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法華行經大悲願 領受祝福信願行

法華行經大悲願 領受祝福信願行

E-mail 列印
2025年1月1日,是慈濟家人歡喜大團圓的日子,歲末隆冬的早晨天氣冷颼颼。然而,證嚴法師帶領慈濟志工慈悲行願的溫馨與感動,讓慈濟志工不畏寒冷,一早就向高雄靜思堂移動,要參加一年一度的歲末祝福,師徒有約 ,3826人齊聚高雄靜思堂,接受師父的祝福與愛的叮嚀。

除了在高雄靜思堂主場,還有全球線上菩薩家人,透過連線共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第三場)歲末祝福。早上七點不到,高雄靜思堂已座無虛席,大家用心專注彩排,再次演練經藏演繹的曲目與手語動作,要以最虔誠恭敬的心、最隆重莊嚴的道氣,來迎接慧命的導師,接受生命中最可貴美好的祝福。

◎大愛共善 弘法利生悲智行

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是:「正念勤修學與覺 精進力行菩薩道」上人教導慈濟人,不只是要做好人間事,更加要學習菩薩的精神,來力行人間菩薩道;這輩子有機會學佛,一定要把握因緣,走入人群用心體會,從「學」到「覺」,一路不斷來學習,這樣子才能見道、見理,讓心中的佛性「覺醒」,讓自己得到真正的覺悟。

慈濟人秉持證嚴法師的教誨,慈善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136個國家地區。慈濟59年來,用心力行法華經的精神,在證嚴法師的慈悲願力帶領下,走入人群廣行無量義,啟發人人的佛性,匯集清流,守護人間。四大志業,聞聲救苦,八大法印,弘法利生,步步用心用血鋪出人間菩薩道。共同見證,人人心中有大愛,人間處處有溫暖。

透過2024年《慈濟大藏經》,看見慈濟人走過愛的足跡,慈悲的願化作真實的行動,道風德香薰習慧命,慈濟人行走在菩薩大直道上,堅定不移。慈濟志工如螢火蟲般發出光芒,一隻隻螢火蟲的微光,匯聚成明亮燦爛的光源,照亮人間。慈濟志工聞聲救苦,愛的關懷不曾停輟,長情大愛始終如一地陪伴,陪伴災民走出悲痛,看見希望。

2024年全球災難頻傳,一月日本7.6強震,慈濟人在證嚴法師慈示救災方向下,藍天白雲的身影走入災區,愛心膚慰每一個傷痛,成為苦難人最堅實有力的依靠。4月3日臺灣花蓮強震,全省志工投入,關懷化解傷痛,大愛慈悲科技福慧床、福慧隔屏等救災物資,安住災民的身心,維護隱私與尊嚴。

慈濟救災秉持一貫的理念,直接、重點、務實、即時的發放原則,讓愛搭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膚慰人心,撫慰傷痛。莫三比克2019年伊代風災展開希望工程,安定身心播善種,2024年大愛屋全數移交。莫三比克索法拉志工種子因此萌芽,正是善與愛的循環。

7月臺灣凱米颱風,雨量破紀錄,慈濟救災齊心協力,暖心守護災民。9月印尼扶困計畫,翻轉貧困,印尼慈濟醫院,以人為本守護健康,教育人文紮根。面對無常已是慈濟的日常,佛法入心,善念入行,慈濟人廣行菩薩道。

慈濟志工回歸佛陀的故鄉,利濟護生報佛恩,積極弘法利生,興學扶困開展希望工程,助學陪伴迎接希望。以教育志業奠造慧命盤石,慈善深耕在地,力行菩薩道,愛的事蹟,歷歷皆是,慈濟人共同匯聚善念,見證愛的力量。

◎悲智雙運 行入法華一甲子

慈濟法船,慈航普渡,慈濟人力行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人人腳踏實地,依經奉行,入人群拔苦與樂,每一位慈濟志工都用心用力行美善,在歷史洪流中留下菩薩足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5月12日頒發名譽哲學與醫學雙博士學位,予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以表彰其在全球推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所做的卓越貢獻。

