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麻坡長者快樂學堂,讓老人家快樂學習。[攝影者:羅宗進]](/community/./images/community/69FC2120ABBB11EFAAD3C6288C713F3D_0.jpg)
「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摺過紙飛機。」
「以前,不敢想過有機會可 以拿起筆畫畫、剪紙、做手工,還可以玩樂器喔!」
「可以跟大家一起唱歌,太開心了,我笑得假牙都掉下來了。」
「可以做『明星』,拍新年賀歲視頻,哪裡有可能?」
◎快樂學堂 長者快樂
每個月都會有逗趣、溫馨,來自「長者快樂學堂」長者們的回饋,聽著禁不住會心一笑,過後不禁讓人省思,那些在我們身邊隨手可得的資源及知識,為何對年長者卻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和匱乏?
從2024年4月7日,「長者快樂學堂」體驗課第一次在麻坡靜思堂試辦,獲得各方面的肯定後,課務團隊信心倍增,開始用心籌備,旨在讓樂齡的長者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活到老、學到老,重拾年少的回憶,感受心靈學習的快樂,讓老年生活更精彩!
從6月開課至11月圓緣,經過六堂課的學習,這些長者們滿懷期待,每堂課都能收穫不同的知識和樂趣。從插花、繪畫、剪紙、做手工燈籠,再到摺紙飛機、音樂課玩樂器,每一次的課程,都為他們帶來不同的體驗及驚喜。
看到的是一張張充滿純真及滿足的笑臉,或許有些動作已經遲緩、有些輕微失智,拄著拐杖、坐在輪椅,甚至有些長者一邊學習,一會兒就忘記了。當下,他們是非常滿足及快樂。儘管諸多不便,卻是有著一顆正向、學習的心。
◎畢業典禮 展現成果
「我們畢業啦!」11月10日,慈濟麻坡「長者快樂學堂」圓緣了!
當天,長者們第一次穿上新制服,彼此開懷歡笑,氣氛溫馨愉悅。這也是志工精心為長者帶來的禮物,從圖案的設計、顏色及款式,細心討論及考量長者的喜好,也特地請來漫畫家張清隆老師親自畫圖、設計;今後,長者們將穿上專屬的制服來上課啦!
當天,是長者的「畢業典禮」及「成果展」,特地邀請家屬一同觀禮,共有三十六位長者和三十五位家屬出席,並有六十位志工在一旁悉心陪伴。
隨著耳熟能詳的歌曲〈捕魚歌〉、〈讀書郎〉、〈外婆的澎湖灣〉響起,長者們各別拿著不同的樂器:木製響板、雙響筒、手搖響鈴、三角鐵樂器,一場音樂饗宴開始了。長者們唱著歌謠、敲打著樂器,一點也不馬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自信地隨著音樂節拍律動,不僅心靈產生共鳴,精神也得到了升華。
身為子孫的家屬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的父母、阿公、阿嬤,在慈濟過得如此開心,禁不住拿起手機,拍下這歷史性的一幕。
◎老而好學 炳燭之明
「同學們,大家早安!」志工熱情問好,阿公、阿嬤都成了大家的「同學」,頓時拉近所有人的距離。
課務組志工何書蕾(慈書)表示剛開始也擔心,如何設計年齡從六十歲到九十歲的課程?如何拿捏長者們的喜好?其中一堂課程教導長者摺紙飛機,大家完成後,一起把它投射出去,長者好似孩子般歡樂,場面非常有趣味。隨後聽到其一長者回饋:「不久前,孫子請我幫忙摺紙飛機,我不會;現在我可以回去幫忙他摺,一起玩耍了!」
她感到十分驚訝,回去詢問自己的媽媽,媽媽表示不曾觸碰;她才意識到長者處的那個年代資源匱乏,即便是一張紙也非常珍貴。她開始思索,並與課務團隊討論,不需要安排太難的課程,而是讓長者能接觸過去未曾體驗的事物。因此,課程中安排了不同的遊戲及手作,學樂器、體健課等。她表示,這些課程的安排,旨在讓長者回家後,可以與家人分享所學,促進親子互動。
她感慨,上一代人普遍生活艱苦,年少時幫忙父母照料家庭,結婚後為家庭操勞,煩惱孩子、擔憂孫子,鮮少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她希望透過「長者快樂學堂」,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天賦與愛好。
課務團隊精心策劃每堂課程,這次更為圓緣日帶來了特別的驚喜——不僅展示了樂器表演的成果,還為長者拍攝新年MV及錄音,體驗成為「大明星」的滋味,讓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也能留下珍貴回憶。
拍攝中,不少長者都樂在其中,在喜慶氛圍中盡情搖擺、搖晃扇子和燈籠,場面溫馨動人。
◎學無止境 樂在其中
「這是我媽媽人生中的第一場畢業典禮。」
陳慧琴一家人特意從笨珍北干那那(Pekan Nanas)回來,她還特地準備了一束鮮花,作為母親方映枝的驚喜禮物。
「即便路途遙遠,也不過幾小時的車程,但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就得等到明年才能參加。世事無常,誰知道明年(2025年)是否還有這個機會?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
陳慧琴表示,母親出身貧困,從小在艱苦中成長,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畢業對她而言,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她知道母親內心始終渴望學習,只是沒有這個平臺。因此,她非常感激慈濟提供了快樂學習的氛圍,讓母親有機會,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這裡既是母親的學堂,更是她找到心靈寄託的地方。
