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24年臺灣經歷凱米、山陀兒、康瑞及天兔四個關鍵颱風來襲,影響範圍與災情,都帶來相當程度的考驗,尤其是山陀兒颱風的侵襲,公園、校園、家園面臨前所未有的摧殘。(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community/./images/community/2CDD39D0CE8611EF973CC77D65A79A3D_0.jpg)
◎一方有難 十方馳援
2025 年1月1日,新的一年第一天,高雄靜思堂舉行慈濟志工與精舍師父們溫馨座談,證嚴上人雖在臺北無法親臨現場,仍然透過直播陪伴著弟子們。座談內容談及2024年經歷四個颱風來襲,雖已事過境遷,如今提及仍怵目驚心,慈濟高雄災害應變中心召集人潘機利,從花蓮0403地震7.2的強度談起,高雄災害應變中心當時就與花蓮縣政府、台積電基金會,合作參與修繕的工作,總共修復超過七百多戶。
接著是7月24日凱米颱風帶來致災性的雨量,適逢大潮海水倒灌,山區土石流四竄,都會區大樓地下室淹水。緊接而來的10月3日山陀兒颱風,更創下紀錄從發佈到登陸,歷經四天又四個小時,緩速前進但瞬間風速達17級,導致大量路樹連根拔起。後來的康瑞、天兔颱風高雄也嚴正以待,最終翩然而去,志工戒慎虔誠感恩平安。
山陀兒颱風來勢洶洶,又從高雄登陸,所幸有來自跨區志工馳援,包含台中慈院與志工、大林慈院、臺南慈中與志工、臺南慈青課輔志工、也號召全省青年志工以及精舍修繕團隊,加上高雄的修繕團隊,使重建修復的過程,有效率又迅速地進行,公園、校園、家園才能再次回到日常平靜的生活。
潘機利提及上人曾經在凱米風災來襲時慈示,「如有法親、孤老、獨老、弱勢及關懷戶,可以的話要盡量協助修繕」,所以才有高雄修繕團隊的創舉,此乃藉由精舍修繕團隊來自宜蘭、嘉義、苗栗等地區的志工的協助,教導高雄許多技術,因此高雄災害應變中心十個功能組,2024年又多了一個「修繕團隊」,也啟動五大方向,「漁工安置點關懷」、「法親關懷」、「安心家訪」、「青年志工~社區校園清掃」和「修善修繕」。
◎漁工安置 到點關懷
志工劉慧玲於2024年10月1日下午接獲梓官區長黃瑞財來電表示,陳其邁市長來蚵仔寮漁港視察,指示因山陀兒颱風預計會從蚵寮登陸,為了外籍漁工的安全,要將漁工從漁船上勸導出來,安置在智蚵活動中心,預計有一百二十人左右。
區公所準備了泡麵,黃區長請慈濟協助準備飲水機,以方便漁工們晚上肚子餓可以有熱水泡麵。志工帶來一臺飲水機及熱水機,禮蚵里長及志工姚文賢各載來二十公升的大水桶,就有熱開水可以使用了。
但志工潘機利看見回傳相片中,漁工們睡在草蓆上,心生不忍,詢問黃瑞財區長後,同意送福慧床。高雄慈濟志工隨即於隔日(10/2)上午送上一百張福慧床。高雄市政府海洋局人員,感恩慈濟特地送來的福慧床,漁工們可以有尊嚴地睡好覺,黃瑞財區長看到福慧床感性的說,「看見漁工睡在冷冷的地板上很不忍,有了福慧床就不用睡在地板上了,感恩上人、精舍師父的關懷。」
劉慧玲也準備電視播放,讓漁工了解慈濟,並一起發好願,祈願颱風輕輕過,漁船沒事,可以安心回去工作。慈濟高雄災害應變中心與訪視組持續至梓官區蚵智活動中心關懷安置漁工,早上提供飲料、方師傅麵包,祝福漁工們安心度過颱風。
已調職到永安區的黃瑞財區長親臨溫馨座談現場,對慈濟付出無所求感慨良多,黃區長表示梓官超過十年未曾淹水,因為市府水利設施與滯洪池都做得很好,然而凱米颱風致災性強降雨加上大潮海水倒灌,民眾困在家中沒水沒電又沒食物,慈濟獲知訊息馬上提供六百個便當,而且克服淹水繞路通行,困難重重仍使命必達,坐橡皮艇拿著竹竿挨家挨戶遞便當,相當感人!
