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1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天空破了洞 人間補天的女媧受證

天空破了洞 人間補天的女媧受證

E-mail 列印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即說過,末法時劫「地、水、火、風」大小三災不斷。地球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正處於天災不斷的末法時劫。

天空破了洞,補天的女媧在哪兒呢?上人說過,環保志工最美的一雙手,環保減碳正是人間的女 媧,也是茹素齋戒以外拯救大地之母唯一的靈丹妙藥。

靜思精舍德禪、德法兩位精舍常住師父,帶來上人滿滿的祝福,將在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環保志工授證典禮暨精進聯誼」中為四十一位環保志工授證。

●堅固道心的力量 禮拜法華經序

禮拜法華經序是慈濟宗弟子的精神皈依,精進共修,更是清淨自心、堅固道心的力量。全場環保志工及工作人員總計三百二十三人,由精舍德禪師父及德法師父帶領以虔誠的心禮拜《法華經序》。

首句「一心頂禮……」上人曾經慈示「一心」的意義,除了心無旁騖專注於當下課誦的經文外,要擴及在日常生活每一刻要專注,和培養慈悲佛心。「一心頂禮」也就是要縮小自我除破我執,以達到清澄的空慧般若,在人與人之間時時刻刻抱以恭敬心互動。

禮拜法華經序後,德禪師父以不甚「輪轉(臺語)」的台語肯定環保志工們人人道心堅定。接著提出問題,「佛陀有做環保嗎?」環保志工有人搶答說:「有!因為佛陀有吃素,所以有做環保。」

不料,德禪師父出乎意料地說,佛陀沒有茹素,佛陀當年讓眾生植福田,一日托缽七家以資養色身,眾生的供養不一定是「素食」。若托缽得到肉食基本原則是「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不是為了他殺」。正確的答案是,佛陀沒有做環保。

靜思精舍和慈濟世界一樣?正確的是,靜思精舍是修行地,慈濟世界做人間事,志工的勸募或竹筒歲月都是用在慈濟世界的賑災濟貧,靜思精舍則自力耕生,但上人及師父們感恩慈濟志工的護持。

大眾的善款沒有用於師父們平常的生活開銷,靜思家風是克難、克己、克勤、克儉。

證嚴上人出家,印順導師交代了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環保志工做環保正是為眾生,上人感恩環保志工心堅定,不怕臭,不怕髒,還要來護持大愛台。

●慈濟在眼前 因緣俱足既得其門重生

鄭楊慶因工作積極,而忽略了身體健康,於二O一一年確診罹患舌癌第三期,動刀切除四分之一舌頭。他的故鄉在花蓮,距慈濟精舍不遠,少年叛逆到從商人生可謂一團亂,直到遇見慈濟志工才踏進慈濟改變了一生。

戒除菸酒、檳榔等惡習,調整飲食習慣,後來更長期茹素,才恢復健康的人生,心靈也得到自由與富有。

鄭楊慶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他說:「接觸慈濟才知道感恩與愛,罹癌後改掉不良習慣,慢慢懂得對事情善解,用轉念來改變心情。為不再給身體吃進毒素,他茹素選擇植物蛋白質,身體力行吃出健康。」

被醫生宣判罹患舌癌第三期時,兒子才兩歲。這場大病讓他徹底覺悟,並且痛下決心,改變過去的惡習。他改善飲食、生活,戒煙戒酒,改吃新鮮、天然的植物性膳食,早睡早起,晨間到空氣好的地方運動後再到公司,傍晚也到樹多處散步。

●老有所安慈濟輔具平台說明

人生生老病死,輔具正是輔助老來或病後健康的輔助工具。善用輔具正確使用輔具正是輔助健康的基本及重要原則。

慈濟輔具平台在各縣市頻頻升起,因為輔具的回收再利用,也是資源回收重要的一環。

慈濟輔具平台將回收的輔具刷洗整修免費提供再利用,更為不少家庭帶來方便與資金成本開銷。

王智忠現場以幻燈片重點說明了,輔具的正確選擇與使用方法,更提供平台的聯絡方式,為健康的輔佐提供了一道光明之路。


●明白受證的意義與內涵

環保專員甘萬成以上人開示,期許環保菩薩學習「宇宙大覺者」的智慧,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帶動人人回歸清淨覺性,共同撫慰受傷的大地,疼惜呵護天地環境。

精舍師父為付出無求的環保志工授證,給予祝福與勉勵,更祈以遵守環保純正宗教精神,透過「慈濟十戒」,來斷除不良習氣,賦予使命的承擔。

●好奇走入環保世界 愈做愈歡喜

家住九如的環保志工宋貴招,做環保有好幾年了。她表示,做環保能救地球,資源回收也是黃金,她愈做愈歡喜,期待天天能去做環保。同時做環保能有很多伴,能認識很多人,做環保聊心情,也讓她走出憂鬱,臉上的笑容能證明。今天要受證環保志工,她心情很歡喜,希望更多人來投入環保,讓地球能變美麗,沒有污染。