證嚴法師自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始,從慈善起家,應現代社會所需,擴展至醫療、教育、人文等領域,皆展現出卓越的領導力與奉獻精神。近六十年來,他帶領慈濟志工團隊積極參與全球各地的救災、醫療、環保等活動,證嚴法師的行動與理念,展現了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同時也啟發了許多人對於人類福祉與全球和平的追求。

證嚴法師獲獎後表示,唯有用這一份殊榮勉勵自己,更積極做慈善、傳遞愛與善,方不愧收受此榮譽。他說教育是人間希望,除了學校教育,不要忘記要愛天下之愛,勉勵人人把握生命的價值,為人群付出,讓感恩與愛的能量,一點一滴不斷累積,會合在時間與空間之間。

慈濟人在證嚴法師的引領下,繼續守護生命的磐石,茹素環保利益眾生,慈濟即將走入一甲子的歲月,愛與善的足跡不斷綿延,大愛之道廣披寰宇。

已經七十幾歲的志工陳素華覺得很不可思議,雖然剛進環保站沒多久,但是每天一起床,就是很高興可以來環保站付出。自己欲望也漸漸降低,每天看那麼多的垃圾很難過,想到上人還有這麼偉大的理念,要淨化地球,所以今年也要來受證環保志工,追隨上人生生世世。

◎經藏演繹 福慧雙修法入心

這次的歲末祝福,因為證嚴法師身體微恙,沒有前來高雄,由花蓮靜思精舍十一位法師帶領志工歲末祝福,全體靜思弟子敬師如師在,一切活動流程依舊,所有的活動規格也照舊,高雄鳳山大寮聯區的慈濟志工與環保志工,對經藏演繹的自我要求絲毫未減,大家知道師父在臺北透過視訊在雲端與大家同在。

一千多位志工參加經藏演繹,歷經一個多月的練習,大家動作整齊,起落有致,柔和中有力道,感動中有弘願,唱誦中有期許。全體唱誦聲音恢宏響亮,迴盪在整個講經堂,舞臺與法海相呼應,整體相當莊嚴有道氣。

站在舞臺區演繹,一臉清秀的周芳綺新委,歷經了一年培訓課程的洗禮,如今身分轉換為即將受證的慈濟委員,心中有無限的感恩,感恩自己有機會去付出。練唱《無量義經》梵唄的過程中,剛開始對於經文不熟,動作就無法跟上,慢慢地一次一次重複地唱誦,讓自己的心更沉澱更安定,試著去領悟那字字的道義,不止旋律越聽越攝心,動作自然也更能夠融會貫通,用意象去呈現上人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自然大家的臉上就是帶著無限的法喜。

周芳綺分享<醫子喻>提到的:「止心動念勤耕田,用心足下步踏實。」上人教導無量的法門,要弟子時時懺悔與感恩。天下苦難眾生偏多,而我們卻能有福在這裡,這一首首演繹的法門,短短只有十幾分鐘,處處無不是提醒著至誠發願,救護生命,社會祥和的願景需要人人去守護,願菩提道心能相續,願跟緊上人腳步勤行菩薩道。

歲末祝福的經藏演繹練習,不僅僅是動作的排練,更是心靈的淬煉與共振。「天地 天地 為物 無聲無息 亦有生滅 不足 生老病死 生住異滅 成住壞空 壞空」梵唄聲響起,讓慈濟志工謝麗華的眼眶濕潤,「每次聽到這段梵唄,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

麗華坦言,過去自己的脾氣非常的暴躁,只要事情不合心意,就會立刻生氣、大聲責罵,傷害了身邊的人,是因為證嚴法師的教導與慈濟的環境,讓她有機會逐漸改正自己的脾氣,學會以柔和的心面對一切,深深感恩證嚴法師創立了這個改變她人生的善良團體。

