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辛瑋芬(左)與梁曉惠(右)展現素食的豐富多樣性。[攝影者:羅宗進]](/community/./images/community/8F823A20BEB111EF821C3BDFAAF57DAD_0.jpg)
◎家常菜獨特魅力 評審者難分伯仲
2024年12月1日,在麻坡靜思堂舉辦了第一屆別開生面的「健康蔬食料理友誼賽」,這場活動是延續2024年蔬食廚房的完結篇,以蔬食共善護大地。
友誼賽採用團隊的形式進行,共有八組參賽,總計十六位參賽者。此外,活動還邀請了六位評審、三十二位志工傾力協助,還有十位熱情親友團到場支援,總人數達到六十四人。
活動旨在推廣健康蔬食理念,宣導更環保、更健康的飲食方式,提升蔬食烹飪的創意與多樣性,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增進彼此的廚藝分享與學習。
比賽主題為「家常菜創意料理」,參賽者需在一小時內完成作品,角逐最佳營養獎、最佳擺設獎、最佳團隊獎、最佳創意獎和最佳美味獎五個獎項。
當天,八組參賽者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巧妙利用有限的時間與食材,將家常菜煥發出獨特魅力,創作出一道道令人驚歎的美味佳餚。無論是精緻的擺盤,還是層次豐富的味道,都讓現場評審和觀眾讚不絕口。圍觀的民眾不時發出陣陣驚歎,為參賽者的精湛廚藝喝彩。評審老師們更是感歎比賽水準之高,直呼「難分伯仲」。
◎營養講座傳理念 茹素健康兩相宜
除了激烈的料理比拼,活動還特邀專業營養師黎雪芳,帶來主題為「吃對素食,健康滿分」的營養講座。講座在比賽前進行,黎營養師以幽默的講解方式,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解析了素食的營養搭配要點。她分享如何透過正確飲食來保持健康,並詳細介紹了蛋奶素、奶素、蛋素和全素等,不同素食類型及其健康益處。
根據研究,素食不僅可以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減少胃癌、淋巴和造血組織癌症的發生率。同時,素食者罹患憩室病、白內障和腎結石的機率也較低。因此,黎營養師鼓勵大家多吃素食,素食不僅對環境友好,對健康大有裨益。
然而,她也提醒大家,茹素並非等同於健康。許多人因缺乏營養知識而未能正確攝取所需的營養素,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她建議,食物種類應多樣化,每天以豐富的蔬果攝取,補充足夠的米飯、穀物、全穀物和薯類。同時適量攝取雞蛋、豆類和堅果,飲用牛奶及乳製品,加入健康脂肪,並注意食品標籤上的營養資訊。
對於全素食者,黎營養師特別強調,需注意營養素的攝取來源。例如,蛋白質可從大豆製品、豆類和堅果中獲取,維生素D則可透過多食用紫外線照射過的蘑菇或多曬太陽獲得。最後,她提醒大家多吃原型植物性食物,盡量避免過度加工,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12、鈣等關鍵營養素,以確保健康發展。
◎八組參賽齊爭艷 百味佳餚迎喝彩
講座結束後,參賽者們紛紛進入廚房,開始緊張的烹飪環節。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以滿腔熱忱投入創作。他們用有限的食材,烹調出一道道兼具美味與創意的佳餚,令人嘆為觀止。
在參賽者中,吳芳偉(惟充)和鄭成華(本宏)這對「綠葉搭檔」吸引了許多目光。他們創作的菜色「秋葵土豆泥」,尤為吸睛。綿密的馬鈴薯泥上淋著香濃熱騰的醬汁,表面點綴了色彩繽紛的蔬菜,包括秋葵、蘿蔔丁、花椰菜和枸杞等,讓人一看就胃口大開。
吳芳偉表示,他們在賽前已明確分工,他負責烹調,鄭成華負責切菜和清洗,過程中二人默契配合,隨時互相補位。他們選擇這道菜,是為了傳遞健康蔬食概念,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讓更多家庭能輕鬆烹調出健康美味的素食佳餚。
生肖同屬羊的辛瑋芬與梁曉惠,組成了可愛的「喜羊羊」組合,並以一道充滿異國風情的泰式打拋飯,勾起了觀眾的味蕾。這道料理採用低糖的茶米飯為主食,配料豐富,包括豆腐、菌類和紅茄素,搭配秋葵、黃瓜等新鮮蔬菜。另一盤是將蘿蔔和木瓜刨絲,與蘑菇混合後點綴薄荷葉,清爽而美觀。
