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經過多個月的評量與陪伴,成績有進步和品行有改善,達成目標的學生,都能獲取慈濟的「獎助學金」。[攝影者:王觀鳳]](/community/./images/community/760C9B70ABB611EFAAD3C6288C713F3D_0.jpg)
2024年3月的新學年開始,哥打丁宜慈濟 志工開始籌備規劃年度「慈濟獎助學金」的申請事宜,除了拜訪哥打丁宜縣各源流學校,獲取學生的名單後,志工便馬不停蹄去進行家訪,了解各家庭的生活與經濟狀況,給予符合資格的清寒家庭申請援助。
在評量過程中,志工們也到申請者的家庭關注中學生之助學小冊子,和小學生之評估卡的學習進度,從中引導學生自我表現的評量,培養良好習慣,作為鼓勵孩子提升個人的品德。經過多個月的評量陪伴中,成績有進步和品行有改善,成功達成目標的學生,方能獲取慈濟獎助學金。
◎勤奮獲表揚 竹筒撲滿獻愛心
今年,慈濟哥打丁宜舉辦了兩場「獎助學金頒發典禮」,共嘉惠來自十八所各源流學校的九十八名莘莘學子,讓他們能夠安心繼續升學,勇於追逐理想。
2024年10月6日於哥打丁宜慈濟會所的首場頒發典禮,志工以喜悅的心情迎接六十七名受惠學子到來,每位學生都獲得一筆獎金和一張獎狀表揚。各校代表也受邀見證學生獲獎的肯定,同時,也帶了感謝狀來表達校方對慈濟助學金的資助。
除了觀賞慈善影片及獲獎學生的心得分享,許多學生更拎著竹筒撲滿歡喜地來捐獻,家長也掏出錢來共善,一起去幫助更貧困的人,讓這股善的漣漪能夠循環。
來自南亞港淡米爾小學(SJKT Teluk Sengat)的夢拉(化名)就讀六年級,已連續六年獲得「慈濟獎助學金」的表揚。成績優異的她,會利用這筆獎金採購校服和上學的用品,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勤奮好學的夢拉表示,慈濟給予助學評量表,督促她每天要完成學校功課,並且提醒她要幫忙做家務,做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每回都有帶竹筒撲滿來獻愛心的夢拉說:「我每天都有投竹筒的習慣,我要捐給慈濟去幫助災民和病苦的人。」
學生林正勤(化名)在課堂上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和做筆記,回家後也會溫習功課,靠著勤奮第一年獲得「慈濟獎助學金」,令他開心不已,他期許將來能成為一名會計師。「我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這份助學金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我會利用這筆錢購買一些參考書等,以提升自己。」林正勤看到螢幕上播放的災難視頻,了解到受苦的災民需要援助,他領養了一個竹筒撲滿,希望自己也能盡一分力去援助他們。
◎資助校車費 孩子能安全上學
慈濟照顧戶喬丹(化名)一戶十口,與岳父母同住在郊區,他育有六個孩子,其中四個孩子尚在求學,二個還幼小。收入微薄的喬丹,因負擔不起孩子的校車費,每天得用電單車載著孩子們去達族淡米爾小學(SJKT Tajul)讀書。因校方向慈濟提報,志工們得知就著手援助他繳付校車費。希望孩子能安全上學,以便減少他每日騎車奔波載送的危險。
此外,志工也推薦喬丹的兩名孩子申請「慈濟獎助學金」,孩子們也很積極向上,因而成功達標獲取助學金。頒獎典禮當天,一家人開心地騎著電單車來出席。出發時才發現電單車爆胎了。喬丹馬上聯絡志工表明無法成行,志工立即開車去載他們來慈濟會所。他滿心感恩地說:「感謝志工來載我們,還推薦我的孩子獲得助學金,從而減輕我的經濟壓力。」
嘉娜姬(Janaki)是達族淡米爾小學的老師,她懷著感恩心來見證該校十一位獲獎學生的喜悅,並為孩子加油。嘉娜姬在典禮中出來發表感言:「慈濟志工經常登門拜訪學校,關心孩子們的學習進展,還提供餐食和物資給學生,並資助貧困學生的校車費,讓他們能夠安心上學。我代表校方萬分地感謝慈濟基金會,給予學生各方面的援助。」
◎為父母敬茶 幸福洋溢在臉上
為方便偏遠郊區的學生領取慈濟的「獎助學金」,11月3日,二十四位志工來到邊加蘭惠借四灣育本華小的禮堂,頒發助學金,嘉惠這裡清寒家庭的三十一位中小學生,讓他們的求學路能無礙。
頒獎活動中志工帶出孝順的主題,安排孩子跪下向長輩奉茶,獻上康乃馨答謝父母的恩惠,讓他們體會孝道的真義。透過孝親感恩環節,學生和家長對慈濟人文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在心中種下善愛的種子。