災情稍緩,沒想到不久後山陀兒颱風又由高雄西進,危及船上漁工安全,最終有慈濟才能如此圓滿落幕。「從慈濟及時到位的協助中,我對於防災或面對特殊狀況,該如何處理、如何尋求協助,心裡有底不再慌亂,甚至志工也告知,以後如果有需要水上救生用具,也能協助,這份背後的力量,無形的支持,讓站在第一線的人員,可以更有自信。」黃瑞財區長衷心感激,更分享自己偷偷發願吃素的微妙緣分,眾人莞爾一笑。
德懷師父也關心叮嚀:「區長要記得吃素沒有算天的,一定要天天吃。而且師姊那麼用心,上人推素,你又是很慈悲的人,一定要天天素食,上人都覺得要茹素、推素,區長可以開始吃素,素食絕對是健康的。」
◎法親關懷 到位到心
每次有風災,上人總是時時叮嚀精舍師父要打電話關懷,了解法親身家是否做好防災準備。高雄災害應變中心法親關懷組窗口施宏典表示,各社區謹遵上人叮囑,大家都有共識,法親關懷人人有責,合和互協全體總動員,把關懷分成災前與災後,災前戒慎虔誠,可以讓災情降到最低,災後則希望在最短期間了解師兄姊受災情況,提供關懷與慰問,必要時提供身心安頓,家園重建等等。以山陀兒颱風為例,高雄災害應變中心成立,隨即透過群組,請各和氣組隊動員關懷,還要回報關懷進度。
志工黃清貴分享,因修繕自家屋頂而跌傷,關懷當天巧遇生日,志工準備蛋糕祝福。大林慈院賴俊良副院長南下安心家訪,也帶領醫護團隊前往關懷。「收到祝福禮,還有上人的祝福信,自己做安心家訪送祝福信給受災戶時,感受沒有那麼深,自己身歷其境看了上人的祝福信之後,真的感受到心安定下來,非常感恩大家的關心。」黃清貴深深一鞠躬。
志工李琇釧一路承擔訪視關懷組,不悔做慈濟,因為自家師兄換肝過程,受到許許多多的不可思議因緣,成功復原中,藉此分享向所有人致謝。
大樹區志工李榮吉分享,風災造成大樹大面積停水停電,大樹區志工動員四十一人進行安心家訪,也感恩中區志工蔡明模、王郁清組成團隊四十二人,以及高雄災害應變中心團隊、慈發處社工及宗教處同仁的全程陪伴。關懷過程許多人因感動、感恩,捐竹筒或加入慈濟會員。
苓雅區志工陳春杏分享,山陀兒颱風來襲,風雨交加,下午的強風已達最大陣風,窗戶玻璃像是隨時會碎掉了,望向窗外,好多不明物體漂浮在空中,渡秒如渡日,走出家門準備清理家園,看到門前景象滿目瘡痍,家戶淹水,路樹招牌全部倒塌,有如電影《明天過後》。
不久,台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帶領十三位院內同仁南下高雄,及高雄人醫會支援安心祝福禮發放。當一行人走入「苓雅里公園」,眼前一顆高達五層樓的大樹倒塌在民宅上。志工立即送上祝福禮,簡院長讀誦上人的祝福信,房屋受損居民是中醫院院長夫人,志工陳春杏輕喚「寶秀妳受驚了,妳還好嗎?」這句問候深深觸動了夫人內心,留下了感動的眼淚,並緊緊相擁,那份驚慌無助的心,也立即得到了撫慰。慈悲的簡院長看到有人照顧三十五年的唐氏症寶寶患有多重疾病,院長立即坐下拉著孩子的手輕聲撫慰。
這次致送安心祝福禮,苓雅區區長、里長都在陪伴中,看見問題居民們的心聲,立即連絡養工處處理倒塌的路樹,區長體恤民情愛護居民。正所謂人間有愛,處處有溫情,感恩上人感恩法親家人,因為有慈濟所以事事圓滿成就。
◎青年志工 社區校園清掃
山陀兒颱風肆虐,高雄的校園許多路樹倒塌,為了學童的安全,校園急需復原,各和氣志工主動向社區裡的學校表達關心,了解需求,動員社區志工及時給予協助,感恩台中慈院、大林慈院、中區訪視、臺南慈中、臺南慈青課輔班、全臺青年志工與慈青。總計打掃三十九所學校,十七個社區公園街道,青年志工三百人,以及國軍海軍陸戰隊,軍民一家,齊力合心投入災後復原。
