台娟]

圖左 :志工黃淑蘭(右)非常喜歡《法華經》中「藥草喻」這一句「造善施恩利萬生」。就像法雨普施,沒有貴賤、種族、國家、膚色的分別,只要有因緣,佛法就可以解除苦難。[攝影者:傅台娟]
圖右 :演繹志工羅翊璇(右一)聽到「柔善能忍如大地」這一句經文,告訴自己,要學習像大地一樣能夠包容一切,溫柔的面對所有人。[攝影者:傅台娟]
圖左 :苗栗合心區、臺中港合心區、中區第五聯區的志工,合力將法器,用恭敬虔誠的心請到證嚴上人面前,接受上人的祝福。[攝影者:張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