育有九名孩子的朱春桃(化名),有七個孩子正在求學,為了家庭生計,她得與丈夫出海討生活,其餘兩名幼兒由大的孩子輪流照顧。「今年我的大兒子想要進入學院繼續升學,自己沒能力負擔學費,都是慈濟伸出援手資助,我真的很感謝慈濟補助孩子們的教育費。」慈濟的援助,大大舒緩他們的生活負擔,至少暫時不必為子女的學費煩憂。
「之前我從沒參與過敬茶活動,只有在慈濟活動中,才有機會感受孩子為我們奉茶。」在敬茶獻花環節,三名孩子一起為朱春桃盡孝時,含辛茹苦的養育,瞬間化為幸福,洋溢在她的臉上。
來自雙溪巴板海人村(Kampung Sungai Papan)的絲華(化名)帶著三個孩子來出席慈濟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她表示:「我一定會善用這筆獎金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會花費在其他開銷,因為慈濟是真正在幫助我們的孩子助學。」當孩子奉茶向她道感恩時,絲華感動得紅了眼眶,因為她從沒有享受過孩子貼心的舉動。
◎認真求上進 要當慈善家助人
「慈濟獎助學金」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良好品德,期待他們透過教育脫離貧困。就讀育本華小(SJKC Yok Poon)的助學生謝子雄(化名),從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年年都獲得慈濟助學金的鼓勵,帶給她前進的驅動力,致使她認真讀書求上進。她在家也會幫助母親掃地做家務,教導弟弟做功課,因此今年她獲得成績優異獎。
居住在橡膠園簡陋屋子的謝子雄,其父親是名散工,收入微薄,媽媽在餐館洗碗碟幫補家計,生活相當清貧。她表示:「我們兄弟姊妹都獲得『獎助學金』,這筆獎金對我們的家庭幫助非常大,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他們能夠安心升學,姊姊更考上大學,更有自信地追逐夢想。儘管家貧,但謝子雄志願大,她要發奮圖強,努力求取知識,希望將來能當一名慈善家,資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育本華小方慧芬校長很感恩慈濟資助該校的十一位清寒學生,這些受益學生多是來自單親家庭,有的父母離異後,家長為了照顧孩子們沒有辦法好好地工作,所以慈濟的「助學金」對貧困家庭宛如及時雨,能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方慧芬校長表示:「『慈濟獎助學金』不只是援助他們,購買學校用品,更是紀律學生,鼓勵他們努力向上,希望受益的學生長大後,要向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學習,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愛傳遞下去。」方校長讚揚敬茶儀式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讓孩子以行動向長輩表達感恩,藉此機會向父母說聲「我愛你!」將孝道的觀念潛移默化下,讓大家活在愛的氛圍中。
教育是孩子未來的希望,也是社會祥和的根本。「慈濟獎助學金」,能讓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努力啟航點亮夢想,走得更遠,邁向美好的前程。


圖左 :認真學習求上進的林嘉運,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慈濟獎助學金」的肯定。[攝影者:王觀鳳]
圖右 :「慈濟獎助學金」,鼓勵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努力向上向善,邁向美好的前程。[攝影者:王觀鳳]


圖左 :在敬茶獻花活動中,三個孩子一起為朱春桃(化名)盡孝時,幸福洋溢在她的臉上。[攝影者:徐佛賜]
圖右 :育本華小方慧芬校長響應竹筒捐愛心;她表示「慈濟獎助學金」對貧困家庭宛如及時雨,能減輕家長的負擔。[攝影者:徐佛賜]


圖左 :在志工、老師及家長的合力推動下,今年「慈濟獎助學金」共嘉惠了九十八位莘莘學子。[攝影者:王觀鳳]
圖右 :志工們到申請「慈濟獎助學金」的家庭做家訪,並關注受惠學生的學習進度。[攝影者:徐佛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