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歲末圍爐發揮長才 汲取智慧剪髮過好年

歲末圍爐發揮長才 汲取智慧剪髮過好年

E-mail 列印
「我是奕君、我是林妗。我們是慈濟人,也是母女檔!」圍爐時,開場的母女檔司儀活潑的帶動,讓整個上菜秀都充滿歡樂氛圍。外面寒風呼呼,新竹靜思堂內卻溫暖處處,今天(1/12)是歲末冬令發放的日子,計有一百九 十六位長期接受新竹慈濟人關懷的照顧戶一同回「家」來圍爐,讓每位到來的照顧戶感受溫暖外,更把慈濟人滿滿的愛帶回家。

◎環保童玩趣 常懷赤子心

過年圍爐是家人回家共聚、一起齊聚歡樂玩遊戲的時刻,新竹靜思堂二樓環保童玩區,內容充滿巧思,讓前來參加圍爐的照顧戶全家人一起歡樂遊戲。內容除了環保製作的童玩,還包含有彈珠台童玩、抽抽樂平衡竹筷,紙板貪吃蛇接龍等等。

只見現場不僅孩童玩得開心,連爸爸、媽媽、阿公、阿嬤也都在回憶古早童年,不分年齡的齊聚共樂,還有個阿公說他小時候很會打陀螺呢!

主要負責童玩區的志工林青玉認為:「人要常懷赤子之心,才能常保年輕。今天照顧戶不分老少回家團圓,玩得開心,和樂融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彈珠台的遊戲加入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元素,童玩也是環保回收物所做成的,例如寶特瓶陀螺、塑膠袋毽子、環保劍玉托球等,童玩團隊志工把握因緣來寓教於樂,更驚喜的是孩子也回饋許多學校也有教的內容:垃圾分類、性平教育、男女都可以當警察等等,充分從孩子的分享中感受到受教育的重要,不因生活環境的不順遂而阻擾受教育的權利,而能夠認同讀書的重要性。

歡樂的遊戲氣氛中,有位第一次來靜思堂的照顧戶媽媽,育有五個孩子的她今天帶了就讀四年級的老么來圍爐。媽媽說來到靜思堂,完全顛覆了她以往認為佛教道場是嚴肅的刻板印象,面對慈濟人的親切招呼,讓她感到很溫暖,童玩區更是讓孩子玩得很高興還交到新朋友。

這位小男孩還告訴志工,他很擅長玩木陀螺,這是爸爸教他的。他爸爸還告訴他,哪吒三太子也很會玩陀螺,因此他今天特別玩了用寶特瓶蓋做成的環保陀螺,打出去時像飛碟般飛起來,感覺輕盈有趣。他還和新朋友一起比賽環保劍玉托球,開心的不得了,他們也表示非常佩服童玩老師製作時的巧思與用心。

◎不說「三個不」 成就好因緣

「不做、不會、不要,這三個『不』我一定都不會說!」承擔十多年義剪窗口的志工陳范秋燕分享,除了三個「不」,她也很喜歡做窗口,因為可以給自己付出的機會,又可以接引菩蕯。

秋燕在承擔初期,心裏就想著希望能將義剪區打造成「美髮院」一般,讓來到的人都能像到髮院做頭髮,因此她在活動前都會親自去布置義剪場地。每次參與義剪的成員,幾乎都是志工們的會員,她更希望這些美髮師都能以「功能發揮良能」來參與義剪外,還能因為常接觸慈濟、慢慢的觀察後,進而成為「慈誠委員」。

也因為長期經營,每到歲末,許多的志工都會打電話來預約付出義剪的機會。她回想在疫情前,幾乎每年都會有超過百位的照顧戶登記要剪髮,所以美髮師即使來十多位,都有服務的機會;而疫情期間甚至到今天,大概只有五十多位照顧戶報名。畢竟年關近,美髮院的生意特別好,怕美髮師布施寶貴的時間參與,卻沒有機會展身手,會覺得不好意思。她笑說:「我會把美髮師的人數控制六到八位,但今天現場看到就不只了,來了十二位!因為許多人即使沒事先報名,當天知道訊息也會直接來了!」

◎義剪好手藝 身心都美麗

現場看到二位新住民美髮師,其中來自越南的陳美麗已經連續三年到新竹靜思堂參與義剪。陳美麗2006年來到台灣,不幸遇到患躁鬱症的丈夫家暴,但為了女兒,她忍受七年,直到2013年丈夫為了新對象主動提出離婚,婚姻才宣告結束;經歷一段時間,她終於走出家暴陰霾,獨自扶養女兒,在家庭、事業及學業的三方壓力下,還不忘重返校園進修。

2024年已經研究所畢業的美麗,不僅在新竹縣市六所學校教授越語,她覺得更重要的是「教育」。她直言新住民來到臺灣,有許多的不適應,除了語言上溝通的困難,許多新住民學歷較低,較沒有自信。而現在的孩子倫理觀念較差,常會頂撞父母,認為父母對自己好是「應該」的,其中家庭的不健全也是問題之一,所以新竹縣新社國民小學校長及主任特別邀請她到校開設「親子共學」的課程,讓新住民及孩子可以一同上課學習成長。

