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1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圓緣 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

圓緣 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

E-mail 列印
2024年11月17日,於彰化靜思堂三樓視聽教室,舉行2024年培訓見習委員慈誠圓緣課程。參與人數總計近一百八十位,包括即將受證的慈誠、委員,以及社區見習志工、工作人員等。

◎真正的傳法人

課程開 始,靜思精舍德勱師父即表示,菩薩最重要的是「相」,這一種形象的示現叫做「身教」。

隨後邀請幾位即將受證以及見習志工,上臺展示「食」的威儀。從碗筷擺放到拿起碗筷,毫無預警的「考試」,讓上臺的培訓志工緊張不已。

德勱師父用心示範,小至手指要如何撐起碗筷,大至抬頭挺胸。幾次拿起與放下,反覆提醒再提醒,目的只希望學員都能如實做到,在行住坐臥間呈現「菩薩相」。

什麼叫做「菩薩」?希望大家站出來,就是一個可以說法的人,讓人看了就起歡喜心的人。怎麼樣做出來?做好自己,不僅自利還能夠利他,隨喜再轉傳。

德勱師父提及一群自詡「曬月亮」搶救臺鐵運行的工人,只能利用晚間沒有通車的幾個小時,在沒電、光線不佳的夜間,執行他們的「天職」,進行維修工程。

課程結束前,德勱師父殷切提醒大家,要時時敬畏天地、感念眾生恩。影響他人聽了很開心地進來,共善同行,這叫做最大的功德。

「慧」是一顆種子,平等不是只有做人、做事。慈濟人眾善奉行無分別,一代傳到五十代都要一致,「身教」不偏離,才是真正的傳法人。

◎長情大愛法親關懷

慈濟即將一甲子,資深志工張志吉、洪美香,分享「長情大愛法親關懷」。在颱風接連登陸臺灣時,志工相偕前往年長志工家中,進行關懷與探視。

張志吉表示,看到年邁的法親,彼此給一句溫馨的問候、互相鼓勵,他們就能歡喜久久。他還提到,今年颱風比往年多,四大不調起因於人心的不調,只有做到人人將心安住,照顧好自己的心,才能讓天地調和、社會祥和。

三十九歲時因為嗜酒,引發肝臟問題的張志吉,因為接觸慈濟、走入慈濟而戒除陋習,不但找回身體健康,也找回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他以彰化高齡一百零六歲的資深志工黃蔡寬為例,鼓勵在座各位都能向黃蔡寬一樣健康做慈濟。大家都能秉持感恩、尊重、愛的精神互相關懷,精進再精進。

接著,洪美香以「廣結好緣、修行養德」與學員分享。

她提到彰市二區前些時間,有一位法親家裡遭受祝融,志工立刻在群組發布訊息,三十多位志工不請自來,發揮長情大愛,主動為這位法親善後家園。

「德不孤必有鄰」目前彰化合心,啟動關懷八十歲以上的志工。洪美香表示,她與黃蔡寬同期受證,一直都是她的偶像。

「早年和蔡寬師姊,我載滿一車五位出外訪視,只能靠路樹來認路。每次都祈禱著,這棵樹千萬不能砍,不然下回就找不到目標……」

回溯早期做慈濟的點滴,雖然黃蔡寬到了七十多歲才受證,但是她人老心不老,慈濟事樣樣做到位。

「福報跟存款一樣,也是需要儲存,如果只有提款,沒有存入也會有用完的一天。」洪美香鼓勵大家珍惜此刻能與大眾結好緣的機會,一起精進再造無量福。

◎菩薩道上常存感恩心

來自永和的志工陳秀琇,她是「大愛劇場」《手心外的天空》劇場主角,今天專程來到彰化和學員分享。

「我們家四代都受證榮譽董事,但要能夠出錢又出力,才是真正的富貴人家。我就是那個富貴的人,因為我家那四位榮董都是我捐的。」

陳秀琇幽默又親切的介紹著自己,引來學員一陣笑聲,瞬間也讓學員更認識她。

曾經需要帶著慈濟制服到外頭換上,才能做慈濟的陳秀琇,跟學員分享她走過「一個人做慈濟」的過程。

她強調行菩薩道,一定要時時感恩先生、孩子、公公、婆婆,因為在生命的長河中,「全家人做慈濟」真的不一樣。

走入監獄愛灑二十多年,接著在校園陪伴學子,喜歡品格教育,於是不間斷地在學校裡推動《靜思語》。

無論監獄、軍中、校園,陳秀琇《靜思語》從不離身。只要有緣,她就歡喜結緣。努力推動社區勤務外,也積極勸募榮董;在陪伴年輕學子的過程中,看見年輕人的活力,就覺得希望無窮。

精進不懈的耕耘著,陳秀琇期許自己在慈濟菩薩道上,處處與人結好緣,並繼續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培植新力量,能夠「一生無量」!