梁曉惠表示,她們希望通過這次比賽打破非素食者,對素食「只吃菜」的刻板印象,展現素食的豐富多樣性。辛瑋芬則分享,為了這次比賽,她認真練習切菜,當中還將飯煮了三次以求完美,充分展現了對烹飪的熱愛與認真態度。
「堡中風味」組合則以一道創意十足的「風味四堡」贏得了關注。這道菜以四種不同蔬菜為主食材,展現了多種風味的融合之美。她們希望透過這道菜向大眾傳遞一個概念:簡單易做又美味的素食,也可以成為家庭餐桌上的主角。
接下來的幾組參賽者也不甘示弱。「心靈之友」組合,以一道色彩繽紛、充滿喜慶氛圍的「春色福袋」征服了觀眾。
邱玉芳(明娟)和媽媽蘇瑞英首次以母女搭檔形式參賽,製作出一道豐富多彩的「七色雲彩」蔬菜雜燴,讓人眼前一亮。邱玉芳表示,這次比賽是一次難得的親子體驗,她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與母親一起參與。
另一組「五味食神」母女檔,呈現了一道營養均衡的臺式素滷味蓋飯。這道菜以土豆和玉米為主食材,搭配低脂高纖的豆腐、菇類以及黑木耳、紅蘿蔔和西蘭花,展現了對健康飲食的極致追求。
其中一組的作品「彩色養生飯糰」,以鮮豔的色彩和美味的口感,吸引了眾人的眼光,品嚐過的人紛紛豎起拇指「讚」好,迅速被一掃而空。
來自峇株巴轄的洪曉平和郭楓蓮,帶來了獨具匠心的泰式蓋飯,以創新的素食配方代替肉類,米飯表面撒上香脆的芝麻作為點綴。郭楓蓮分享,相較於肉類,素食更易消化,對身體更健康。她們希望通過比賽,推廣素食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到素食的多樣性與可行性。
◎營養均衡享蔬福 吃對膳食亦藥膳
作為評審之一的顏永翰,對選手們的精彩表現,感到由衷的欣喜與讚賞。這位擁有十五年素食烹飪經驗的專業廚師,不僅廚藝精湛,更在推廣健康素食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堪稱業界楷模。
顏永翰表示,素食完全能夠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只要選對食材,掌握適當的烹調方式,就可以讓素食既健康又美味。他提到,許多人對素食有誤解,認為「清淡乏味」,但實際上,素食的多樣性和創造力遠超想像,只要善用天然食材並合理搭配,便能烹製出令人驚豔的佳餚。
在比賽的最後,顏永翰用一句點睛之語,總結了素食的精髓:「膳食亦是藥膳」。這句話不僅呼應了素食對健康的意義,也為整場比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吃素護生,不僅喚起人人內心的慈悲,更與眾生結下一分善緣。
證嚴上人曾開示,茹素不僅是為了保護地球,更是維護自身健康,並培養慈悲心的具體行動。素食既可營養均衡,也能保持健康的體魄。上人勉勵弟子們同心協力,大力推廣蔬食,讓愛的能見度更加提升。
整個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每位參與者都以熱情與創意,讓素食的理念更深入人心。此次活動為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注入了活力與溫暖,不僅讓大家品味到素食的創意與美味,也讓更多人了解茹素的意義與方法,展現了營養均衡與健康蔬福的美好可能。


圖左 :色彩繽紛、充滿喜慶氛圍的「春色福袋」,征服了觀眾。[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健康蔬食料理友誼賽」的八組參賽者歡喜合影。[攝影者:倪文正]


圖左 :黎雪芳營養師帶來「吃對素食,健康滿分」的營養講座。[攝影者:倪文正]
圖右 :兩位男眾吳芳偉(左)和鄭成華的作品「秋葵土豆泥」,尤為吸睛。[攝影者:楊春燕]


圖左 :「彩色養生飯糰」鮮豔的色彩和美味的口感,令在場的觀眾食指大動。[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透過此活動希望提升蔬食烹飪的創意與多樣性,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攝影者: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