一向用鏡頭作記錄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潘耕美,對於災後的景象深感艱鉅與漫長,聽見「Young善青年站出來」的訊息,當下就決定要一起投入校園的恢復與清掃。這次參與兩間學校的復原,不分年性別、年齡、地區、國籍,共同一念心,守護自己的家園,連一年級學生都親自投入,為自己的學校盡心。潘耕美家族成員包括爸爸、哥哥、嫂嫂、姪子姪女則投入社區復原,行菩薩道。
來自臺北的志工邱品昱,因北區尋根因風災延期,收到本會號召青年南下災後復原工作,把握因緣參加。過程誠如大家所言,驚悚如電影場景,但一日從旁見學,看見高雄災害應變中心副召集人吳宗樺的大承擔,各功能協調,不間斷的聯繫,也能親耳聽見居民還原風災時的無常。在送愛與祝福的同時,看見真誠。
◎修善修繕
「高雄修繕團隊起源於2022年9月18日玉里地震,當時有北區及精舍修繕團隊,串聯全臺志工共同投入,感受修繕在救災的重要性,可以及時、重點、直接幫助改善。」潘機利娓娓述說,「接著參與2024年0403花蓮地震的修繕,這次是高雄山陀兒颱風,團隊裡有營造、建築、玻璃、油漆、水電、土木、鐵工相關專業志工,螞蟻雄兵合和互協共同圓滿。」山陀兒房屋修繕共十六戶,個案四戶,還有共修處環保站四件。
志工林正宗曾與太太莊子瑤參與八八水災及高雄氣爆,當時是以關懷受災戶的角度協助,沒想到自己因山陀兒颱風成為受災戶,親身感受風災無情與嚴苛,獨棟透天的六樓鐵皮屋牆破損,必須請調起重吊車進行高空維修作業。屋損破大洞,心底缺了一塊,他表示:「家安,才能更加安心做志業」未來也要繼續努力在慈濟行菩薩道。
志工張淑貞居住的社區本和里,七月凱米颱風先重創,十月又被山陀兒颱風再度重創,自家三樓採光罩被掀掉,感恩上人的慈悲及精舍修繕團隊遠道南下,幫忙修繕破損的家園,心中由然升起敬畏及感恩。
志工林耀祺歡喜承擔隊長,感恩做慈濟有福報;颱風過後喜捨共修處與環保站出現漏水情形。環保站鐵皮屋頂進行補強作業。鐵皮屋頂及佛堂上方加蓋烤漆波浪板。另外社區師兄因車禍,家裡屋頂被掀,也仰賴修繕團隊及時整修,感覺都是一家人相當溫暖。
◎還孤老一個安心的家
志工殷翠蓮表示風災過後,慈濟修繕團隊前進高雄受災嚴重的旗津修繕,和受災鄉親面對面,商討如何解決修復家園的燃眉之急,這是慈濟用實際行動給鄉親最真切也最溫暖的關懷。
八十歲的阿綿阿嬤喪偶獨居,女兒嫁雲林很少回來探視,生活仰賴老人生活津貼。這次的颱風把阿嬤家的門牆吹走了。鄰居不捨阿嬤家的狀況,協助用帆布暫時遮擋。還發現阿嬤家有一間挑高式流動廁所,因為阿嬤無法爬高也無法蹲,所以都使用床邊的便盆椅。不但無法洗澡,排泄衛生也引起鄰居困擾。
防災應變中心立即召集合心訪視組及修繕團隊組員,一起開會商討丈量、備材料、人力調配工作。10月8日中午由宜蘭、臺北、高雄齊聚修繕團隊,動員十五位志工,從中午兩點開始動工修繕,一步一步修復阿嬤的家,從白天做到黑夜。團隊還為阿嬤搭蓋一間衛浴設備,還安裝熱水器,動員超過三十位志工一起合作,要讓孤老在生活品質上更便利、更安全。冬天到了,怕阿嬤洗澡會冷,於是請志工謝緯衡協助施作後門。最後一起協助搬家具,打掃地板,擦拭阿嬤供奉的神明桌。
在眾人的關心祝福下,阿嬤很感動,突然下跪,志工連忙將阿嬤扶起,那一瞬間,志工們都快哭出來了。清修士江淑清為阿嬤掛上 上人的佛珠,願她能在八識田中種下慈濟因緣。
愛與關懷是慈濟人走入人群中,拔苦予樂最美的印記。慈濟走進旗津,安鄉親的心,給了他們最真切也最溫暖的的關懷,這份愛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
◎承擔 體悟一家親
回想「這次山陀兒風災,高雄靜思堂也無倖免,水溢室內,七十幾位留守志工齊心合力清理,應變災害中心也隨時關注各區域災情。災後初勘除了專業工班,還有訪視、行政、人文志工等,全方位出動,才能使重建順利圓滿。」潘機利最終致上無限感恩。
精舍師父開示