「每一次彩排我都不敢缺席,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珍貴的機會。」「如果不是姵潔每次開車載我們來參加,糖尿病的併發症,我經常頭暈到無法騎車,晚上更是不敢自己出門。」聽不太懂國語的麗華,演繹的動作也常跟不上,但卻絲毫不影響麗華的投入,在歲末祝福的每一次彩排現場,她都目光專注,緊盯前方的動作指引,生怕錯過任何細節,麗華語帶哽咽地述說著心中的感恩。

「這沒什麼啦,我可是這裡最年輕的呢!」站在麗華身邊的是今年已六十九歲的志工陳姵潔,笑容溫暖而樸實。姵潔不僅自己投入經藏演繹,也總是帶著身邊的老菩薩們一同參與,「可以度人來聽經聞法,這是好事,當然要做。」姵潔毫不猶豫地承擔開車接送的任務。她回憶說,有一次先生需要用車,她耐心解釋:「這些志工年紀都大了,晚上出門真的很不方便,所以我一定要載他們。」她的堅持,來自於對菩薩道的堅定信念和對長者的關懷。

姵潔的行為,就如《無量義經》<德行品>中的經文所述:「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份大愛,用善行影響身邊的人,成為眾人的榜樣,每一份真誠的付出都在累積善的力量,也為歲末祝福增添了無限的溫情與力量。

慈濟志工陳信男,剛出世生母逝世,由養父母帶回撫養。幼年因為高燒,傷及智力和語言發展,所以學業學習狀況不佳,說話不是很清晰。養父在信男九歲時過世,慈愛的養母一個人養三個孩子,非常辛苦。陳信男讀到國中二年級,因課業不佳,老師建議養母讓他早點學一技之長而輟學。

十幾歲的孩子,加上不是很機伶,工作總是不順遂。還好陳信男秉性良善,勤儉刻苦,長大後,經由媒妁之言,有了賢淑的太太,生了兩個兒子,生活就在夫妻共同努力下,雖不富裕但也溫馨小康。

民國99年受證為慈濟委員,信男勤奮的特質,讓他願意做各種勤務,只要是師兄、師姊請他幫忙,他一定全力以赴,越做越順手,越做越靈巧,「萬能」師兄的稱號於是傳開。他識字不多,但他也勇於參加每年的經藏演繹,問他如何記憶,他笑著說,每次練習一定盡量參加,記住旋律,參考附近師兄的動作,演繹也難不倒他。曾經千愁百苦的陳信男,在證嚴法師的引領下,積極用心付出,信男覺得自己似乎開了智慧,成為無所不能的萬能師兄。

◎師徒同志 生生世世菩提中

謝慧玲早期就是慈濟會員,但沒有因緣參與志工行列,當孩子長大,有感自己每每假日在家中,不是看手機追劇就是睡覺,偶爾跟著先生去爬山,日子過得平順但心裡總覺得空虛。因此,朋友邀約她參加志工服務,慧玲欣然參加,但是總覺得不是很契合。在尋尋覓覓中,於2023年11月10日花蓮縣富里鄉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震醒了慧玲對證嚴上人的思念,從此展開了進入慈濟志工行列的旅程。

在培訓期間,參與了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課程與活動,增強了對慈濟的認知,培訓時的信念就是哪裡有需要志工人力,自己就會全力配合,舉凡是福田、生活、香積、環保……等,雖然每每都汗流浹背,但心中有著滿滿的正能量,感覺很充實。

在培訓過程中,慧玲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對人比較沒有瞋心、比較心,以前只要與先生有口角,一定要爭個輸贏,總覺得先生不夠體貼。現在的慧玲學會善解包容,家庭也更和諧美滿。謝慧玲感謝師父的教導,因此,她期許自己要力行「佛心師志」,在慈濟道路上步步踏實。

