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人人感動於上人教育理念之偉大與體現品德教育,今日是屏東見習 志工圓緣,教育志業的落實,一日精進課程,處處可見習學員與工作人員們法喜的親近慈濟的教育志業,也從當中汲取人文精萃與法水。回程的車上更是滿滿的感動與分享說不完,可見收穫豐沛。
◎培育世界公民的沃土
教務主任張齡之,首先介紹學校特色課程,尤其是與土耳其滿納海學校的交流課程更是值得一提。齡之主任說:「臺南慈濟中學於2007年的8月22日創校,歷經十七載。慈濟完全教育化從慈幼、慈小、國高中到大學,特別重視品德教育與慈濟人文。也透過國際交流,培養學生國際觀。除了校訂必修中的茶花道、手語歌曲與演繹課程,學生可以透過多元選修做職涯探索,培養興趣與涵養多種素養能力」。
學務主任游棋竹以數據來說明:「品德教育以禮誠之 以儀正之 合協造福」的成果。學校更是積極努力的引導學生從利己的心,到成為利他的行動〝當品德教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後,自然會是一種社會的適應力〞」。游主任以幾個問題讓大家省思,要讓社會安居樂業讓社會幸福,就需要品德教育,需要善行,才有辦法改變現代社會的現況。秉持上人「啟發善念 愛惜物命 回歸簡樸」的理念學務處讓學生「知善 樂善 行善」,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從一到三年級設定立志、尋根、築夢三階段,從利己到共善,培養學生行儀有矩,涵養慈悲心、惜福愛物等品格。
◎教育志業足跡與展望
姚智化校長說明上人「教之以禮 育之以德」的教育理念,指出目前慈濟全求共計有六十六所學校慈濟所有學校的共通校訓就是「四無量心」。姚校長從國內教育發展,進而說明慈濟教育志業的肇始,首間學校慈濟護專創校的因緣,到後續教育志業的創建與發展,各校特色簡介慈濟教育完全化,從友善校園的世界人才培育養成,開拓國際視野,成立雙語實驗班,國際姊妹校交流更讓國際
教育大躍進。
◎學員心得分享 發心立願初發心
來自林邊恆春和氣的許惠娟、陳怡帆師姐是母子檔,這是難得的因緣;惠娟師姐回想過去:在人生的旅途上雖然不能順順利利走,但回過頭來把握當下做有意義的事,過去的事其實也沒什麼好掛念的。進入慈濟之後受到許多法親鼓勵,更期許自己沒有「慧根」也要「會跟」,這份勇猛的心,感動了女兒,更進一步陪伴她參加見習課程。
周秀雲師姊是東港新園和氣的志工,於2011年就參加經藏演繹,師姐表示:但已過了13年,今年才見習期許明年進入培訓,今年5月的場車禍是忽在考驗自己到心是否堅定,懺悔過去的懈怠,至今發心立願努力精進走入慈濟大家庭。
呂沛嫻是我們的慈二代,多年前生病後,父母已經對她的未來堪慮之際,爸爸在當醫院志工上台分享女兒的病情,當下上人慈悲安慰說:「會好起來的!」;原本已做最壞的打算,至今沛嫻還能工作並在醫院當輸送人員,服務病患這也是很好的安排。
見習學員傅秀蕊是上人找出來的爆米花夫妻,秀蕊笑著說,先生從921就開始生病衰老,她感謝師兄姊關懷,大家都關心師兄,她則上課做環保越來越年輕。秀蕊笑說她如同花木蘭,先生鼓勵她去做環保,她則回家時分享做環保畫面給先生聽,原本要照顧先生24小時很黏人,自從做環保後,反而是先生拿茶給她喝,關心她冷熱,在環保站充電飽飽,也希望繼續跟隨師兄姊,追隨上人腳步。