德宇師父﹕我先轉達一下,今天早上的歲末祝福,上人真的有全場在關心,真的慈濟人的法親就是一家親,有時候比自己的家人還要親。相信大家不管在任何的事件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家的合心協力,我相信上人也會很歡喜,我們有這樣子的互助合作,我們大家都以和來供養上人,來感恩大家。
德懷師父:高雄好有福,很有溫度、很溫暖,我們希望我們把高雄做為典範,就是慈善扎根、青年志工一起投入,然後把一代傳一代,上人最希望的。所有的師父聽了都很感動,上人在線上應該也非常感動,非常歡喜,感恩大家,也祝福大家,感恩。


圖左 :志工劉慧玲(左下小圖手持麥克風)回傳相片中,潘機利看見外籍漁工們睡在草蓆上,心生不忍,詢問黃瑞財區長後,同意送福慧床。高雄應變中心隨即於隔日(10/2)上午送上一百張福慧床。(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右 :志工林正宗曾(右下小圖手持麥克風)八八水災及高雄氣爆,當時是以關懷受災戶的角度協助,沒想到自己因山陀兒颱風成為受災戶,親身感受風災無情與嚴苛,獨棟透天的六樓鐵皮屋牆破損,必須請調起重吊車進行高空維修作業。屋損破大洞,心底缺了一塊,他表示:「家安,才能更加安心做志業。」(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左 :一向用鏡頭作記錄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潘耕美(右下圖持麥克風者),對於災後的景象深感艱鉅與漫長,聽見「Young善青年站出來」的訊息,當下就決定要一起投入校園的恢復與清掃。(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右 :苓雅區志工陳春杏(右下小圖手持麥克風)分享,台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帶領十三位院內同仁南下,和高雄人醫會支援安心祝福禮發放。當一行人走入「苓雅里公園」,眼前一顆高達五層樓的大樹倒塌在民宅上。(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左 :志工林耀祺(右下圖手持麥)分享,颱風過後喜捨共修處與環保站出現漏水情形。環保站鐵皮屋頂進行補強作業。鐵皮屋頂及佛堂上方加蓋烤漆波浪板。另外社區師兄因車禍,家裡屋頂被掀,也仰賴修繕團隊及時整修,感覺都是一家人相當溫暖。(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右 :大樹志工李榮吉(右下圖手持麥)分享,風災造成大樹大面積停水停電,大樹區志工動員四十一人進行安心家訪,也感恩中區蔡明模師兄、王郁清師姊組成團隊四十二人,以及高雄災害應變中心團隊、慈發處社工及宗教處家人的全程陪伴。關懷過程許多人因感動、感恩,捐竹筒或加入慈濟會員。(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左 :志工殷翠蓮(左下小圖手持麥克風)表示,八十歲的阿綿阿嬤喪偶獨居,山陀兒颱風把阿嬤家的門牆吹走了。因此慈濟修繕團隊幫她修繕房子且搭蓋一間衛浴設備。(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圖右 :高雄災害應變中心隨時關注各區域災情。災後初勘除了專業工班,還有訪視、行政、人文志工等,全方位出動,才能使重建順利圓滿。潘機利(右二和右一)最終致上無限感恩。(螢幕截圖)[攝影者:章碧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