尤其是父親去世後,母親孤身一人居住,令她時常擔心母親會感到孤獨。如今她非常放心,因為這是一個好地方,可以讓老人家放鬆,找到生活的樂趣。
「母親生長環境比較艱難,性格也偏內向,總是害怕麻煩別人。」陳慧琴感謝慈濟志工不斷地鼓勵和支持,親自接送來上課,幫助母親在學堂裡找回自信。「希望媽媽快樂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看著母親開心地學習,她既感安心又欣慰,也鼓勵母親繼續參與課程。
長者方映枝表示自己非常開心,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如剪紙、做燈籠、畫畫等,還參與了新年MV的拍攝,這些經歷對她來說既新奇又有趣。
陳慧琴的兒子黃浬恆同樣為外婆感到開心,感謝慈濟提供了這樣的課程,讓老人家在消磨時間的同時,也能活動筋骨。他笑言,外婆平常少有機會運動,而慈濟則邀請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帶領長者一起進行簡單的鍛煉,同時也學習新知識,對長者的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長者學堂 發掘潛力
學員吳秀鎮的六位子孫圍繞在身邊,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其中女兒阮愛玲,更是在這一整年的課程中全程陪伴,每次都風雨無阻地與母親一起來靜思堂上課。
「今天的活動安排了拍攝新年MV,母親起初有些排斥錄影,可能是覺得自己不適合上鏡吧!」阮愛玲笑著說:「但在拍攝過程中,她竟然笑得特別開心。」
「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讓人看到年長者依然可以學習,可以發掘自己新的潛能。」她感激慈濟的長者班,讓母親得以嘗試過去從未有機會學習的事物。她陪伴在側,親眼見證了母親學習的歡欣模樣,內心十分欣慰。
另一女兒阮愛婷也表示,母親回家後,會開心地與家人分享在長者班中的各種趣事。家人看到母親居然會做體操、唱歌,甚至敲擊樂器,都感到十分驚喜。
這讓她們深刻感受到,老人家其實也擁有無限的可能,只是缺乏一個學習與展示的平臺,而「長者快樂學堂」就是讓他們好好學習的渠道,她對此十分感激。
◎人生新章 重新出發
「每次上完課,心中很輕鬆、很快樂。」
「不只是幼兒、小孩、青少年,老人家也需要學習。」
「到這個年齡還能嘗試很多的第一次,心裡特別快樂。」
學員陳巧梅曾是學校的校長,她表示,「長者快樂學堂」的氛圍,讓她感到放鬆而愉悅。她感謝慈濟提供的課程,讓她在退休後仍能學習新技能,希望這樣的長者班能持續舉辦,讓更多老人享受學習的樂趣。她也呼籲子女們鼓勵父母參加,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愛好。
她表示老人家長時間在家,都是過著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生活,回到這邊可以交朋友,重拾童年的歡樂時光,對心靈有很大的幫助。
「平時不可能學習到的東西,來到這兒才有機會學習。」 另一位學員宋杏英表示,只要用心學,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她特別感謝志工們的細心陪伴,讓她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畢業了!」宋杏英穿上長者制服,為自己順利畢業而開心不已。
「今天最happy,明年我會再來參加。」笑容滿臉的學員陳金桔也深有感觸,她表示一整年的課程,可以讓她玩中學、學中悟,獲益良多,並馬上報名明年的課程。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摘自《說苑•建本》。年少時喜歡學習,像剛升起的太陽那樣光明燦爛;壯年時喜歡學習,像中午的太陽那樣旺盛;老年時喜歡學習,像燃燒的蠟燭那麼光亮。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慈濟長者快樂學堂的精神所在。希望老人家們都能在志工的陪伴下,擁有快樂學習的時光,豐富晚年生活。


圖左 :每堂課都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教導長者做運動。[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老人家體驗不同的樂器。[攝影者:羅宗進]


圖左 :志工何書蕾用心規劃課程,也在課程中與長者開心互動。[攝影者:陳松基]
圖右 :長者第一次嘗試當「大明星」,拍攝新年MV。[攝影者:羅宗進]


圖左 :「我的媽媽畢業了!」陳慧琴(站者中)一家人見證媽媽方映枝(坐者)人生的重要時刻。[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學員吳秀鎮(坐者)的六位子孫圍繞在身邊,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攝影者:羅宗進]


圖左 :吳秀鎮很開心能在「長者快樂學堂」學習新事物。[攝影者:陳松基]
圖右 :陳巧梅(右一)、宋杏英(右三)陳金桔(右四)快樂學習。[攝影者:陳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