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組員和諧討論一起共做,專心耐心建塔,要在時間內,將願力卡築成高塔。[攝影者:詹憶明]](/community/./images/community/A8F33120C67811EF821D3BDFAAF57DAD_0.jpg)
透過探索教育團隊的「建寶塔‧見寶塔」活動,帶領大家探索佛法的奧秘,佛在靈山莫遠求,人人本具有佛性,心的皈依處,就是到佛的知、見、解之中。
◎以無形的智慧 建有形的高塔
「有顏色的卡片,代表願力卡和能力卡,願力卡寫自己的發心立願,對過去的反思與未來的期許;能力卡寫自己可以幫助團隊達成任務的能力。願力卡和能力卡不可以折,也不可以剪。白色卡片是助緣卡,不寫字,可以折,可以剪。」探索教育團隊成員彭慧美說明「建寶塔‧見寶塔」遊戲規則,她也說明:「藉由遊戲以人人無形無相的智慧,去建一個有形的高塔。目標是各組成員建一個代表團隊智慧的寶塔,要又高又好又穩,能挺立至少三分鐘。」
不論年齡,每一組成員討論,分享自己的想法、作法;有人摺紙,有人剪紙,有人小心翼翼疊高,大家盡全力要在時間內專心、耐心合作建塔。
過程中,有因為寶塔基礎建置不穩固而倒,或因桌子搖晃而倒。甚至有因為開門吹進室內的一股風,吹倒了寶塔多次。不氣餒,倒了再疊,各組最終都完成了「建寶塔」。
學員柯瑋婷表示,建塔過程中從無到有,在數次的倒塌中累積經驗重建,匯聚了團隊每個人的想法,卡榫結構呈現穩定。寶塔最高處的一張平放紙卡改為直立,增加了寶塔高度。人人發揮所能,各司其職,好像也是渾然天成的建塔工程。各組不同的塔座各有各的美。
第十八組學員們表示:「建寶塔根基要穩,其次才是高度,慈濟路上才會扎實不易受挫。」利用卡紙來建寶塔,基礎很重要,一定要穩固,底層穩定了,才能成就整座寶塔。第八組發揮智慧加上細心,建了八層寶塔,希望願力能達成。第二組分享:「建寶塔絕對要用心再用心,要先穩固地基,才能砌出又高又堅固的寶塔造型。」第二十二組分享:「寶塔雖矮,但根基很穩,因為根基穩,所以任何事情都能完成,不怕無明風。」
◎展現有為法 體會無為法
新委馮善翊分享:「建寶塔是一個有意義又充滿挑基座穩固了,整個塔才能穩定。於是,選擇以寬大的底部和重心平衡的結構戰的活動,我們組在設計寶塔時,主要考慮方向有穩固為基,層層向上。寶塔的來設計基座。用能力卡和願力卡層層疊著向上,每一層我們都以穩扎穩打的,齊心協力疊。」
馮善翊進一步表示,在寶塔建構過程中,也重視塔的整體和諧,就象徵在慈濟的大團體中,大家需要相互配合,讓每一層都能彼此呼應,展現團結合作的力量。建塔過程看到團隊分工與合作,有人提出構想,有人摺紙與搭建,有人負責觀察結構是否穩定。過程中每個人的專注和付出,深刻感受到「齊心協力」的力量。
「建寶塔過程中,聽到支持、鼓勵。塔倒了,聽到的是鼓勵而不是責備,這份正能量讓我們能夠不斷調整方法。再來是建寶塔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稍有分心可能導致塔倒塌,這讓我明白修行和生活中也需要穩定的心念。」
「塔的每一個組件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讓我體會到因緣聚合的重要性,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有其價值。看到其他組的寶塔美觀、高聳,不會因為我們的是矮塔而感到挫敗。寶塔各組有各自的美,學習互相欣賞。」馮善翊說,完成目標的整個過程,不僅僅是建造一座寶塔,更是一個內在學習與提升的過程。
「在整個過程中學習、體會,寶塔地基要穩,象徵學佛根基好,慈濟路才走得穩。」學員陳映秀說:「我們這組寶塔的概念就是先把底座建構穩了,再在往上建構。就像我們在慈濟的學習路上資深師姊都會一直叮嚀我們要先把自己的每一步腳步踏穩踏實,不然就算寶塔蓋的再美麗,有再多的理想,寶塔會因為一個不穩就全倒了。」
◎品茶談心 話慈濟
「品茶談心-培訓路上我和你」,由各組新受證慈誠、委員分享。劉振坤表示:「培訓開始吃素,身體變健康,也會下廚準備素食給家人享用。」黃氏鳳怡分享:「希望受證後,能多參與訪視,為弱勢族群盡點心力。」曾經是慈青的詹舒茵說:「我們都是上人的孩子,慈濟跑道是圓的,正信正念紮根,共同來承擔如來家業。」葉秀鳳分享:「由善門入,就能一窺廣袤的慈濟世界。」
李伊琳表示:「兩年的見習、培訓課程很充實,一步一腳印。生命無常,幸有慈濟家人相伴,公公慈濟緣結得很好,期待帶著孩子一起來做慈濟。」陳映秀說:「人生總有好多的第一次,任何一件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只要種下,就會逐漸萌芽茁壯,在慈濟有學不完的功夫。」官月梅:「從兒童班到現在,慈濟的緣一直都在心中,願要大、志要堅,我願堅定地走在慈濟路上。」
張婕妤感恩同區團隊的陪伴,將她的心牽牢牢。她說,「年輕時的青春不留白,現在是定心不變。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受證當天跟上人的通關密語『您的孩子回來了』,上人回覆『要精進喔!』」
楊雅婷表示:「不同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規劃,感恩能遇見慈濟。換一個環境就是休息,修行也是學習,心開運轉福就來,慈濟面霜擦上去,永遠凍齡,最佳保養品。」吳玲華分享:「心中有愛有善念,若能身體力行即是菩薩,家業志業須兼顧,莫忘初衷,持續精進。」
圓緣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祝福每一位心發意菩薩,菩薩道上勇猛精進不退轉,團隊致贈每位學員印有慈濟Logo的皮帶頭。
培育合心幹事龔志富特別說明贈予新慈委皮帶頭的意義:「從培訓到受證,從不是慈濟人到成為慈濟人,希望在慈濟路上能精進。」宗教處許甘味說:「受證之後,形象要顧好,站出來就知道是慈濟人。」一路在培訓組陪伴的資深志工鄧金水、張柳枝則是感恩背後有許多人的付出,也祝福大家。
最後,鄧金水邀請大家唱慈濟歌曲〈美〉。合心組隊、培育組幹事、和氣組隊、生活組、人文真善美八十三人,與新慈委共一百二十六人,沈浸在優美動人的旋律和溫馨的氛圍中。


