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以善為傳家寶 親子共同成長

以善為傳家寶 親子共同成長

E-mail 列印
麻坡親子班圓緣了!親子一起快樂學習,關係更融洽,彼此共同成長,互相成就。

2024年11月8日,慈濟兒童親子成長班(簡稱:親子班)已來到尾聲,迎來一年一度既開心又溫馨的圓緣活動。二十六戶家庭的六十九 位親子,在二十七位慈濟志工的陪伴下,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歡樂時刻。

親子班課程以生活教育、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環保教育四大主軸為核心,透過探索與體驗的方式,並搭配靜態的教學課程,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溝通、合作、尊重、孝順、禮貌、感恩」等素養。

為圓緣掀開序幕的是今年的課程回顧短片,一幕幕參與活動的身影重現,不禁觸動大家的內心,彷彿時空穿梭又回到幾個月前的時光,滿是感動與歡喜。

◎道德價值觀 應用生活中

當天活動的靜思語為「讓父母歡喜、安心,就是孝順。」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孝道」是每一年圓緣時刻特別提倡;一個品行高尚、有愛心和責任感的好孩子,它強調了誠實守信、孝順父母、愛護環境、知足感恩,以及以和善的態度與人相處。

證嚴上人開示,父母就像樹根,我們就像樹幹,果實則像我們的孩子;根若斷了,樹就會乾枯、果實會掉落,所以孝順是做人的根本。

在感恩時刻,學員們列隊來到父母面前,為父母擦手,感受小手與大手的接觸,親情溢於言表。聽著司儀的指示,孩子恭敬地跪下,給父母奉上一杯茶,深深地一鞠躬,當下一些父母流下眼淚,彼此給予一個擁抱,共同沉浸在溫馨的氣氛中。

楊傳君帶著小女兒前來,她表示,之前三個孩子都有參加,從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多姿多彩的童年。她分享,有一次帶孩子出門購物,發現孩子會主動幫老人家開門,得知在親子班學習到敬老尊賢,她歡喜表示,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將所學到的道德價值觀,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從中也與人結了很多善緣。

女兒蔡沺沺喜歡親子班,能體驗不同的活動及遊戲,將學到的靜思語融入生活裡,她最喜歡的一句靜思語:「人生不怕錯,就怕不改過。」讓她可以勇敢面對過錯。

◎親子同成長 成彼此貴人

「我很喜歡來上課,在親子班學習到如何廣結善緣,口說好話。」

學員余靖瑀表示通過親子班,認識很多新朋友;也學習幫忙做家務,掃地、抹地、煮菜等,分擔媽媽的工作。

媽媽王姵棋在朋友介紹下,第一年為孩子報名親子班,從中見證了孩子的成長和蛻變;如何從害羞怕生到從容淡定,從脾氣不好到性情溫順親切。她表示,起初陌生的環境讓孩子不適應,不易融入團隊活動,也因此產生了排斥和不太合群的現象。

在志工細心地帶動和引導下,余靖瑀漸漸融入新環境,跟著團隊的腳步,開始主動及敢於舉手發表及作答,他也獲得全勤獎及最佳星星獎學員。

王姵棋表示生活節奏快,父母忙於工作,跟孩子接觸的時間少。陪伴孩子來親子班,更加珍惜親子互動時刻,可以一起手牽手共同體驗團康遊戲,孩子也更懂得道理,她歡喜表示明年會繼續報名參加。

「他們在成長,我們在學習,一起共同進步。」另一位媽媽顏斐婷表示,孩子第一年參加親子班,非常歡喜及投入,回去也會協助做家務,如折衣服、一起煮飯及協助烹飪簡單的菜餚。她認為親子班促進親子關係,父母一起陪伴與學習,彼此共同成就與成長。

◎以善傳家寶 最好的禮物

一家七口熱熱鬧鬧地來到會場,劉秋廷與杜偉傑夫婦帶著五個孩子出席。大女兒從親子班直到慈少班不曾間斷,這次有三名孩子參加親子班。

「小孩的品行很重要,甚至重要過學業。」媽媽劉秋廷表示,從小讓孩子在良善的環境長大,有助於孩子的品德,而親子班就是個好地方,能引導孩子向上及向善。她表示,這是他們身為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以善傳家,廣結善緣;她深信孩子們一切以善為本,幫助有需要的人;若父母不在了,相信他們也可以循環被善待。

兒子杜晙皓表示,在親子班學會感恩,在家裡幫忙分擔家務。爸爸杜偉傑認同表示,的確看到孩子有所改變,也比較聽話。當孩子偶爾頑皮時,父母就會以靜思語提醒他們: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

「爸爸媽媽愛你們!」在奉茶感恩時刻,一個擁抱讓父母非常暖心,媽媽劉秋廷流下感動的淚水,感恩慈濟的親子活動,促進彼此的感情。

尾聲,隊輔為即將升上中學的學員,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勉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展翅翱翔。隨後,頒發全勤獎,以獎勵那些學習認真、努力不懈,排除萬難,全年度積極參與的學員。當晚還準備了一個慶生環節,給十一月份生日的學員,整個過程洋溢著溫馨的氣氛。

親子班讓大家快樂學習與成長。對很多家長來說,每次陪伴孩子上課,都是共同珍貴的相聚時刻。陪伴孩子成長的當兒,父母也收穫滿滿。

期盼家家戶戶都能以孝傳家,更以愛和關懷作為家庭的精神根本,則父母安心養育,孩子快樂成長!

圖左 :志工指導父母練習手語,準備為孩子呈現表演。[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王姵棋(左一)欣慰兒子余靖瑀(左二)參加親子班後,逐漸開朗自信。[攝影者:羅宗進]

圖左 :顏斐婷(坐者右一)表示,參加親子班,能讓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與進步。[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劉秋延及杜偉傑夫婦讚歎慈濟活動,能促進親子關係。[攝影者:倪文正]
圖左 :家長紛紛拿起手機,拍下孩子表演的感動畫面。[攝影者:羅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