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1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感恩是幸福與喜樂的法寶

感恩是幸福與喜樂的法寶

E-mail 列印
希望自己幸福嗎?希望每天都很快樂嗎?只要常存感恩心,就能夠擁有幸福與喜樂。

慈濟福興親子成長班每個月一次的課程,11月24日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二點,在彰化福興環保站上課,課程中處處引導孩子,要時時感恩 ,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期待來上課

課程開始,志工田淑惠由自己做起,帶領孩子們自我介紹。做為一個慈濟志工,她說:「心美看什麼都美。」

謝承佑就讀鹿江國小一年一班,他從昨天就很期待來上課,媽媽張秀娟偷偷告訴大家:「他一直問我幾號要上課?」

「承佑和哥哥姊姊相差二十歲,教育上很吃力。」媽媽張秀娟期待來到慈濟這麼好的團體,謝承佑能夠學習到優質的素養。

毅力班的唐妤榛住在彰化,就讀忠孝國小,喜歡來這裡上課,所以昨天晚上就來住在姑姑家,慈濟志工唐滿足非常疼愛這個小外甥女。

「我讀愛育幼兒園,今年五歲。」活潑可愛的張勻溱,跟著慈濟志工阿媽尤素眞,參加好多的慈濟活動:「我喜歡來這裡上課,可以認識大哥哥、大姊姊和同學。」

自我介紹好了,大家起來動一動,跟著志工做做毛巾操,伸展筋骨,好舒暢。

◎長存感恩心

《唐朝小栗子》影片〈長存感恩心〉,爺爺說:「夏天的時候要感恩冬天:冬天的時候要感恩夏天。」

這是什麼道理呢?哇!十二個小朋友都答不出來。志工洪秋婷補充解釋:「因為冬天很冷,所以我們會希望夏天快快到來;當夏天很熱的時候,我們又會希望天氣趕快變涼。」

「如果長久沒下雨會怎麼樣呢?」這是影片中的場景,孩子們會如何回答呢?

「田裡和樹木都乾巴巴的。」謝承佑搶先回答。

張勻溱開心的說:「我喜歡下雨,可以玩水。」

尤素眞再問:有大太陽的日子,我們又可以做什麼呢?

「晒棉被」「游泳和吹冷氣」,影片中「晒菜乾和檸檬乾」……

孩子們很認真觀賞,田淑惠用心引導,感恩生活中的萬事萬物,感恩是一份發自內心,幸福又喜樂的感覺。

「我要感恩阿媽」信心班梁席綸想念阿媽,他要跟阿媽說:「阿媽我愛您。」
梁席綸的阿媽是慈濟志工,生前總會帶著梁席綸兄弟倆來上課。10月17日阿媽騎機車載著他,發生車禍,阿媽往生了,梁席綸左腳骨折開刀。

媽媽陳淑芬向公司請假三個月,每天幫他按摩復健左腳三次,陪他去上課,打理他的生活瑣事。阿媽在天上一定會守護著他最疼愛的小孫子。

◎垃圾山的人

【大愛搜尋者2.0】無國籍系列紀錄片《滄生若泥》第四集,學途若夢,垃圾山上的孩子。

馬來西亞無國籍村的住民,仰賴垃圾山維生,人們丟掉的東西,他們視為珍寶,吃著從垃圾山撿來的食物,他們很滿足,孩子無法讀書,撿到書本,假裝自己識字會讀會寫,捧在手心上的書本,就像一道光……

如果他們可以讀書……但是垃圾山的人們,靠血汗討生活,孩子們守規矩,存感恩心,不會做壞事,這是父母的驕傲。

「他們很窮沒有食物吃」「他們沒有身分證」「垃圾山的東西都是人家不要的」「我不敢吃那些東西,有蒼蠅很髒」孩子們紛紛說出心裡的話。

我們很幸福,要感恩,感恩我們生在臺灣。感恩要用行動表現出來:「省水、清洗再回收……」

所以要做好分類,減少垃圾量,環保五R要牢記,不用(Refuse)、少用(Reduce)、重複用(Reuse)、修理再利用(Repair)清淨回收有大用(Recycle)。

看了影片以後,趙淑芬帶著大家省思,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垃圾會回來找你……

舊金山的外海竟然是海洋垃圾最多的地方,形成一個太平洋垃圾帶,面積有四十四個臺灣這麼大。

海洋垃圾源於人類沒有做好分類,亂丟垃圾,颱風、海嘯又將垃圾沖上岸,返還給人們。

◎免費的玩具

回收的物品,自製玩具,省錢又環保。班主任林明雪說:「一條繩子,我的孩子就可以玩半天。」

她將線綁在橡皮筋上,孩子兩人一組,把回收的飲料杯移位;紙板上畫九宮格,塗顏色,寶特瓶蓋當棋子,免費的玩具好好玩。

懷著感恩心,林明雪的二兒子梁甯中以講師的身分,回到陪伴他長大的地方——慈濟兒童班,開心地帶著孩子們,開發潛能,玩積木大挑戰。

利用長條細木頭,梁甯中先教大家平衡,接著排出簡單組合,慢慢晉升到「金字塔探索」。

每組派兩位代表去看老師的作品,再回到組內,團隊排列出和老師一樣的組合,大家都很認真,各自用各種不同方式,完成的可以得分。

「為什麼是派兩個人來看,而不是一整組都來呢?」梁甯中說:「因為我希望你們把資訊分享給別人。」

團隊裡面,有負責主導的人,那其他人要做什麼呢?

可以觀察別人怎麼做、可以請教別人的想法,總之就是要想想,自己可以為這個團隊做些什麼,幫團隊加分。

從遊戲中,考驗夠不夠團結,有沒有足夠的判斷力,觀察要敏銳,要專注與用心。梁甯中哥哥說,他還有更好玩的。

半天的課程,很快結束。期待梁甯中哥哥以後再來和孩子們上課,一起從遊戲中學習,激發孩子更多的潛能。

圖左 :梁席綸10月17日發生車禍,骨折開刀,坐著輪椅來上課。[攝影者:唐滿足]
圖右 :大家起來動一動,跟著志工做做毛巾操,伸展筋骨,好舒暢。[攝影者:温燕雪]

圖左 :知足的人最快樂,孩子們跟著志工比手語歌。[攝影者:温燕雪]
圖右 :志工林明雪指導孩子減少垃圾的不二法門---不環保的要拒絕,要減量,要重複使用,要維修再使用,要能回收。[攝影者:唐滿足]

圖左 :觀看垃圾山的紀錄片,志工趙淑芬循循善誘引發孩子們深思,並要珍惜所擁有。[攝影者:唐滿足]
圖右 :這些都是回收的手搖飲料杯喔!洗乾凈了,搖身一變,成為培養默契遊戲。[攝影者:温燕雪]

圖左 :瞧我們專注的神情,幾根小木棒可考驗著我們的耐力專注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呢![攝影者:唐滿足]
圖右 :梁甯中老師帶領的積木大挑戰,能培養孩子專注力、手眼協調力、觀察力、團隊合作力。[攝影者:唐滿足]
圖左 :課程結束,恢復場地,孩子們都是好幫手喔![攝影者:唐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