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居民簽名後,由志工引領領取物資,領到物資後,居民的笑容宛如燦爛的陽光。[攝影者:鍾貴滿]](/community/./images/community/64C70D70B4E211EF9C8875C4F3C5F5A5_0.jpg)
連續幾個月超市業者的銷售 量下降,反應出百姓囊空如洗。年關將至,志工開始準備物資的發放。本土志工奐娜(Juana)要發放歲末物資時,利用三天時間挨家挨戶拜訪,很快地填好名冊,孫女伊芙琳(Evelin)很配合地用電腦完成造冊事宜。
自2005年慈濟基金會慈善的足跡,踏入其爾美士區的魯漢村後,「藍天白雲」的身影經常穿梭在村內,與居民彼此都認識。這次登記的有新搬入,來自北部外省居民,志工也利用11月7日在奐娜的帶領下,進行首次的訪視與關懷。
◎歲末首場發放 眾人相互成就與祝福
11月24日早上八點,會員幫忙載運物資的貨車抵達,志工開始搬物資上車。體會居民的困境,歲末發放的物資增多。貨車、大白牛車與轎車,載運超過三千多公斤的物資,另外加上年節必備的甜麵包與奶油花生糖。
志工們提前來到魯漢村促進會(Sociedad de fomento de Villa Lujan),許多居民已經迫不及待在門口等候。人多好辦事,居民協助將物資搬入屋子裡面,很快將橫幅掛上。
當物資排好後,司儀劉婉莉開始介紹慈濟緣起與「竹筒歲月」、靜思語。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投五毛錢的「慈濟緣起」,對居民已經不陌生了,但每次來總要再提起;《靜思語》——施比受更有福,再次闡述,期待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做到。接著,志工邱淑玉祝福居民新年快樂。
奐娜昨天才在手機語音中,有氣無力的說她腎臟痛,必須吃抗生素止痛,今天提起精神在致詞中,還是感恩基金會將近二十年的關懷與送暖。羅莎(Rosa)則自告奮勇地表達她心中的感恩,但拿起麥克風就開始緊張,雖然僅簡短幾句話,卻代表居民將感恩心說出來。
隨後,居民們紛紛透過行動表現愛心,有的踴躍投竹筒,有些帶著竹筒「回娘家」,再帶新的竹筒回去,實踐「聚小錢行大善」的美德。
在〈愛與關懷〉的祈禱聲中,眼睛失明的路易斯(Luis)祈禱自己需要一張輪椅;奐娜祈禱女兒高指數的糖尿病能得到醫治;志工則祈願風調雨順、天下無災難。
◎志工豔陽下發放 受惠者笑容燦爛
以唱名方式,三位志工核對名單。居民簽名後,由志工引導領取物資,領到物資後的居民,臉上的笑容宛如陽光般的燦爛。
發放人員當中的東方母女檔高小利與林子安,兩位配合得天衣無縫。第一次參加發放的高小利,昨天就開始擔心自己是否能勝任,有女兒在旁陪伴,今天(11/24)兩人都做得很法喜。
另一母女檔,是伊芙琳與媽媽羅雷娜(Lorena),兩位協助核對名單。伊芙琳在大學社工系畢業後,再修人類學系,但因籌不出學費,暫時休學在家做麵食類販賣。在幫忙奐娜以電腦整理發放名冊時漏了一戶,她很自責地跟她說自己做得不好,但志工安慰她,感恩她!覺得她是負責的女孩。
幾位當地志工在後面專注地、賣力地補給物資,在攝氏三十度的氣溫下忙碌著,直到結束才喘了一口氣,直說:「哇!好熱啊!」但臉上盡是開心的笑容。
領了物資,有三位小孩等不及了,當場開封,拿著奶油花生糖,吃得好高興!志工問:「好吃嗎?」「當然好吃!這可是難得吃到的!」小孩回答。有居民拉著買菜車領取物資,志工讚歎她們很有智慧。因為在領取物資時,除了不用提重物,還可推動環保,少用塑膠袋!
居民領得歡喜,志工也發放得很法喜。不到中午十二點,圓滿一百戶家庭,受惠人數有三百四十二人,這是今年第一場的歲末發放,祝福居民都能快樂豐足過新年。


圖左 :志工搬物資上貨車、大白牛車與轎車,超過三千公斤的物資。另外加上年節必備的甜麵包與奶油花生糖。[攝影者:鍾貴滿]
圖右 :志工們提前來到魯漢村促進會(Sociedad de fomento de Villa Lujan),許多居民已經迫不及待在門口等候。[攝影者:鍾貴滿]


圖左 :居民協助將物資搬入裡面,人多好辦事,很快將橫幅掛上,物資排好。[攝影者:鍾貴滿]
圖右 :司儀劉婉莉開始介紹慈濟緣起。[攝影者:鍾貴滿]


圖左 :居民聆聽司儀的介紹。[攝影者:鍾貴滿]
圖右 :志工邱淑玉(右)祝福居民新年快樂。[攝影者:鍾貴滿]


圖左 :有居民帶著竹筒回娘家,再帶新的竹筒回去存愛心。[攝影者:鍾貴滿]
圖右 :〈愛與關懷〉祈禱,眼睛失明的路易斯(Luis)祈禱自己需要一張輪椅,奐娜祈禱她女兒高指數的糖尿病能得到醫治,志工則祈願風調雨順、天下無災難。[攝影者:鍾貴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