現任職高雄大愛幼兒園老師的李岳蓉今年才22歲,雖然年紀很輕卻有勇猛的承擔勇氣,願意扛起天下米籮的重責,得知的人無不讚歎與佩服。李岳蓉因為父母親參加高雄靜思堂志玄文教的課程,所以很小就認識慈濟,家人非常認同證嚴上人的理念,也帶著岳蓉參加慈濟親子班、慈少班等慈濟的課程,大學時也曾參加慈青。

2018年岳蓉恰巧高中畢業,當時慈濟志工林秀娟邀約下,參加入了「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經藏演繹,同時認識了高雄青年志工召集人林維揚、蔡雅純夫妻,加入了鼓兒團隊,後來更參加了2022年高雄巨蛋「靜思法髓妙蓮華」入經藏演繹,次年(2023年)在青年志工蔡雅純的鼓勵下,開始見習培訓,今年受證成為慈濟委員。

雖然從小參加慈濟的各項課程,也在大藏經中見到慈濟志工大愛廣披寰宇的足跡,就在培訓中有機會親自體驗和參與。舉凡訪視、醫療、環保、教育……等都能在體驗參與中,得到更堅固的道心,更能感受見苦知福的意義。在事業、志業中平衡心理狀態,雖然忙碌卻也能歡喜造福。

李岳蓉期許受證後,能夠在青年志工團隊,接引年輕人或是慈二代等任務。在許多活動及營隊中體驗到付出的歡喜,也發現到慈濟志工老化的問題,她期盼更多青年能一起加入慈濟志工行列,共造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美善世界。

熱情活潑的志工林灔雀,在瑞興和氣內無人不認識,舉凡樂齡關懷據點、慈濟各項大大小小的活動中,總能見到她的身影穿梭在會場中。良善聰慧的灔雀,年輕時就有機緣參加花蓮慈濟醫院募款活動,因緣成熟於西元2008年受證為慈濟委員,多年來看著上人慈悲為懷的精神,與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靜思家風,無不深深刻骨銘心。

受證後林灔雀承擔四年的培訓幹事,爾後接任活動幹事的重責,在慈濟活動中規劃活動脈絡清晰,有著明確的判斷力,做起事來乾脆俐落,待人親切和善也願意提攜後輩。除了帶領志工活動企劃執行,更會邀約社區志工進入校園擔任「大愛媽媽」,教導學童「靜思語」、「環保愛地球」,從小為孩子們紮根品格教育。

灔雀今年有備而來的到銀行匯款,準備要捐「榮董」,結果年輕的行員,一看到數目,驚訝不已頻頻問道是否遇到詐騙集團,不敢立即匯款,經由灔雀的多次解說,他再次確認謹慎處理。其實,能夠發大心的成為榮董,對一個平凡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呀!灔雀謙虛地表示,受證前自己嚮往著成為上人的第一代弟子;受證後更能體會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情懷,毅然決然地成就自己晉升成為「榮董」,希望藉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共同成就上人「弘法利生」的大願。榮董之後想再挑戰「懿德媽媽」的任務,心中充滿了正能量的灔雀,要為自己存足更多的「功德存款」。


民國105年受證的王玉宣,在社區負責精進組幹事,負責公祭、助念、共修等任務的統籌,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職務。玉宣膽識過人、沉著穩健,不會怯場,引領唱誦亦不成問題,精進組的工作對玉宣來說,相當稱職。但是,受證以來身體狀況相當多,數度進出醫院,玉宣也都堅持要用心付出,對精進組的勤務認真執行,師兄師姊對玉宣的表現,都讚譽有加。

然而,今年五月身體出現大考驗,確診罹患淋巴癌。罹患癌症對一般人而言,患者很容易陷入情緒低落,怨天尤人。但是對長期接受證嚴法師佛法薰習的王玉宣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憂慮與恐懼,她知道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則,生病之後,玉宣把身體交給醫師,把心靈寄託在佛法上。

