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守護慈青營隊 八零二來共善

守護慈青營隊 八零二來共善

E-mail 列印
鳳山靜思堂啟用沒多久,第一次辦海外慈青營,營隊中設立了醫療站,有國軍802醫院的醫生、護理人員共24人,每天輪流來到醫療站,守護著包含臺灣共十六個國家,約四百七十位慈青,與工作人員的健康。

◎結好人 緣 一起聚福緣

志工謝美芬的先生是802醫院的醫生,知道慈濟鳳山靜思堂有一個大型海外營隊,需要醫護進駐,邀約醫療部主任李柏群醫師參與,李醫師很熱心,在醫療部會議上公開邀約其他同仁,因而成就這次營隊醫療站的服務。

原先計劃每天輪排一位醫師,後來,許多位醫師都樂於參與服務,所以,每天都有一至三位的醫師,來到醫療站協助。

藉由這次的參與,醫師們才知道鳳山靜思堂,原來是一個很開放的地方,歡迎大家來認識這個新道場,以後如果辦活動,他們都很願意配合參與。謝美芬提到,李醫師說如果只是小症狀,就在這邊處理;如果有大症狀再到醫院去,這裡離802醫院還蠻近的,就醫很方便。

前幾天,有一位慈青高燒不退,吃藥也沒改善,值班的王志強醫生建議到醫院詳細檢查,他就先打電話聯絡802醫院,再親自開車陪伴過去,並且詳細敘述病情。經過檢查,診斷慈青患急性闌尾炎,及時微創開刀處理。
因為有醫護站的設置,學員們得以接受妥善照護,王志強醫師覺得付出很有意義,很感恩李柏群醫師的牽引,讓他有這個機會,他也感恩院長、副院長和各位大醫王都願意來付出。

◎守護健康 發現靜思堂

「咳──咳──」慈青孩子雖戴著口罩,仍禁不住用手摀住口鼻。今日(12/28)是黃正一醫師值班,慈青感冒咳嗽,醫師問診後都給予藥物治療,也給了一些叮嚀。黃正一醫師說,很高興這次有機會來付出,他知道慈濟在很多地方有很多的貢獻,本身也想來了解。當他一進來,看見志工們都笑容滿面,他與師兄師姊互動,彼此都是很愉快,感覺這裡的磁場很好,這真是一個很棒的環境。

黃醫師認為可以參與這次的付出,很好、很棒,以後如果有機會,還願意參加,不只可以貢獻所學,也可以自我提升。

婦產科醫師黃子菲,也提到李柏群醫師在群組裡,徵求協助服務,她就排了週六早上這個空檔時段。來到靜思堂,志工很親切地介紹環境,醫療站裡還有專屬的藥師及護理師,幫忙配藥,就像小型的診所。今天她看了三位病患,都是感冒,咳嗽、喉嚨痛的症狀。她與來看診的海外學員溝通無障礙,所以看診沒有太大問題,問一下診,看一下喉嚨,確定了症狀,開藥後就讓他們回去。

黃醫師說,這裡的師姊都很熱情,一直送東西要他們吃,她吃得很飽,感覺大家服務都很熱誠,對自己負責的工作都很盡心盡力,真的非常棒。

黃醫師每天上班都會經過鳳山靜思堂,覺得這個道場外觀很莊嚴;進到裡面來,讓人感覺內心很平靜,覺得很棒。這麼大的環境能維持這麼乾淨,讓人很舒服。黃醫師答應,下一次若還有機會,她一定會再來參加。

◎提升生命 把握善因緣

今天在場輪值的護理師,是參加人醫會已經三十多年的馬子嬌,她已經從職場退休。說起過去的因緣──在高雄剛有人醫會時,她是民生醫院的護士,被邀參加義診,就覺得師兄姊都很熱心,慈濟這個團體很好,從此就一直有很緊密的聯繫。

她曾經參加過汶川震災、海燕風災等國際賑災的義診活動。作為護理人員,由於參加義診,會與醫師們有醫療事務以外的交談,更有機會走到醫療資源匱乏的偏鄉,走進災難的現場,可以真實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與無奈,悲憫心更容易觸發,眼界也更開闊,所以她對自己有更多期許。

多年以來,為了以更優質的能力服務病人,鞭策自己要充實,要有更多成長。於是她進修了很多心靈成長的課程,及豐富了醫學、藥學各方面的學識,這跟參加人醫會都有關,所以很感恩自己有幸參加人醫會,認為付出收穫的是自己。

因為鳳山靜思堂承擔這次的全球慈青營,能夠和就近的802醫院醫師,結下這麼殊勝的因緣,期待802的醫療團隊,未來與慈濟有更多共善的機會。

圖左 :參加人醫會已經三十多年的馬子嬌(右),參加幾次國際賑災的義診活動,真實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與無奈,悲憫心更容易觸發,眼界也更開闊,所以她不斷充實自我,希望有更優質的能力服務病人。[攝影者:黃淑惠]
圖右 :志工謝美芬(右)的先生是八零二醫院的醫生,借由這個因緣,她協助邀請醫院裡醫療部的李柏群醫師同來支援。李醫師在醫療部會議上公開邀約,成就這次海外慈青營的人醫會醫療站。[攝影者:黃淑惠]

圖左 :婦產科醫師黃子菲表示,與來看診的海外學員溝通無障礙,所以看診沒有太大問題。她每天上班都會經過鳳山靜思堂,覺得這個道場外觀很莊嚴;進到裡面來,讓人感覺內心很平靜,覺得很棒。[攝影者:黃淑惠]
圖右 :黃正一醫師(左)很高興這次有機會來付出,當他一進來,看見志工們都笑容滿面,感覺這裡的磁場很好,這真是一個很棒的環境。他說以後如果有機會,還願意來付出。[攝影者:黃淑惠]

圖左 :醫療站裡有福慧床和被子給患者休息,以隔屏隔開,貼心的設備,還有專屬的藥師及護理師,幫忙配藥,就像小型的診所。[攝影者:黃淑惠]
圖右 :志工郭秋秀是社區的人醫窗口,營隊期間都守在醫療站,每天在醫療站觀前顧後,盡心關照每位來服務的醫師和護理人員,讓他們來付出是愉悅的。[攝影者:黃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