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菲律賓 菲律賓三十載深耕 慈濟志業愛在「菲」揚

菲律賓三十載深耕 慈濟志業愛在「菲」揚

E-mail 列印
11月8日是佛教慈濟功德會菲律賓分會成立三十週年的日子。慈濟菲律賓分會於11月7日至9日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志工「菲奔30年精進研習營」,來自馬尼拉各區、邦邦牙以及離島宿務、納卯、三寶顏、帕洛以及怡朗等地 的二百零三位慈濟志工(學員一百六十人,工作人員四十三人)齊聚一堂,在慈濟志業園區受到法水的熏洗。

為了讓志工們更好地瞭解佛法,舊法新知,在志業路上扎根,腳步更加踏實,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從臺灣花蓮特地指派精舍德倍師父、德霈師父、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和十位高雄志工,專程來為精進研習營授課。

◎晨鐘薰法香慈心 足跡百國法入世

每天清晨四點多,大喇叭裡響起了慈濟歌曲,提醒大家快快起床,以儘快速度完成洗漱,然後集合整隊進入靜思堂,在精舍師父們的帶領下進行誦經。

在很多人的認知,慈濟與其他佛教團體不一樣,只是在做慈善工作,稱修福不修慧。其實在慈濟,提倡每天淩晨行經,薰法香、聆聽上人開示,並且每週在社區舉行線上或實體讀書會。

印順導師一生宣導和闡發「人間佛教」思想,特別是導師對上人「為佛教 為眾生」的期許,引導全球六十八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足跡,遍布世界上一百三十六個國家地區,全球慈濟人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如今慈濟在菲律賓落地生根,三十而立。

在慈濟浩蕩長的隊伍裏,有著嚴格的要求,每次活動,總能感受到一種整體的美。不例外的,這次的精進研習營,每天上下課大家都能把慈濟人的進退行儀,行進間整齊排隊,每日將棉被摺疊成方塊,還有端坐威儀、用餐食儀、惜福惜水,用心地體會。

◎慧命增長人文濃 三十而立愛菲揚

精舍師父與講師們的授課形式,活潑有趣,與學員們互動熱絡,除了問答形式,他們還以工作坊形式讓學員們懂得曼陀羅九宮格的應用。通過佛法延伸到慈善工作中,入人群,甚至可以用自己學過的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自利利他。

顏博文執行長把現代經營理念,用詳實的數據以及圖表給大家帶來「慈濟未來的發展與方針」,他談到慈濟志業永續關鍵在於人文素質,由內而外做到「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由外而內做到慈濟人文·「感恩 尊重 愛」;要把慈濟當成營利志業,即「營眾生利 付出無求」,永續的關鍵還需要與時俱進,有變、有不變。

精舍師父們與講師團隊還教導志工們正確法器的使用法、各項救災防災的知識、接引慈青及年輕人,以及如何陪伴新發心菩薩、人文記錄、慈善訪視、讀書會熏法香,以及共飲一杯智慧法水與志工們進行互動與交流。

精進研習營在以慈濟「落地生根 三十而立 愛在菲揚」圓緣中結束。用一句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善念時時生 慧命日日增」與大家結緣,祝福慈濟菲律賓分會三十而立。

圖左 :「菲奔30年精進研習營」開營前,學員集訓四威儀。志工蔡舒羽(站立者)指導大家用餐禮儀。[攝影者:顏榮華]
圖右 :菲律賓慈青是慈濟新希望年輕一代,代代相傳,在「菲奔30年精進研習營」圓緣時用手語演繹,會後慈青歡喜和德倍師父、德霈師父留影。[攝影者:顏榮華]

圖左 :「菲奔30年精進研習營」圓緣會上難得見到從掌鏡人到鏡中人的文宣組楊碧芬(中)。從菲律賓慈濟初創時期的第三年到三十週年,楊碧芬一路見證;身邊有傳承,前面有希望,臉上歡喜的笑容由心而生。[攝影者:高筱婭]
圖右 :1994年,菲律賓慈濟第一顆種子林小正(中)和一對姊妹陳靄齡(左)及陳瑞貞(右)開始做慈濟。[攝影者:楊碧芬]

圖左 :此次菲律賓三十週年的紀念品,由第一顆種子林小正設計,將園區內的仿靜思精舍照片製成燈箱。她說一粒種子生百千,落地生根,三十而立,靜思法脈讓人如回到心靈故鄉。[攝影者:莊真真]
圖右 :清晨五點多,德倍師父及德霈師父的帶領下,全體學員虔誠經行。[攝影者:顏榮華]

圖左 :舞臺上,志工洪英黎(左)與洪綿綿(右)現場教學「菲奔30年精進研習營」營歌〈大愛航向新世紀〉手語。[攝影者:蔡美安]
圖右 :高雄講師團隊的課程設計精細,和學員們分組功能交流,討論包括「讀書會及薰法香帶動」、「慈青及年輕人接引與陪伴」、「防災救災」、「人文真善美」及「慈善訪視」等主題。[攝影者:顏榮華]
圖左 :開營典禮上,顏博文執行長嘉勉:「看到偏遠山村的貧困與教育不足,深深感佩慈濟菲律賓的付出與支持。善行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行動!」[攝影者:柯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