謝挹芬家住東港新園,接觸慈濟有十年了,先生往生後,身體健康有狀況,因此從職場提早退休,專心照顧好孩子。近二、三年才做環保,發現做環保的志工都很開心,她自己做環保也體會到付出是開心的,無拘束也沒時間限制,有事可以先離開,能做好事,也能照顧好家裡。

出生中國深圳的蔡青霞嫁來台灣已近十八年了,長相莊嚴、溫柔、愛笑的她育有兩位女兒目前已就讀高中。婚後看婆婆歡喜做慈濟,她則成為婆婆家業裡堅強的後盾。當孩子讀高中之後,她感覺肩上的重擔減輕不少,便在內心自我發願陪伴婆婆做慈濟。她興奮的表示,今年歲末祝福她參與了入經藏。而平日載著婆婆一起到環保站做分類,是她生活中的幸福與快樂。

蔡青霞說:「做環保是救地球最實在的方法,為了幫我們的孩子留下一個乾淨的地球,我很喜歡做環保。」她還開心的說:「明年,我就要來做見習志工了喔!」

身材魁武壯碩的許育誠來自新園,他是今天受證典禮中最年輕的環保志工。就讀屏東高工電子科三年級的他,是自己走入慈濟新園瓦窯環保站的。他表示,自己是循著興趣走入慈濟環保站,做拆解回收家電,讓廢物能夠再利用,也跟著環保站的志工菩薩到各處環保點載回收物。做著、做著,一晃眼就做了近四年,終於接受資深菩薩的推薦而受證,他發願:「為了愛地球,我會繼續做下去。」

明年就從屏工畢業的許育誠心裡有個願望,希望明年能考上高師大的軟體工程科系,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力之外,也期許自己能為社會貢獻棉薄之力。環保站內愛護他的師姑師伯們,也都衷心祝福他心願能夠成就。

年近九十,實歲88的陳郭燕老菩薩,看起來身體健康、硬朗,儀態優雅莊嚴。她是潮州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陳麗香的母親。看麗香每次都歡歡喜喜的開環保車去載回收物,便很支持她做慈濟,也會在看到麗香要去做環保時問她:「你有伴嗎?」麗香都說:「沒啦!我自己一個。」陳郭燕就會說:「不然,我陪你去啦!」就這樣,麗香便慢慢地引領母親先從紙類跟玻璃瓶分類做起,教她把瓶蓋拔掉、將玻璃瓶依顏色分開。

陳麗香表示,母親是個容易羞赧的人,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做,怕她自己做錯了會被人家笑。所以麗香便慢慢帶著母親,每星期五早上在泗林環保站,星期六下午在八爺里環保站做分類。有時麗香會忘記,陳郭燕就會提醒她:「今天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們要去哪兒做……」。漸漸的,跟大家熟悉之後,母親便不再羞赧,做起來自在多了。

今年,麗香鼓勵母親受證,陳郭燕又客氣的說:「我又沒做甚麼,還要受證喔?」麗香表示,母親的認知是覺得能受證的人,應該是很會做的人,所以麗香都會慢慢鼓勵她,並幫她報名受證,以提升她對自己的信心。

一天精彩的課程內容,不但豐富了環保志工精神內涵,更為環保付出堅定了生命的內涵,今天的授證就在德禪師父與德法師父的期許與勉勵中圓滿落幕。

圖左 :謝挹芬受證讓精舍德法師父別證,掛手珠。[攝影者:徐國清]
圖右 :禮拜法華經序是慈濟宗弟子的精神皈依,精進共修,更是清淨自心、堅固道心的力量。[攝影者:陳潁茂]

圖左 :身材魁武壯碩的許育誠來自新園,他是今天受證典禮中最年輕的環保志工。就讀屏東高工電子科三年級的他,是自己走入慈濟新園瓦窯環保站的。他發願:「為了愛地球,我會繼續做下去。」[攝影者:陳潁茂]
圖右 :鄭楊慶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他說:「接觸慈濟才知道感恩與愛。」罹癌後改掉不良習慣,戒除菸酒、檳榔等惡習,調整飲食習慣,後來更長期茹素,才恢復健康的人生,心靈也得到自由與富有。[攝影者:陳潁茂]

圖左 :竹筒歲月慈濟緣起的精彩故事,活動中的竹筒回娘家更是活動的高潮點之一。[攝影者:陳潁茂]
圖右 :竹筒歲月慈濟緣起的精彩故事,活動中的竹筒回娘家更是活動的高潮點之一。[攝影者:陳潁茂]

圖左 :王智忠現場以幻燈片重點說明了,輔具的正確選擇與使用方法,更提供平台的聯絡方式,為健康的輔佐提供了一道光明之路。[攝影者:陳潁茂]
圖右 :環保專員甘萬成以上人開示,期許環保菩薩學習「宇宙大覺者」的智慧,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帶動人人回歸清淨覺性,共同撫慰受傷的大地,疼惜呵護天地環境。[攝影者:陳潁茂]
圖左 :年近九十實歲88的陳郭燕老菩薩客氣的說:「我又沒做甚麼,還要受證喔?」[攝影者:陳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