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雖然天公不作美,原定的戶外破冰活動被迫取消,不過無阻後續的流程,慈少社的李嘉誠同學帶領夥伴們進行手語表演〈人人做環保〉。輕快活潑的旋律與簡單易學的手語動作,讓現場氣氛活躍起來,大家隨著音樂一起比劃融入歌詞中,場面融洽而歡樂。
◎環保探索體驗
慈濟環保志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8月23日,證嚴上人在臺中的一場講座中,鼓勵大眾將鼓掌的雙手用於資源分類,實踐環保。這句話點燃了守護地球的使命,從此慈濟人不懈地推動環保,三十多年來始終如一。
在主題分享「珍愛地球母親,為子孫後代守護自然(Preserve Natur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on Mother Earth)」中,武吉加里爾環保志工黃寶忠分析了造成環境毒性與受污染的源頭,強調環保的迫切性。他指出,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加劇海平面的上升;垃圾與塑膠微粒污染引發生態危機,導致惡性循環,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因此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就如靜思語:「以感恩心出發,與天地萬物和平共處。」
緩解環境問題的關鍵,在於落實「5R」 (註1 )原則與實踐「環保十指口訣」。5R原則是五種垃圾減量的方法,依序為:拒絕使用、減少使用、重複使用、修復使用和再回收,其中以「拒絕使用」為首要。
司儀藉此考考大家:「這個螢幕是好的還是壞的呢?」這一問,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目光不禁集中在螢幕上,大家才發現有些線條!司儀強調,這是環保站回收的資源,屬於5R中的哪一個R呢?在場的回應是:「 Reuse (重複使用)。」這就是5R中的「重複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並非必須丟棄,即使有些瑕疵,仍可使用。環保不僅是節省資源,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黃寶忠展示「環保十指口訣」的樣本,由志願者莫如均在旁講解,環保分類主要分為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資源,而可回收的資源可以依據「環保十指口訣」進行分類。資源分類得愈細緻,愈能夠更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從而延長物品的使用期,減少浪費。在場的老師協助大家進行複習,學生們齊聲背出:「瓶、瓶、罐、罐、紙、電、衣、三、五、七。」老師隨即重申了「環保十指口訣」的重點,幫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
除了傳授環保知識外,也邀請了家長兼志工杜玉葉,指導與會者製作手工環保花盆。完成後,課務團隊也送給每位參與者一個可愛的小盆栽,讓大家能將其擺放在環保花盆內,既美觀又環保,著實一舉兩得。
親子之間溫馨的互動,讓這環節增添了更多意義。既培養了親子關係,又引導孩子從小培養環保意識,真正實現了寓教於樂。透過實際動手操作,大家深刻體會到「丟之前,想一想還能做什麼」的環保理念。
隨後,學員們被分派到一雙手套,到環保分類區一起動手進行資源分類。大家不分你我他,用心埋頭在分類中,每組都有志工從旁邊指導。其中李嘉誠同學覺得資源好多,那麽多人都沒辦法在十五分鐘內完成分類,不禁有感而發,他覺得要從家裡先做好分類,整理後再送到環保站,李嘉誠的媽媽也認同這樣做,才能事半功倍。
◎從實踐中學習
大家熱情地歡迎,讓學員蔡欣怡感到非常興奮。從中學習到塑膠瓶的分類不只單一塑膠瓶,原來還可分成那麽多種類。從「塑膠製品標號」(註2 )也學到如何用塑膠瓶製作成環保花盆,環保手工讓她享受當下,樂在其中,完成後很有滿足感。蔡欣怡會從家裏開始做環保分類,有時間的話,也會安排過來環保站做環保。
張瑋芯是一位熱愛手工的學員,覺得可以把一次性使用的塑膠瓶製作成實用物品(如:環保花盆)是很有意義的事。她發現在資源分類過程中,垃圾堆裡的不可回收資源特別多,尤其是塑膠袋。透過教育讓大家醒覺,許多塑膠袋無法回收,要拒絕使用,若人人把「拒絕使用」(REFUSE)落實在生活中,才能真正減少垃圾的產生,做環保人人有責。
慈少社環保組長陳恩彤表示,加入環保小組的目的是推廣環保意識。她說「今天感到很開心,能幫助志工和夥伴一起做資源分類。分類其實不難,雖然下雨讓資源變得濕滑有點麻煩,但整體來說不算困難。」
這次活動中,陳恩彤也了解到,由於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地球的熱量上升,導致氣候變遷,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變暖的問題;還有大量的垃圾進入海洋後,海洋生物誤食可能致死,甚至導致物種滅絕。
她感慨指出,許多人隨手丟棄不再使用的物品,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寶貝,是可以再次利用的資源。透過實際體驗,從做中學習,讓她深刻理解「5R」的重要性,尤其是「拒絕不需要的物品」(REFUSE)。她打算,將拒絕與重複使用的方法推廣到社群媒體,進一步影響更多人。
家長之一的黃薏靜和先生,首次陪伴孩子參與環保活動,藉由身教引導孩子一起愛護地球。過去,孩子大多是在學校進行環保活動,這次難得有機會讓家長們共同參與其中。
她驚喜地發現,許多看似無用的物品,其實還可以送到環保站,延長物命。這項活動讓她深刻體會到,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至關重要。身為家長,她感恩志工們不遺餘力地推廣環保理念,並認為年輕一代同樣肩負保護地球的責任,應該積極參與,因為環境的維護,不僅僅是大人或長輩的責任。
透過這次慈少社環保組的參訪活動,參與者對環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了解其重要性。在實踐中,感受到守護地球的責任,將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為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
武吉加里爾環保站誠摯邀請大家參加,每星期二早上及每月第三個星期日的開放日,共同投入環保行動!
(註1 ): 5R原則, Refuse , Reduce , Reuse , Repair , Recycle
(註2):塑膠標號,從1至7的數字代表其所使用的樹脂種類。 1是PETE , 2是HDPE , 3是V , 4是LDPE , 5是PP , 6是PS , 7是其它種類。
圖左 :慈少社的李嘉誠同學(中)帶領夥伴們,進行手語表演〈人人做環保〉。[攝影者:鍾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