圖左 :圓緣品茶談心。[攝影者:楊德芳]
圖右 :第十八組學員們表示:「建寶塔根基要穩,其次才是高度,慈濟路上才會扎實不易受挫。」[攝影者:詹憶明]


圖左 :馮善翊(右二)分享:「建寶塔是一個有意義又充滿挑基座穩固了,整個塔才能穩定。於是,選擇以寬大的底部和重心平衡的結構戰的活動,我們組在設計寶塔時,主要考慮方向有穩固為基,層層向上。完成目標的整個過程,不僅僅是建造一座寶塔,更是一個內在學習與提升的過程。」[攝影者:陳映秀]
圖右 :楊雅婷分享:「不同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規劃,感恩能遇見慈濟。」[攝影者:楊德芳]


圖左 :陳映秀分享:「人生總有好多的第一次,任何一件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只要種下,就會逐漸萌芽茁壯,在慈濟有學不完的功夫。」左持麥克風為講師彭慧美。[攝影者:楊德芳]
圖右 :張婕妤(右二)感恩同區團隊的陪伴,將她的心牽牢牢。她說,「年輕時的青春不留白,現在是定心不變。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攝影者:楊德芳]


圖左 :劉振坤分享:「培訓開始吃素,身體變健康,也會下廚準備素食給家人享用。」[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龔志富師兄分享皮帶頭的意義:「從培訓到受證,從不是慈濟人到成為慈濟人,希望在慈濟路上能精進。」[攝影者:楊德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