治療期間,歷經六次的化療、八次標靶治療,過程相當辛苦,曾經生活無法自理,身體非常虛弱,但是玉宣都提起正念,想到上人一生羸弱的身軀,並未曾阻止偉大的志業,難行能行的理念深深影響著王玉宣。堅定勇敢的信念幫助玉宣走過艱辛的治療過程,甚至,樂觀正向的她在醫院中,還鼓勵憂愁哀傷的病友,讓病友轉念堅強,勇敢面對治療。

「做起來囤(臺語)」證嚴法師的靜思語讓玉宣牢記於心。法入心,法入行,面對病苦,王玉宣堅毅勇敢,佛法是安住她身心的良方妙藥。她心心念念每年的歲末祝福,證嚴法師會來到各地會所與弟子們相見。因此,今年元旦高雄靜思堂的歲末祝福,玉宣把握因緣歡喜參加,雖然證嚴法師未親臨會場,但是,玉宣知道在雲端的師父知道她來到會場,玉宣領受師父致贈的福慧紅包,鼓勵她轉念啟安詳,繼續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勇敢前行。

證嚴法師引領全球慈濟人弘法利生,不僅幫助許多正在受苦的苦難人,慈濟志工在行善利他的同時,接受師父的教誨指導,也導正思想行為,在無常的生命歷程中,得到福德與智慧,堅定力行菩薩道,師徒相約,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圖左 :2025年1月1日是慈濟家人歡喜大團圓的日子,歲末隆冬的早晨天氣冷颼颼。然而,證嚴法師帶領慈濟志工慈悲行願的溫馨與感動,讓慈濟志工不畏寒冷,一早就向高雄靜思堂移動,要參加一年一度的歲末祝福。[攝影者:楊智麟]
圖右 :一千多位志工參加經藏演繹,歷經一個多月的練習,大家動作整齊,起落有致,柔和中有力道,感動中有弘願,唱誦中有期許。全體唱誦聲音恢宏響亮,迴盪在整個講經堂,舞臺與法海相呼應,整體相當莊嚴有道氣。[攝影者:楊智麟]

圖左 :歷經一個多月的練習,大家動作整齊,起落有致,柔和中有力道,感動中有弘願,唱誦中有期許。[攝影者:楊智麟]
圖右 :「做起來囤(臺語)」證嚴法師的靜思語讓玉宣牢記於心,法入心,法入行,面對病苦,王玉宣(左)堅毅勇敢,佛法是安住她身心的良方妙藥。[攝影者:楊智麟]

圖左 :陳信男(前排右二)勤奮的特質,讓他願意做各種勤務,只要是師兄、師姊請他幫忙,他一定全力以赴,越做越順手,越做越靈巧,萬能師兄的稱號於是傳開。[攝影者:楊智麟]
圖右 :歲末祝福的經藏演繹練習,不僅僅是動作的排練,更是心靈的淬煉與共振。「天地 天地 為物 無聲無息 亦有生滅 不足 生老病死 生住異滅 成住壞空 壞空」梵唄聲響起,讓慈濟志工謝麗華(中)的眼眶濕潤,「每次聽到這段梵唄,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攝影者:薛貴萍]

圖左 :陳姵潔(中)不僅自己投入經藏演繹,也總是帶著身邊的老菩薩們一同參與,「可以度人來聽經聞法,這是好事,當然要做。」姵潔毫不猶豫地承擔開車接送的任務。[攝影者:薛貴萍]
圖右 :新委謝慧玲(左1)、李岳蓉(右1),新榮董林灔雀(中),今年分別受證委員與榮董,內心法喜充滿,發心立願,堅定力行菩薩道,師徒有約,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攝影者:吳映萱]
圖左 :周芳綺(中)分享<醫子喻>提到的:「止心動念勤耕田,用心足下步踏實。」上人教導無量的法門,要弟子時時懺悔與感恩。天下苦難眾生偏多,而我們卻能有福在這裡,這一首首演繹的法門,短短只有十幾分鐘,處處無不是提醒著至誠發願,救護生命,[攝影者:張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