見習學員張秋萍服務長照單位要評鑑,要準備資料又要準備分享草稿,原本很擔心無法勝任。秋萍分享在品書會聽到的故事,「一對夫妻晚上經常聽到路人踢到石頭的聲音,於是善良的夫妻就在路旁安裝路燈,讓過路人可以安全。」秋萍自己則在長照十幾年,擔心住民都平安回家才放心下班,他默默用行動付出,期許評鑑順利通過。颱風天時他不小心撞到樹枝,只有輕輕摔倒擦傷,他覺得因為平時的付出菩薩保佑,於是發願服務機構外做更多好事,他到慈青社服務,參加見習培訓,這一年珍惜上課,完成醫療志工上課,也終於做醫院志工,在醫院志工時做操作機器服務,遇到年長者求助眼神很高興有幫助到大家,他期許長照工作堅定信心服務下去。
見習學員劉文女感恩師姊邀約見習,上課學習到很多,不論環保、法律,與長輩相處,人與人相處之道,學到很多法寶,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他覺得收獲滿滿。進入環保站,學習到惜福愛物,他非常驕傲跟朋友分享,到環保站不會老人癡呆,師兄姊有好手藝,素食很好吃,在慈濟與大家結善緣,感恩在慈濟幫助自己成長,也願意跟隨上人行菩薩道。
見習學員劉文女感恩師姊邀約見習,上課學習到很多,不論環保、法律,與長輩相處,人與人相處之道,學到很多法寶,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他覺得收獲滿滿。進入環保站,學習到惜福愛物,他非常驕傲跟朋友分享,到環保站不會老人癡呆,師兄姊有好手藝,素食很好吃,在慈濟與大家結善緣,感恩在慈濟幫助自己成長,也願意跟隨上人行菩薩道。
◎校園巡禮 體驗慈濟的人文
今天參加本次見習課程的人,含委員及慈誠幾乎都不曾來到台南慈中,美麗又整齊的校園,同時也孕育出許多優秀的學子。巡禮中有的分站是由慈小的學生親自講解,看著慈小的學生不怯場,侃侃而談介紹著環境保育及防災的概念。
透過展場主題與人人都有一台平板電腦操作,讓參觀者體驗當你選擇蔬食及葷食對環境的影響,馬上透過展示模具即可表現出來。到了地震災難模擬環境教室時,可以看到不同級數的地震對於居住空間的影響,同時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大家選擇若是地震來臨,可以躲避的安全空間,藉由這個遊戲可以讓大家知道正確的防災觀念。
圖左 :姚智化校長說明上人「教之以禮 育之以德」的教育理念,指出目前慈濟全求共計有六十六所學校慈濟所有學校的共通校訓就是「四無量心」。[攝影者:郭雪珍]
圖右 :學務主任游棋竹主任以幾個問題讓大家省思,要讓社會安居樂業讓社會幸福,就需要品德教育,需要善行,才有辦法改變現代社會的現況。[攝影者:郭雪珍]
圖左 :來自林邊恆春和氣的許惠娟(左)、陳怡帆(右)師姐是母子檔,難得的因緣母女一起參加見習;慈於校園巡禮中張齡之主任(中)在數理模型教室指導模型排列。[攝影者:許月娥]
圖右 :到了地震災難模擬環境教室時,可以看到不同級數的地震對於居住空間的影響。[攝影者:許月娥]
圖左 :參觀者體驗當你選擇蔬食及葷食對環境的影響,馬上透過展示模具即可表現出來。[攝影者:許月娥]
圖右 :呂沛嫻(左)是我們的慈二代,多年前生病後,父母已經對她的未來堪慮,至今沛嫻還能工作並在醫院當輸送人員,服務病患這也是很好的安排。[攝影者:郭雪珍]
圖左 :見習學員張秋萍服務長照單位服務,發願於服務機構外做更多好事,遇到年長者求助眼神很高興有幫助到大家,他期許長照工作堅定信心服務下去。[攝影者:郭雪珍]
圖右 :見習學員劉文女感恩師姊邀約見習,在慈濟與大家結善緣,感恩在慈濟幫助自己成長,也願意跟隨上人行菩薩道。[攝影者:郭雪珍]
圖左 :見習學員傅秀蕊(左一)是上人找出來的爆米花夫妻,秀蕊笑著說,先生從921就開始生病衰老,她感謝師兄姊關懷,大家都關心師兄,她則上課做環保越來越年輕。[攝影者:郭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