◎腳踏實地做就對了

「東邊晴、西邊雨,來一趟彰化真的很不容易!」

遠從花蓮來到彰化分享的志工邱國氣,進入慈濟已經三十一年。畢業於成功大學電機系的他,從一九九三年盛夏開始說起……

當年,自告奮勇在上人面前大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年紀輕輕的他,用這三個境界,譬喻慈濟人在行菩薩道時,會遇到的三種考驗。

當上人聽完他的分享後,只問了他一句:「你現在腳踩的是什麼?」

「地啊!」

「到底是地?還是不是地?慈濟人哪有那麼多話?『腳踏實地、做就對了!』」

「腳踏實地、做就對了!」是上人當年收服他的八個字,也是督促他不停精進的動力。

◎與眾生結好緣

為了推廣維護地球生態的平衡,與眾生結好緣。邱國氣帶來《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和學員分享,並說明自己從四十九歲那年開始全素,告別蛋奶四年多。

二O二四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在臺灣臺東,測到高溫達四十一度。環境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正確的觀念會帶給大家好的命運。

邱國氣分享著,地球四季時間變了!極端氣候顯示,地球已進入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代。氣候異常,締造史上首次十一月份四個颱風並存。

對天地最大的供養,就是守好自己的口,茹素是最好的靈方妙藥。邱國氣強調,茹素可以一本萬利,每一口都可以和眾生結好緣、與地球共生息……勸素不難,可以從「彈性素食」開始。

自二OO六年開始,持續至今十八年,分享超過五百場的邱國氣,秉持願心、願力、願行,執行推素專案。

「當一個人持續的,向一個目標努力的時候,他人也會效仿。」他期勉學員,老實的、踏實的修行,勇敢的往前走,改變極端氣候,從在座的每一個「我」做起。

◎年度法喜分享

一日精進課程,來到年度分享時刻。上臺分享的學員,細說這一年來,參與慈濟活動,以及募心募愛的過程。

學員張菱育表示,她的先生終於在昨天答應一起入法海。接下來她希望自己能夠接引更多人,一起同行慈濟路。

因為到醫院承擔醫療志工,讓學員徐月娟漸漸改變自己的執著。聽完師父的分享,對於「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理念,更能感同身受。

學員張佳進很開心的表示,從慈濟活動的參與中,體悟「學到覺」。他感恩精舍師父的教導,以及所有的慈濟家人給他的提攜和鼓勵。

曾經只想要當個快樂志工的他,經過一年的培訓之後,深深覺得把握當下,即時加入慈濟大家庭,是他做得最好的決定。

很想要向同事勸髓的學員陳佳妤,想了好久始終開不了口。看著公司的年輕人,她懊惱,怎會不敢邀約?

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向一位正要下班的同事,提起「骨髓捐贈建檔」時,沒想到同事竟然一口就答應!這讓她產生了莫大的勇氣!

「有問有機會,問到了就像撿到寶,沒有也沒關係!」陳佳妤像是找到勇氣的泉源,最後募得十二支骨髓捐贈血樣建檔資料。「有心就不難!」成為她行菩薩道,最好的座右銘。

圓緣課程來到尾聲,德瑼師父愛的期勉,他希望加入慈濟就要洗滌習氣。要知道今天選擇了慈濟的制服,穿上柔和忍辱衣,就代表著全球慈濟人,記得要保護好這一身國際品牌。

德勱師父也叮嚀,今天是一個很殊勝的日子,圓緣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換上了藍天白雲(慈濟志工服),就是一個徹底的革新。

改頭換面不是用文字、也不是用說的,是讓人起心動念的「聲色」。記得時時保持慈濟人的威儀,讓人看了起歡喜心,自然就能接引更多人間菩薩,一起投入慈濟世界共善行。

圖左 :德勱師父希望大家站出來,就是一個可以說法,讓人看了就起歡喜心的人。[攝影者:石富升]
圖右 :提醒再提醒,目的只希望學員都能如實做到,在行住坐臥間呈現「菩薩相」。[攝影者:石富升]

圖左 :德勱師父邀請即將受證的志工,上臺示範「食」的威儀。[攝影者:石富升]
圖右 :課程開始,全體學員合掌恭讀〈慈濟志言〉。[攝影者:石富升]

圖左 :曾經需要帶著慈濟制服到外頭換上,才能做慈濟的陳秀琇,跟學員分享她走過「一個人做慈濟」的過程。[攝影者:石富升]
圖右 :志工張志吉表示,看到年邁的法親,彼此給一句溫馨的問候、互相鼓勵,他們就能歡喜久久。[攝影者:石富升]

圖左 :志工洪美香鼓勵大家,珍惜此刻能與大眾結好緣的機會,一起精進再造無量福。[攝影者:石富升]
圖右 :志工邱國氣,進入慈濟已經三十一年,畢業於成功大學電機系的他,從一九九三年盛夏開始分享。[攝影者:石富升]
圖左 :培訓慈誠委員及社區見習志工圓緣日,課務團隊歡喜迎接報到的學員。[攝影者:石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