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1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忙碌的三媽 遇見環保尖兵

忙碌的三媽 遇見環保尖兵

E-mail 列印
「沒問題!我願意」,志工們稱職做起環保的守護者。

每年的媽祖繞境,在臺灣民俗中是一大盛事,在五、六十年代,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曾越過大肚溪經過和美這條路線。2024年11月2日媽祖一樣越過大肚溪,在和 美多處有駐點,踴入人潮,相對的會產生大量垃圾問題。

◎大家快來 媽祖來了

晨曦陽光普照,花開鳥鳴,雖略帶涼意,但也舒適宜人,天邊雲彩繽紛,粉墨登場;與前兩天康芮颱風,侵襲的狂風暴雨,天氣是雲泥之別。

(11/2)早上媽祖在和美多處有駐點,如庚新診所旁糖聖宮、和美福德宮……,周邊的住家、店家,無不備香案迎媽祖駕臨賜福,虔誠的信衆甚至準備了結緣品、熱食、點心、餐食、餅乾……,與十方信衆結緣。

平常閑靜的街道,瞬間湧入人潮,熱鬧非凡,扶老攜幼帶著虔誠喜悅的心,給予媽祖虔誠迎接。可能大環境諸多因素,內心可能更須有些信仰的加持。有人談起媽祖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更有信徒全身上下從頭到腳,都是媽祖相關用品,點綴的行頭在人群中更顯亮眼。

◎藍色環保尖兵 go

踴入人潮,相對的會產生大量垃圾問題,「沒問題!我願意」,慈濟出動衆多志工來共襄盛舉。

「妹妹,飲料罐要丟這裡」

「先生,吸管請抽出來,各別放在袋子喔!」

「我們把碗內的東西吃完、吃乾淨,再放到這個回收籃內,感恩」

「養樂多的罐子,我們要放哪裡呢?」志工說:「沒關係喔!這次我們學會了」

此種環保的對話參雜在熙熙攘攘人群中,呈現不同方式的付出與學習。

◎錢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信衆吳金山,住家在附近,趁空檔來此參與熱鬧的迎媽祖活動。年輕時認真工作,現在把工作讓下一代去接班了。

平時只要看見有人需要協助的地方,吳金山很願意布施,看見志工們無私付出的精神很敬佩,從口袋拿出僅有的壹千元,表示要捐獻給環保志工們使用。

吳金山說:「錢就是要來用的,用在對的地方,才會有意義。除了向媽祖祈求闔家平安外,好的、對的事,大家一起來做對。」

◎良善美事歡喜相遇

這些年來慈濟精神與廟會活動結合,志工們稱職做起環保的守護者。沒有鞭炮聲,沒有滿地垃圾,顯示長期的宣導國人的環保意識抬頭,活動結束,廟宇、街頭巷弄,又恢復原來安靜、乾淨的樣貌。

1990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現在志工走入人群,到處說回收分類。臺灣媽祖的精神,與她的庇護下,讓人感動,臺灣會更加美善、平安與和協。


圖左 :志工向信眾宣導如何分類,並以身示教,經過的信眾頻頻感謝。[攝影者:吳燕妮]
圖右 :志工活動結束後,將分類後的回收物裝車,隨即載往和美環保站。[攝影者:吳燕妮]

圖左 :在信徒未集結前,志工們先準備、整理餅乾、點心、茶葉蛋……,讓信眾自由取用。[攝影者:洪惠華]
圖右 :「啊!標示吊牌掉了,我來把它弄好」志工林惠雅蹲下說著,標示明確,大眾才能做垃圾分類。[攝影者:洪惠華]

圖左 :信衆用完東西,都會主動做垃圾分類,志工們熱情給予說明與協助。[攝影者:洪惠華]
圖右 :「碗內的東西,我們把它吃完、吃乾淨,再分類放入籃子喔!」志工們耐心與會衆說明。[攝影者:洪惠華]

圖左 :信徒堅定的信仰,全身上下行頭,從頭到脚都是媽祖相關用品,在群眾中顯得特別亮眼。[攝影者:洪惠華]
圖右 :「先生,吸管要抽起來,與飲料罐分開,再做分類」志工仔細給予提示。[攝影者:洪惠華]
圖左 :會衆吳金山(圖中),看到環保志工為了環境清潔,無私付出的精神,更是敬佩不已。[攝影者:洪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