她也同時在多個政府機關擔任通譯員,幫助同鄉維護權益,但在服務的過程中,她深深體會到少數心智不成熟的同鄉個人行為,常會造成社會對新住民成員嚴重的偏見,這一點也讓她深以為苦。愛臺灣與愛原生國家是每一個人的本性,任何的偏見都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信任的鴻溝。

身兼多職的美麗微笑的表示:「當初參加美容美髮職訓,是考量維繫生活為前提。」如今她將所學運用於義剪服務,因為她覺得能無私付出,除了服務人群,也能讓自己成長。她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對於自己能學以致用來幫助別人,提供服務及貢獻,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環保陪父母 義剪付出愛

還有一位才剛受證的委員蔡子頤,她的媽媽做了十多年的環保,曾因故中斷,直到疫情期間才重拾環保樂,除了帶動全家一起做環保外,也因此得知慈濟歲末冬令發放的義剪訊息。

子頤直言:「因為開美髮院,我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但為了陪爸爸媽媽一起成為上人的弟子,所以在去年參與培訓受證。」由於做環保是一早就可以進行的事,所以每個星期三、五都會陪爸媽一起到明湖環保教育站做環保,之後才去店裡工作。今天也是在義剪後,子頤又要趕回去上班。

◎母女好搭擋 團圓過好年

「我是奕君、我是林妗。我們是慈濟人,也是母女檔,今天很感恩來到這裡跟大家共聚一堂。今天是歲末感恩會圍爐的大日子,過年溫馨團聚的好所在,外面天氣很冷,在這裡很溫暖⋯⋯。」一樓感恩堂,所有照顧戶坐定後,只見母女司儀組合在臺上活潑開場,所有人也都盯著這位穿著慈青制服的女孩。

邱奕君笑說:「我看臺下每個人都只看妳耶!」女兒林妗調皮的回應說:「也是啦,畢竟一個五十歲,一個二十歲,差了三十歲啊!」言詞有點犀利,奕君卻不以為意,還補充說:「歲末圍爐活動就是團圓的日子,能在一起共創回憶,也是把握時機邀約林妗,她一口就答應了。」每次參與活動,奕君總是希望能利用勤務成就全家一起付出的因緣,尤其今年母女倆都是第一次承擔圍爐的司儀,所以在家裏就會利用時間一起練習。林妗也分享:「承擔司儀很輕鬆沒有壓力,開心可以跟媽媽一起主持。」林妗就讀世新傳播系,雖然念的是行銷,與舞臺經驗比較沒有直接關聯,卻開心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奕君也分享,其實林妗跟弟弟林昀在2019年的浴佛活動,為了非洲募心募愛要共同主持義賣活動。兩個人當時都是慈少班的一員,當時林妗還發燒找不到原因,即使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仍然和弟弟一起完成任務,足見林妗是一個負責任又有使命感的女孩。

今天林妗與媽媽除了共同主持上菜秀,還做小助手,協助分發結緣品給猜對靜思語接龍的照顧戶。她直說:「看到我,他們都很開心,都一直舉手!」讓她感受到照顧戶們的這份喜悅,也期待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與媽媽一起同臺為大家服務。

新竹慈濟志工齊心合力來護持歲末冬令圍爐活動,用大愛來迎接照顧戶回來圍爐,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慈濟志工的關心,在這冷冽的寒冬,讓彼此留存溫情在心底。

圖左 :慈濟志工林青玉(左一)指導照顧戶孩童學習「我愛SDGs十指口訣」。[攝影者:李淑貞]
圖右 :慈濟志工林青玉(右二)手拿環保劍玉托球童玩,陪著照顧戶孩童開心玩樂。[攝影者:李淑貞]

圖左 :志工范秋燕(右)接接引參與義剪的成員幾乎都是志工們的會員,她希望這些美髮師都能以「功能發揮良能」來參與義剪外,還能因為常接觸慈濟、慢慢的觀察後,進而成為「慈誠委員」。[攝影者:黃敬伊]
圖右 :陳美麗(左二)表示參加美容美髮職訓,不為生活而能學以致用來幫助別人,提供服務及貢獻,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攝影者:古茜雯]

圖左 :親子共學課程中,陳美麗(中)分享越南用波羅蜜葉子DYI 做水牛,家長、開子都開心製作。[攝影者:陳美麗提供]
圖右 :經營美髮院的蔡子頣(右)善用上午短短時間,陪爸媽一起到明湖環保教育站做環保,然後才去開店,真的是分秒不空過。[攝影者:李淑貞]

圖左 :第一次母女同臺搭擋,志工邱奕君(右)與女兒林妗在家裏一起看稿、順稿練習。[攝影者:林昀]
圖右 :靜思語接龍,有小朋友躍踴上臺答題,林妗(右)看到大家開心,她也覺得內心很開心。[攝影者:楊德芳]
圖左 :莊嚴整齊的上菜秀,是匯集全新竹區志工們的祝福與大愛,用心的送給每一位照顧戶成員。[攝影者:李淑貞]