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新受證的程鼎家(中),接起父親程士淵(右)、母親王惠真(左)的慈濟棒,受證慈誠,也受證委員,慈二代接棒,開啟善的傳家寶。[攝影者:吳婕盈]](/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7163E10C06111EF821C3BDFAAF57DAD_0.jpg)
媽媽問他原因,小男孩說:「我把下週 的零用錢預支給7-ELEVEN門口乞討的婆婆五十元。」
媽媽說:「你自己的零用錢不多,為什麼不給十元就好?」
小男孩回答:「五十元才夠婆婆跟他兒子一人吃一碗麵啊!」
這位從小心地善良有愛心的小男孩,是雲林西螺和氣的程鼎家,如今長大,加入慈濟,參與志工培訓,今年2024年12月21日,接受證嚴上人的授證,成為慈濟大家庭成員,與父親程士淵師兄,母親王惠真師姊,跟隨上人的腳步,一起承擔如來家業。
◎入經藏演繹 開啟茹素悲心
雲林合心培育幹事王惠真與先生程士淵,夫妻同修,兩人分別於2007年、2008年前後受證。早年,王惠真擔任兒童班工作人員,帶著當時就讀國小的兒子程鼎家開始接觸慈濟,參加兒童成長班、慈少班、暑期夏令營等。
2011年,程鼎家受媽媽邀約,參加水懺入經藏演繹。練習過程需要茹素,演繹的經文與舞臺表演殺生的惡,以及所造成的業,深深震撼了程鼎家,覺得很殘忍不人道的過程,開啟一念慈悲心,在水懺演繹結束,發願要持續茹素。
不過,飲食習慣所趨,尚未完全茹素之前,吃了幾次葷食,身體竟出現蕁麻疹,也看了醫生,還是反覆發作。
以前不曾如此,後來,調整飲食,毅然決然,改吃素食,「茹素除了友善環境與長養慈悲心,也讓容易皮膚過敏的我,因改變飲食習慣而極少有過敏反應」,程鼎家持續茹素,至今已邁入第十三年。
◎全家薰法香 傳承上人法髓
回想2014年,當時承擔和氣隊長的程士淵,原本打算等西螺聯絡處落成啟用,才開始在道場薰法香,當時,聽到上人為成長弟子的慧命,「願抽骨為筆,用髓當墨,皮肉為紙。」內心很感動也很慚愧,雖然社區勤務多,但志工們不能因沒場所而停頓的精進,少一天聞法薰法香,就多一天損失,程士淵決定承擔起西螺和氣「晨鐘起薰法香」的帶動者。
西螺和氣志工們找尋適合的場地,租民宅做為薰法香、共修、開會的場所,大家合作分工,一起如願成就薰法香的道場。自那年的3月3日,西螺社區開始「晨鐘起薰法香」,程士淵也帶自己的孩子程鼎家一起聞法。
現在,每天上班前,全家人一起薰法香,看大愛臺節目《靜思晨語》,程士淵曾跟兒子分享最喜歡也最受用的法為三理四相:宇宙有「成住壞空」,心理有「生住異滅」,而人有「生老病死」,用上人的法教育孩子,讓孩子自然而然親近佛法。
◎用愛鋪路 兒子成慈二代
2014年,西螺聯絡處興建時,當時擔任和氣隊長的程士淵,常帶著程鼎家,一起鋪設連鎖磚、薰法香、參與各項活動。從小就在慈濟家庭長大,今年二十八歲,從事驗光師工作的程鼎家(惟晙),從小耳濡目染,受到慈濟「人文教育」的薰陶,在生命中種下了一顆善的種子。
王惠真一直期盼兒子能儘早培訓受證當慈濟人,「進入慈濟,有上人的法指引正信、正念,慈濟法親家人陪伴,這樣我們當父母的才能放心。」
程士淵也希望兒子一起加入慈濟行列,一家人「同師、同道、同志願」,慈濟家庭好溝通,才不會有代溝。
程鼎家為讓父母安心,也回自家的眼鏡行幫忙,跟著父母參加慈濟活動,去年參與見習課程,今年培訓,而母親王惠真與父親程士淵,為了讓兒子有更多時間投入社區付出,順利完成培訓,每當兒子參加慈濟活動,一律給「公假」參與,眼鏡行則由夫妻兩人輪班經營。
參加培訓過程,至大林慈濟醫院承擔醫療志工及參與訪視,讓程鼎家更能同理感受,原來許多需要幫助關懷的人,就在自己的周遭,「主動走入關懷,才能發現他人生活的困苦與需求。」佛法不是聽聽而已,而是要落實生活中,才能有所體悟。
「很感恩爸爸、媽媽的護持,讓我在工作之餘還能心無旁騖地參加慈濟。」程鼎家特別感恩媽媽,循循善誘,「媽媽以身作則的陪伴,引領我走在慈濟路上,幫助我成長的貴人。」今年程鼎家雙培(委員及慈誠),擔起父母的慈濟棒,受證慈誠,也受證委員,慈二代接棒,開啟善的傳家寶。


圖左 :程鼎家(右一)自國小就開始接觸慈濟,參加西螺兒童成長班活動。[攝影者:廖學永]
圖右 :承擔合心培育幹事的王惠真(左一)為新受證志工別胸花;也是兒子程鼎家成長過程的貴人。[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2014年,西螺聯絡處興建時,當時擔任和氣隊長的程士淵(右),常帶著兒子程鼎家(左),一起鋪設連鎖磚[攝影者:林炳宏]
圖右 :2011年,程鼎家(白衣左四)參加水懺入經藏演繹,開啟了茹素之路,決定茹素。[攝影者:廖學永]


圖左 :參加精進日,用心聽課、吸收,課堂上講師的提問,程鼎家也分享自己的心得。[攝影者:張萬]
圖右 :程士淵師兄(左二),一起參與上人場次歲末祝福活動,觀禮兒子程鼎家受證,當父親的內心非常歡喜,慈濟家庭有傳承。[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雲林場溫馨座談,在大林一期宿舍志工佛堂進行,新受證委員程鼎家向敬愛的上人分享受證的感恩。[攝影者:吳婕盈]
圖右 :2024年培訓人員在雲林聯絡處演繹練習,為了讓受證當日演繹能著實有力,所有人員努力內化經文及動作。[攝影者:張國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